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509140.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不仅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也能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深海放线菌菌株,为海迪茨氏菌M2PC‑M2Mix1‑11菌株(Dietzia maris M2PC‑M2Mix1‑11),分离自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顶海山的山顶1617m水深处原位定向富集培养1年的培养物,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41。将M2PC‑M2Mix1‑11菌株在M2培养基中发酵2‑5天获得的发酵无细胞离心上清液,在37度下1天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90.89±0.24%,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抑制率达100%。本发明的海迪茨氏菌M2PC‑M2Mix1‑11菌株及其发酵液不仅可用于田间作物栽培、粮食储藏、食品与饮料加工、饲料生产等的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而且也可用于相关粮食、饮品、饲料等已经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去除脱毒。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510102.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具有脱毒作用的深海菌株,为玫瑰色库克菌M2PMix1‑M2Mix5‑13菌株(Kocuria rosea M2PMix1‑M2Mix5‑13),分离自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顶海山的山顶1617m水深处原位定向富集培养1年的培养物,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40。将M2PMix1‑M2Mix5‑13菌株在M2培养基中发酵,发酵1天获得的发酵无细胞上清液,在37度下1天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94.01±1.45%;发酵4天获得的发酵无细胞上清液,在37度下1天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99.89±0.02%。本发明的玫瑰色库克菌M2PMix1‑M2Mix5‑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相关粮食、饮品、饲料等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去除脱毒。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20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4671.X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深海菌株,为嗜气芽孢杆菌FE2菌株(Bacillus aerophilus FE2),分离自南大西洋3125米水深的含钙质有孔虫粘土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2。将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可完全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但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本发明的FE2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96912.2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深海细菌,为阿氏芽孢杆菌ZL4菌株(Bacillus aryabhattai ZL4),分离自南大西洋2796米水深的浅黄色钙质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1。将菌株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可完全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合成,不会产生任何有毒中间产物,具有从毒素合成途径的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但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本发明的阿氏芽孢杆菌ZL4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65771.9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IPC: C07D311/92 , C07D307/60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107 , C07C49/573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C59/42 , C12P17/04 , C12P17/06 , C12P17/18 , C12P7/26 , C12P7/42 , C12P7/22 , A61K31/352 , A61K31/36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085 , A61K31/192 , A61K31/201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 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 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164600.6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IPC: C07C69/716 , C07C67/48 , C07C67/56 , C07C62/18 , C07C51/42 , C07C51/47 , C07C59/205 , C07C49/557 , C07C45/78 , C07C45/79 , A61P31/16 , C12P7/62 , C12P7/40 , C12P7/26 , C12R1/66
Abstract: 环丙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流感病毒的应用,属于海洋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分离于深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ydowiiMCCC 3A00324发酵产物,本发明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结构环丙烷类化合物,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抗流感病毒药物。本发明为研究开发抗流感药物提供了新化合物来源,为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1079420.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IPC: C12N1/14 , C12P17/18 , C12P17/16 , C12P17/06 , C12P17/04 , C12P7/42 , C12P7/26 , C12P7/22 , C07D311/92 , C07C49/573 , C07D307/60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20 , C07C59/42 , A61K31/352 , A61K31/08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37 , A61P35/00 , C12R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P.chrysogenum MCCC 3A00292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9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078082.7
申请日:2020-02-0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IPC: C07D491/048 , A61K31/4741 , A61P35/00 , C12P17/18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嗜氮酮生物碱、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所述嗜氮酮生物碱对胃癌细胞系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