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深海环状芽孢杆菌及其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一种沙雷氏菌合成培养基及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447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51138.2

    申请日:201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雷氏菌合成培养基及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培养基配方(克/升)为:胶体几丁质2~10,牛肉膏3~10,蛋白胨5~15,氯化钠6~10,硫酸铵1~5,柠檬酸钠1~3,磷酸氢二钾1~5,硫酸镁0.5~3,硫酸亚铁0.01~0.05。按1~10%接种量在28~35℃摇床140r/min连续培养4~6d,即可获得高产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质和几丁质酶的沙雷氏菌高产发酵液。该发酵上清液中几丁质酶酶活为2.04~5.36U/ml;对寄生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0.13~89.56%,对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抑制率为90.22~98.31%。本发明培养基组成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可靠。

    一种直观筛选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816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20947.5

    申请日:201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观筛选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菌种的方法,首先制备适宜海洋微生物、陆地微生物、或植物内生菌等各类微生物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平板,在平板四周点接接种4个不同的微生物菌种,在25-35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0-2天后,再在平板中央接种寄生曲霉DM菌株,继续培养3-4天后,眼睛直接观察平板中DM菌株的菌丝生长和橘红色降散盘衣酸的产生情况,凡是能抑制DM菌株菌丝中橘红色降散盘衣酸的产生和/或菌丝生长的微生物菌种,即是能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微生物菌种。该发明是一种直观、快速、安全、低成本筛选高效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菌种的方法。

    一株深海环状芽孢杆菌及其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一种高活性生物多糖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93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403717.7

    申请日:201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生物多糖的制备方法,其首先是将含有多糖的提取液或发酵液的酸碱度调整为5.3-8.5之间,加入食用酒精至浓度为80-85%,混匀后置于12℃下,沉淀1-2小时,醇沉结束后,于4500-6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收集多糖,将收集的多糖置于40℃下干燥,获得的干燥粉即为活性生物多糖,该多糖可作为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溃疡、抗炎症、抗病毒、抗辐射损伤等生物药物和功能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本发明制备的多糖的产量和抗肿瘤生物活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是一种适合于产业化、低耗、快速制备高活性的生物多糖的方法。

    一种生物多糖的径向流色谱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16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7755.1

    申请日:201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多糖的径向流色谱分离纯化方法,首先将药用真菌液体发酵产物或菌丝体(子实体)酶解产物经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或收集从植物、动物、细菌、酵母菌中提取的含多糖的上清液后,将上述上清液用60-120毫升/分钟的流速,直接上样于500毫升的大孔树脂径向色谱柱,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进行洗脱,流速为50-200毫升/分钟,收集洗脱液500-800毫升,即为含有纯化的多糖溶液。本发明实现了一步法直接从药用真菌菌丝体酶解上清液和发酵上清液、植物、动物、细菌和酵母菌提取上清液中直接分离纯化多糖,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有机溶剂使用,生产效率高,纯化效果显著的生物多糖分离纯化方法。

    金纳米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5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113451.6

    申请日:200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以聚碳酸酯滤膜为模板,经过对聚碳酸酯滤膜进行化学镀前处理、化学镀、化学镀后酸浸和清洗等处理,在前处理、酸浸和清洗各步操作中均辅以超声波处理,化学镀金后采用稀氰化钠浸润的脱脂棉轻擦滤膜的表面,再用甲醇清洗,利用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去除一表面的金膜,形成金纳米阵列,将上述滤膜粘贴在集电体上,组装成金纳米阵列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得阵列中单个金纳米圆盘直径为10~100纳米,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测试该阵列组成为纯金。循环伏安法对电极进行表征,该电极具有高传质速率、低双电层充电电流、能有效提高信噪比和检测极限等优点。本发明方法设计巧妙、操作简单,重现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