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00103.2
申请日:2022-0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8G83/00 , C07C281/02 , C07D307/22 , C07D319/12 , C07D307/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枝术领域,一种面向惰性C‑H活化的染料基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吡啶基噻吨酮TXN为主要配体,1,3,5‑均苯三甲酸BTC为辅助配体,金属铜盐中的Cu2+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面向惰性C‑H活化的染料基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Cu‑TXN‑BTC采用新型功能染料吡啶基噻吨酮作为配体,具有更强的氢原子攫取能力。同时,助配体拉开了噻吨酮染料母核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染料母核激发态能量的猝灭。该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和HAT这两个循环过程的协同和耦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多种类型的惰性底物的高效C‑H活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525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404261.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67/347 , C07C253/30 , C07D471/06 , C07C255/57 , C07C69/65 , C07C69/78 , C07C69/738 , C07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配体分子內异面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带有二甲基吡唑配位基团的萘二亚酰胺的配体H2NDI与金属铜盐中的Cu1+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具有配体分子內异面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其合成路线如下:H2NDI+Cu1+→Cu‑NDI,本发明制备的具有配体分子內异面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Cu‑NDI,得益于受控的自金属中心至配体的电子转移过程,实现了对缺电子烯烃的溴化苯基化双官能化反应,而均相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则没有展现出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543178.4
申请日:2024-05-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C09K11/06 , B01J31/22 , C07D207/16 , C07D211/60 , C07D265/30 , C07D217/26 , C07D209/14 , C07C253/00 , C07C25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致变色型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光致变色型噻唑‑紫精基配聚物的构筑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构筑方法,是以4,4'‑(噻唑并[5,4‑d]噻唑‑2,5‑二基)双(1‑(3,5‑二羧基苯基)吡啶‑1‑鎓)TTz2+为有机配体与金属镉盐中的Cd2+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光致变色型噻唑‑紫精基配聚物CdTTz2+,其合成路线如下:TTz2++Cd(NO3)2·6H2O→CdTTz2+;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光致变色型噻唑‑紫精基配聚物CdTTz2+,在30W的家用节能灯下,可用于光催化芳基叔胺的氰化反应和高效实现N‑芳基四氢异喹啉反应的交叉脱氢偶联,该反应具有优良的产率及底物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000103.2
申请日:2022-0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8G83/00 , C07C281/02 , C07D307/22 , C07D319/12 , C07D307/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枝术领域,一种面向惰性C‑H活化的染料基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吡啶基噻吨酮TXN为主要配体,1,3,5‑均苯三甲酸BTC为辅助配体,金属铜盐中的Cu2+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面向惰性C‑H活化的染料基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Cu‑TXN‑BTC采用新型功能染料吡啶基噻吨酮作为配体,具有更强的氢原子攫取能力。同时,助配体拉开了噻吨酮染料母核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染料母核激发态能量的猝灭。该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和HAT这两个循环过程的协同和耦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多种类型的惰性底物的高效C‑H活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10427.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B01J23/30 , B01J35/00 , C07D207/08 , C07D401/04 , C07D211/34 , C07D26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光催化α‑氨基C‑H官能化性能的杂多酸‑三芳胺双活性中心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应用,制备方法:是以三芳胺类配体TPPA、无机KegginPOM和醋酸镉,通过溶剂热法制得金属有机框架,其合成路线如下:TPPA+SiW10V2+Cd2+→TPPA‑Cd‑SiW10V2,本发明所得金属有机框架实现了对光活性物种TPPA与电子中继物种POM的固定与近距离隔离,使其表现出类似于二极管的单向电子传输能力,同时维持长寿命电荷分离状态。TPPA与POM两活性位点协同催化,分别对胺类底物的氧化和芳基腈类底物的还原,高效地实现了光催化自由基偶联,获得高附加值的α‑氨基C‑H芳基化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88740.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C227/06 , C07C229/28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一种光催化合成烷基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将磁子和固体原料放入到舒伦克管中,抽真空、充入氩气,注入脱气溶剂后密封。(2)将反应装置固定在磁力搅拌器上,打开磁力搅拌器搅拌,同时使用蓝色LED灯进行照射。(3)将步骤2所得混合液洗涤干燥、真空浓缩,通过柱层析进行分离,减压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烷基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本发明利用廉价易得的乙醛酸衍生的醛亚胺与四氯邻苯二甲酰亚胺及其衍生物作为原料,通过可见光与过渡金属的协同催化作用,合成了一系列烷基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本发明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14819.X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B01J35/00 , C07C2/86 , C07C15/54 , C07C15/50 , C07C13/48 , C07C17/266 , C07C22/08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17/269 , C07C2/76 , C07D333/08 , C07C67/343 , C07C69/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C‑C键偶联性能的铜簇‑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3,7‑二吡啶‑10‑(4‑吡啶苯基)吩噁嗪TPPP作为有机配体、碘化亚铜作为金属盐,通过溶剂热法制得铜簇‑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Cu2I2‑TPPP,其合成路线如下:TPPP+CuI→Cu2I2‑TPPP;本发明制备的目标材料Cu2I2‑TPPP,能够在其孔道内与底物发生弱相互作用,促进光激发条件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底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同时其具有较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多次循环利用,利于回收,另外还具有制备简单,原料廉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609429.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C07C17/32 , C07C25/18 , C07C67/343 , C07C69/78 , C07C253/30 , C07C255/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还原C‑F键性能的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3,7‑二吡啶‑10‑(4‑吡啶苯基)吩噁嗪TPPP为主要有机配体、4,4’‑联苯二甲酸BPDC为辅助配体与金属锌盐中的Zn2+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Zn‑TPPP‑BPDC,其合成路线如下:TPPP+BPDC+Zn2+→Zn‑TPPP‑BPDC;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得到的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在温和条件下与多氟芳烃底物产生弱相互作用,可见光激发下导致光致电荷分离从而实现非均相体系中的C‑F键活化,实现光催化还原C‑F键,具有较高的产率,良好的区位选择性和底物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152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97604.7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1/02 , C07C45/29 , C07C47/575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氧化C-H键性能的拟酶后修饰铁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Acid Red 87为后修饰配体,以PCN-222(Fe)的锆作为金属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具有多孔性质的拟酶后修饰铁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Acid Red 87@PCN-222(Fe),其合成路线如下:Acid Red 87+PCN-222(Fe)→Acid Red 87@PCN-222(Fe);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并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非均相体系中的对C-H键的光催化氧化,具有较高的产率,良好的区位选择性和底物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80808.0
申请日:2024-03-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B01J31/18 , C07C45/38 , C07C47/54 , C07C49/78 , C07C49/84 , C07C49/807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51/255 , C07C6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紫精后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紫精衍生物BV2+‑COOH作为后修饰配体,以金属有机框架PCN‑222(Fe)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紫精后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BV@PCN‑222(Fe)。本发明合成的BV@PCN‑222(Fe)在385nm波长的LED光照激发下,可以形成PCN‑222(Fe)与后修饰配体BV2+‑COOH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形成BV2+‑COOH还原态进一步通过电子转移把O2活化为O2·-,实现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醛/苯甲酮/苯甲酸产物,具有优秀的转化率和良好的底物适用性。BV@PCN‑222(Fe)的孔道结构可以拉近催化位点与底物的距离,加快反应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