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4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79342.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电极液体电导率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及电导率测量方法,首先信号发生器模块生成波形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压信号;压控电流源模块接收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变换为交流电流信号,将其作为多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的激励输入信号;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多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的激励输入信号,将各通道的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控制解算模块接收数字信号,通过输出的电流值除以各电极对之间的电压值得到多个电极对之间的电导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被测液体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6111.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市源盛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K7/00 , G01M15/02 , G01M15/04 , G01M15/14 , G01K1/00 , B33Y80/00 , B33Y10/00 , B33Y70/00 , B81B7/02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传感领域,公开了一种冗余的陶瓷微加工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柔性陶瓷基底上精密刻蚀出铂/铑铂敏感膜沟槽、引线过线孔、应力扩散口。敏感层由纳米铂浆料和纳米铑铂浆料,在陶瓷基底的沟槽中形成铂膜和铑铂膜,除去铂/铑铂浆料中的有机溶剂,形成湿敏感膜。将封装层表面喷涂高温陶瓷胶,除去胶料中的有机溶剂,形成湿胶膜。与陶瓷基底放入温水等静压容腔内进行压合,放入高温炉中共烧,形成铂/铑铂敏感芯片,将铂丝引线和铑铂丝引线通过过线孔,分别将铂丝引线烧焊到铂/铂铑敏感膜上,形成陶瓷MEMS铂/铑铂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铂/铂铑温度传感器存在响应慢、功能单一、可靠性低、无法柔性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8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0246374.1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02 , G21C15/14 , G21C15/18 , G21C15/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洁高效的PCS长期冷却水箱,包括外部钢筋混凝土外壳,内部钢制水箱本体,以及两者之间的数个并联空气槽道。流道由安装于钢制水箱外表面的折板分隔形成。流道的入口位以混凝土外壳底部、外壳顶部为出口,且出口总管向外延伸形成烟囱结构。在出口总管所在区域,安装有一个引射器,引射器连通水箱内部与空气流道。本发明应用于反应堆事故条件下在PCS的启动和长期运行过程中,利用钢制水箱外表面较高的温度,在空气槽道内形成流速可观的非能动空气自然循环,并借助水箱内部水蒸气排放时产生较高流速,实现对空气流动的引射效应,实现水箱外表面的高效传热。通过提高空气自然循环的流速以增强冷却水箱的散热以促进PCS系统的长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178739.6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55/045 , F16L5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装鱼鳞形突起隔水管的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包括隔水管与鱼鳞形突起,所述隔水管设于立管的内部,所述鱼鳞形突固定于所述隔水管的外围,所述鱼鳞形突起分多层设置,不同层的所述鱼鳞形突起在沿所述隔水管轴线方向上呈螺旋线排列,且每一层的鱼鳞形突起的数量与螺旋线的数量相同。本发明对抑制立管内的涡激振动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制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246369.0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传动装置的高效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发生破口事故时,换热装置是用于实现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的核心部件,其通过上管段和下管段与外部的水箱相连,并使得喷放的高温蒸汽在换热管外表面冷凝。收集装置将安全壳内的冷凝的冷却剂进行收集,上段槽、上段引流管和渐缩管可以将安全壳上半部分和换热装置冷凝的液体进行收集,并配合水斗式传动装置工作。做功后的冷却剂和下段槽,下段引流管收集的冷却剂送往地坑参与堆芯冷却循环。水斗式传动装置则通过机械结构,将管道内冷却剂动能传递给叶轮,并输送到换热装置附近,配合扇叶吹/吸换热管,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5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765434.3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工作站式J型铺设系统,包括:J型塔、管道输送装置、管道铺设装置和角度调节组件,J型塔与船体甲板转动连接,管道输送装置用于将待铺设管段由甲板上移动至J型塔内部,管道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组件和垂直上管组件,水平输送组件铺设在甲板上,垂直上管组件包括设在甲板上的装载臂和设在J型塔上的管线电梯、转动臂和垂向管轮;管道铺设装置设在J型塔上;角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J型塔和甲板铰接以对J型塔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发明的J型铺设系统布置三个工作站,实现三段两节点管同时进行焊接、无损检测和涂层作业,极大提高铺设效率,无损监测完成后可及时对焊接不合格部位进行补焊,简化铺设工艺同时降低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6387.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安全壳内置换热器采用螺旋管强化换热管,并在四周设置多个聚流板。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出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入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联箱,形成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本发明在安全壳内发生破口事故时可高效的带走安全壳内部热量,其利用多个聚流板拼接形成的漏斗形结构可增大非能动空气自然循环,实现高效传热,并且可抑制氢气燃爆对安全壳及换热器带来的潜在危害,为安全壳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46357.8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并联槽道的PCS长期换热水箱,槽道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外层混凝土壳体的底面和顶面,槽道两侧壁面将双层水箱间的空气夹层分隔为多个纵向流动通道,各槽道的内侧表面即为钢制换热水箱外表面,外侧表面为混凝土水箱壳体内表面,两侧壁面对双层水箱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工作时,钢制换热水箱本体内部的热量将通过壁面导热传递至槽道并加热空气。空气受热后密度减小,同时在槽道内外侧形成重位差和驱动力,进而在各通道内建立起非能动自然循环。常温空气将从水箱底部下总管入口进入各槽道,以对流传热的方式非能动的带走水箱传递的热量,这一过程可以通过降低换热水箱的温度或减少水箱内部冷却水的蒸发损失以实现PCS系统的长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4959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810832.9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摇和两对鳍减摇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前馈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两对鳍减摇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1)设计动态矩阵控制器;(2)选择动态矩阵控制参数;(3)采用前馈补偿控制后鳍升力。本发明首次将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应用于两对鳍减摇系统,通过预测跟踪获得前鳍升力损失值。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前鳍升力损失值的计算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41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79507.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便携式精密应变测量仪,属于材料的应变量测量领域。其特征在于,输入电压通过输入端AD转换器1进行数字采样变成数字信号经隔离器件2进行隔离然后再输入到单片机4进行过压/欠压比较;输出电压经输出端AD转换器3进行数字采样变成数字信号直接输入到单片机4进行过压/欠压比较;工作环境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6得到数据后输入至单片机4进行温度比较;单片机4将最终比较的结果通过显示部分5进行显示;单片机4依据比较的结果产生是否关闭的命令通过隔离器件2对DC/DC隔离电源模块进行统一的开关控制;外来控制命令通过控制接口7输入至单片机4进而对电源组进行手动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