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2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65771.9
申请日:2019-11-07
IPC分类号: C07D311/92 , C07D307/60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107 , C07C49/573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C59/42 , C12P17/04 , C12P17/06 , C12P17/18 , C12P7/26 , C12P7/42 , C12P7/22 , A61K31/352 , A61K31/36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085 , A61K31/192 , A61K31/201 , A61P35/00 , C12R1/645
摘要: 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 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 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1079420.2
申请日:2019-11-07
IPC分类号: C12N1/14 , C12P17/18 , C12P17/16 , C12P17/06 , C12P17/04 , C12P7/42 , C12P7/26 , C12P7/22 , C07D311/92 , C07C49/573 , C07D307/60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20 , C07C59/42 , A61K31/352 , A61K31/08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37 , A61P35/00 , C12R1/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P.chrysogenum MCCC 3A00292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5771.9
申请日:2019-11-07
IPC分类号: C07D311/92 , C07D307/60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107 , C07C49/573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C59/42 , C12P17/04 , C12P17/06 , C12P17/18 , C12P7/26 , C12P7/42 , C12P7/22 , A61K31/352 , A61K31/36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085 , A61K31/192 , A61K31/201 , A61P35/00 , C12R1/6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P.chrysogenum MCCC 3A00292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79420.2
申请日:2019-11-07
IPC分类号: C12N1/14 , C12P17/18 , C12P17/16 , C12P17/06 , C12P17/04 , C12P7/42 , C12P7/26 , C12P7/22 , C07D311/92 , C07C49/573 , C07D307/60 , C07C43/295 , C07C65/24 , C07D311/86 , C07D493/14 , C07D491/20 , C07C59/42 , A61K31/352 , A61K31/085 , A61K31/5513 , A61K31/12 , A61K31/37 , A61P35/00 , C12R1/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深海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来源于深海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MCCC 3A00292,共获得16个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深海真菌P.chrysogenum MCCC 3A00292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51415.2
申请日:2024-02-02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6/10 , C12N15/13 , C07K16/00 , C12N15/70 , C12N1/21 , G01N33/569 , A61P31/14 , C12R1/1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SARS‑CoV‑2棘突蛋白的中华团扇鳐纳米抗体及其应用,该纳米抗体包括A2和B11,所述A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B1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抗体是从中华团扇鳐的免疫器官脾脏组织细胞中分离出总RNA,随后构建成一个天然VNAR噬菌体展示文库,并使用SARS‑CoV‑2的棘突蛋白作为抗原展开了三轮噬菌体展示淘筛后成功分离出的,该纳米抗体可与SARS‑CoV‑2的棘突蛋白结合,可作为检测SARS‑CoV‑2病毒的试剂、试剂盒等,进一步为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9)药物的开发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4857.6
申请日:2023-06-01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Q1/6888 , C12N15/85 , C12N15/65 , C12N15/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蚶STING蛋白及其应用,该泥蚶STING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3所示;泥蚶有两个STING蛋白,根据长短把STING序列分别命名为TgSTINGL、TgSTINGS,两个STING蛋白在各个组织内普遍表达,其中在血细胞和鳃内表达量最高,泥蚶STING蛋白在受到溶藻弧菌、李斯特菌或poly(I;C)等致病因子刺激后,表达量会上升,表明泥蚶STING蛋白基因参与了抗菌免疫反应,可用于调控泥蚶抗病原菌感染,为泥蚶病害治疗防御策略提供支持,促进泥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83116.5
申请日:2019-07-01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C50/34 , C12P7/66 , A61K31/122 , A61P35/00 , C12R1/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醌类化合物CWL-168、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能有效抑制HSP90活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及其前体药物进行开发,可以是药物上可接收的任意一种剂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01771.0
申请日:2023-04-14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6/08 , G01N33/576 , G01N33/6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乙肝表面抗原的鲨源纳米抗体及其应用,该抗乙肝表面抗原的鲨源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0任一序列所示;该抗体是用HBsAg蛋白对鲨鱼进行免疫,然后从条纹斑竹鲨的外周血白细胞中分离出总RNA,随后构建了一个抗HBsAg的VNAR噬菌展示体文库,并使用HBsAg展开了多轮噬菌体展示淘筛、分离出的,该抗体可与HBsAg结合,可作为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试剂、试剂盒等,实现快速、灵敏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503336.1
申请日:2020-12-1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化合物Terphenyllin在制备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产品中的应用,该化合物Terphenyllin在斑马鱼和黑色素瘤细胞B16F10模型上都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和积累;能够降低B16F10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同时还可以显著地降低B16F10细胞内酪氨酸酶的含量;并且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开发成新型美白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