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的制造方法和液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1878524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880118325.2

    申请日:2008-11-27

    Inventor: 加藤达也

    Abstract: 一种薄膜安装型的源极驱动器,在薄膜基体材料的表面安装有设有多个能与外部连接的端子的半导体芯片,设有形成有与半导体芯片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布线的输入端子布线区、以及形成有与半导体芯片的输出端子连接的布线的输出端子布线区,其中,在薄膜基体材料的两端具有以形成有连续的孔并在表面形成有铜箔的方式构成的扣齿部,输入端子布线区和输出端子布线区朝向未设有扣齿部的一侧相互反向地设置,形成将半导体芯片的端子中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以外的端子与扣齿部的铜箔连接的热传导图案。由此,提供能够使散热量增加的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的制造方法和液晶模块。

    IC芯片封装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8489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80045167.8

    申请日:2007-11-30

    Abstract: 在IC芯片封装(1)中,膜基材(2)和IC芯片(3)通过中介基板(4)实现互连。中介基板(4)所具备的用于连接膜基材(2)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间距要大于中介基板(4)所具备的用于连接IC芯片(3)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间距。在膜基材(2)中设置有器件孔(8),IC芯片(3)被配置在器件孔(8)内。膜基材(2)的内部引线前端至器件孔(8)的外缘的距离A被设定为大于等于10μm。

    IC芯片封装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8489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780045167.8

    申请日:2007-11-30

    Abstract: 在IC芯片封装(1)中,膜基材(2)和IC芯片(3)通过中介基板(4)实现互连。中介基板(4)所具备的用于连接膜基材(2)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间距要大于中介基板(4)所具备的用于连接IC芯片(3)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间距。在膜基材(2)中设置有器件孔(8),IC芯片(3)被配置在器件孔(8)内。膜基材(2)的内部引线前端至器件孔(8)的外缘的距离A被设定为大于等于10μ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