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0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7473.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羟化酶的杂合体及其在生产左旋多巴、咖啡酸或羟基酪醇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3‑羟化酶的杂合体包含HpaB和HpaC。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羟化酶催化效率的限制,显著提高了左旋多巴、咖啡酸或羟基酪醇的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利用连接肽序列、5’‑UTR序列等连接元件序列适当调控HpaB和HpaC的表达水平,能够获得更好的生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510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80074942.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WM.雷格利 JR.公司 , 伦斯莱尔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中等链长聚羟基烷酸酯(mcl‑PHA)共聚物和包含所述mcl‑PHA共聚物的口香糖胶基和口香糖。在某些情况下,所述mcl‑PHA共聚物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口香糖和胶基中的常规石油基胶基聚合物,包括弹性体。本公开的口香糖和胶基可以不含或基本上不含石油基成分。与常规口香糖相比,包含本公开的mcl‑PHA共聚物的口香糖还可能具有增强的可降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88880.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生素C的制备方法,属于维生素C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包括制备2‑酮基‑L‑古龙酸、制备催化剂以及反应步骤;所述制备催化剂步骤为,将ZMS‑5分子筛进行水蒸汽处理,然后置于煅烧炉中,在500‑520℃下煅烧3.5‑5.0h,自然恢复至室温后,投入至去离子水中,加入γ‑聚谷氨酸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经过滤干燥,制得预处理分子筛;将预处理分子筛投入至磷酸溶液中浸泡,浸泡结束后干燥,制得催化剂;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维生素C,纯度和收率较高,并且发酵制得的2‑酮基‑L‑古龙酸含量高,发酵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7567.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12N15/81 , C12N9/22 , C12N15/113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19 , C12P7/56 , C12P7/52 , C12N15/60 , C12P7/42 , C12P5/02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酿酒酵母能量代谢的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以蔗糖磷酸解的Crabtree阴性酿酒酵母为宿主菌,通过CRISPR/Cas9手段插入酿酒酵母内源基因NDE1、NDE2以及外源基因TH,得到重组酵母菌1。本发明以一株蔗糖磷酸解的Crabtree阴性酿酒酵母菌株为宿主菌株,通过胞质NADH的氧化作用增加呼吸链合成ATP的能力并应用于不同途径产物的合成。所构建的能量合成系统能够持续的为胞质提供能量并且维持胞质中NADH和NAD+的稳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6462.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代谢工程和外排转运工程策略,将选自NPF蛋白家族、SWEET蛋白家族中的跨膜转运蛋白编码基因构建至产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球孢白僵菌中,构建了能够稳定且高产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基因工程菌。实验组较对照菌株相比,经液体发酵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产量显著提高,且发酵周期缩短。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外排转运工程改造球孢白僵菌构建高产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方法,为改造球孢白僵菌高效生产R‑2‑(4‑羟基苯氧基)丙酸提供重要靶点,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52263.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球孢白僵菌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生物合成方法。本发明在使用固定化载体增强球孢白僵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利用了微生物亚群的协同效应,通过球孢白僵菌与毕赤酵母共培养调控生物膜微环境并改善生物膜形成效果,增强球孢白僵菌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生物膜催化稳定性。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底物转化率与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产量,兼顾了生产效率,11天可实现底物完全转化;同时将营养物质补料次数控制在1次,亦降低培养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类别和总量的要求,减少了工艺操作成本与原料成本,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11684.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杭州合碳创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1 , A61K8/365 , A61Q19/00 , A61Q19/08 , C12N15/70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60 , C12P7/4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甲瓦龙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大肠杆菌MG1655为宿主细胞,将来源于干酪乳杆菌的HMG‑CoA合成酶MvaS基因和HMG‑CoA还原酶MvaE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的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toB基因,来源于青春双歧杆菌的磷酸酮糖酶fxpk基因和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获得的。本发明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用于甲瓦龙酸的合成,该重组大肠杆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37℃、5 L发酵罐中发酵48小时后,甲瓦龙酸的产量可以达到87.86 g/L,具有发酵时间短,产量高的优点,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4514.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力提升的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由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来源的野生型4HPA3H酶经过突变所得,野生型4HPA3H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突变为以下任意一种:(1)M205F;(2)T398S。本发明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M205F、T398S两种突变体全细胞催化对羟基苯乳酸活性相对于WT提高了1.70和1.24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768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80036938.7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钟化
Inventor: 平野优
IPC: C08J5/18 , C12P1/04 , C12N1/00 , C12P7/42 , C08J3/02 , B30B5/06 , B30B5/00 , B29C41/36 , B29C4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便的操作得到PHA片的制造方法作为代替喷雾干燥的技术。本发明通过提供聚羟基烷酸酯片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方法包括:(a)制备pH为7以下的聚羟基烷酸酯水性悬浮液的工序、以及(b)使用热压装置对上述工序(a)中制备的聚羟基烷酸酯水性悬浮液进行加热及加压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43155.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天工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IPC: C12N1/21 , C12N15/31 , C07K14/245 , C12P7/4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3‑脱氢莽草酸(DHS)的重组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重组微生物通过增强的DNA结合转录双调控因子SoxS的酶活性和/或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或增强的DNA结合转录双调控因子MarA的酶活性和/或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得到,其有效地提高了DHS的产量与转化率,进而实现在简单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下缩短发酵周期,降低DHS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