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67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29230.X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为通过键合线(7)将半导体芯片(1)和电路图案(4)电连接的模块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半导体芯片(1)的正面电极的表面形成有正面金属膜,在该正面金属膜通过引线键合而接合有键合线(7)。就半导体芯片(1)而言,在Si基板或SiC基板的正面具有正面电极,在背面具有背面电极。正面金属膜为厚度在例如3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Ni膜或Ni合金膜。键合线(7)为通过将引线键合前的结晶粒度控制在例如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再结晶温度且使强度得到了提高的Al线。由此,能够提供实现了大电流导通和高温动作的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08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480012154.0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引线(7)电连接半导体元件与电路层的模块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半导体元件的正面电极(12)的表面形成正面金属膜(14),在该正面金属膜(14)上通过引线键合而接合有引线(7)。正面金属膜(14)的硬度比正面电极(12)或引线(7)的硬度高。如此,能够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功率循环能力。

    半导体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272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1844.4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为通过键合线(7)将半导体芯片(1)和电路图案(4)电连接的模块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半导体芯片(1)的正面电极的表面形成有正面金属膜,在该正面金属膜通过引线键合而接合有键合线(7)。就半导体芯片(1)而言,在Si基板或SiC基板的正面具有正面电极,在背面具有背面电极。正面金属膜为厚度在例如3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Ni膜或Ni合金。键合线(7)为通过将引线键合前的结晶粒度控制在例如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再结晶温度且使强度得到了提高的Al线。由此,能够提供实现了大电流导通和高温动作的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