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925974.5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C23C14/16 , C23C14/18 , C23C14/20 , C23C14/08 , C23C14/10 , C23C14/06 , C23C14/35 , C23C14/26 , C23C14/30
Abstract: 一种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红外调控技术方面存在红外发射率调节幅度不高,改变物质显示出的温度特定不明显和成本高的问题。方法:一、基底的表面处理;二、膜层沉积前处理;三、高反射层材料的选择;四、介质层材料的选择;五、红外辐射层材料的选择;六、保护层材料的选择;七、沉积膜层,得到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能够在低温下使用,薄膜红外波段发射率选择性能力基本与初始状态相同,该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安全、简单的薄膜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25974.5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C23C14/16 , C23C14/18 , C23C14/20 , C23C14/08 , C23C14/10 , C23C14/06 , C23C14/35 , C23C14/26 , C23C14/30
Abstract: 一种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红外调控技术方面存在红外发射率调节幅度不高,改变物质显示出的温度特定不明显和成本高的问题。方法:一、基底的表面处理;二、膜层沉积前处理;三、高反射层材料的选择;四、介质层材料的选择;五、红外辐射层材料的选择;六、保护层材料的选择;七、沉积膜层,得到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红外中波高发射率且长波低发射率复合薄膜能够在低温下使用,薄膜红外波段发射率选择性能力基本与初始状态相同,该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安全、简单的薄膜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6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40453.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C23C14/35 , C23C14/30 , C23C14/26 , C23C14/02 , C23C14/06 , C23C14/08 , C23C14/10 , C23C14/16 , C23C14/20 , C22C19/05
Abstract: 一种具有红外长波选择发射特性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材料发射率变化小、易受环境温度影响、难以连续制造和沉积速度缓慢的问题。方法:一、离子束轰击;二、膜层沉积,得到具有红外长波选择发射特性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具有红外长波选择发射特性的复合薄膜能在高温下使用,薄膜红外波段发射率选择性能力基本与初始状态相同,该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安全、简单的薄膜制备技术;且在高温下光学性能不变,提高了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318341.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高路 , 白锦良 , 江志烨 , 秦鹏 , 刘洪艳 , 李虎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张然 , 陈姝媛 , 郭磊 , 孙恒 , 郑沛 , 王超 , 张昕雨 , 孙瑞祺 , 徐子为 , 郝鑫 , 赵忠凯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雷达对抗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接收的雷达射频信号进行分频并与分频本振信号混频后获得分频中频信号,对该分频中频信号的脉冲前沿进行频率检测,得到脉冲起始频率;对雷达信号的分频中频信号进行宽窄带判断,得到宽带信号或者窄带信号的宽窄带判断结果;根据宽窄带判断结果,对于宽带信号计算宽带信号中心频率;根据宽窄带判断结果,对于窄带信号根据脉冲起始频率来确定本振信号频率范围并切换至对应本振信号;对于宽带信号则根据宽带信号中心频率来确定本振信号频率范围并切换至对应本振信号;该本振信号与雷达射频信号混频后生成中频雷达信号,再根据中频雷达信号生成雷达干扰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85643.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李虎 , 高路 , 白锦良 , 孙恒 , 刘洪艳 , 孙瑞祺 , 秦鹏 , 江志烨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陈姝媛 , 郭磊 , 牛振红 , 李志锋 , 杜润乐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多站多体制降维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站定位系统实现,所述多站定位系统包括主观测装置和多个从观测装置,所述主观测装置和所述从观测装置均用于获取含有电磁信号源信号特征的观测量,且所述多站定位系统获取的不同观测量不少于五种,所述主观测装置定期与各所述从观测装置通信,获取各观测量并进行信号源定位。本发明能够对不同信号源位置选取最合适的定位体制,充分利用观测资源,提升对信号源的定位精度,并通过降低矩阵计算维度实现计算量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615634.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间目标远近场光学特性测量的装置,包括球形容器和通光光程筒,通过接筒连接,接筒上设有闸板阀;球形容器上有赤道测量面和第二测量面,第二测量面与接筒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内,通光光程筒中轴线位于第二测量面下0.5m;光学测量设备自通光光程筒远端经过通光光程筒、接筒和球形容器向测量目标照射,测量目标位于所述第二测量面上;测量设备视场、测量目标尺寸、接筒长度和闸板阀尺寸相互约束。本发明通过设计球形主容器与圆柱形通光光程筒的结合,在不加大球形容器的同时,使得远光学场测量成为现实。同时通过合理设计测量位置、光程、各设备通光口径、长度等,使得测量视场全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317474.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白锦良 , 刘佳琪 , 高路 , 江志烨 , 李虎 , 秦鹏 , 刘洪艳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张然 , 陈姝媛 , 郭磊 , 孙恒 , 郑沛 , 王超 , 张昕雨 , 孙瑞祺 , 徐子为 , 郝鑫 , 赵忠凯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ISAR成像欺骗干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中频雷达信号;根据目标散射点模型实时计算出散射点微动距离,并根据所述散射点微动距离生成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干扰信号;根据接收的中频雷达信号和所述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干扰信号生成中频干扰信号。本发明根据目标散射点模型实时计算出散射点微动距离,再根据微动距离生成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调制信号,进而生成中频干扰信号,该方法能使电子假目标具有和真实目标类似的微动特征,能有效对抗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识别和微动特征识别,提高有源电子干扰的干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1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320181.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扰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干扰资源配置方法包括:对协同干扰系统的各台干扰机侦查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分选识别,并对分选识别结果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得到信息融合处理后的雷达信号;对所述信息融合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威胁评估,以得到各个雷达信号的威胁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各个雷达信号的威胁评估结果确定所述协同干扰系统中的干扰资源配置方式,以基于所述干扰资源配置方式对各个雷达进行干扰。通过以上步骤,不仅能够提高针对雷达信号的协同干扰效果,而且实时性好、灵活性强、且算法实现简单,克服了以往方法的缺点,特别适用于协同干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68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421006.1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曹阳 , 刘佳琪 , 高路 , 刘洪艳 , 江志烨 , 秦鹏 , 白锦良 , 李虎 , 刘成国 , 梁伟 , 徐锋 , 王上月 , 杜润乐 , 赵忠凯 , 陆伟 , 蒋伊琳 , 刘雪梅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点源相干角度干扰系统和方法,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二接收链路、第一、二发射链路和控制模块;第一、二接收链路均设置有接收天线和微波接收机,用于接收雷达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一路雷达信号生成干扰信号,并将其分成两路分别输出至第一、二发射链路;控制模块,还用于对两路发射链路发射的干扰信号的输出相位差、输出功率进行调节;第一、二发射链路设置有微波发射机和发射天线,用于对调节后的干扰信号进行发射。通过以上系统,改善了两点源进行相干角度干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62416.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秦鹏 , 刘佳琪 , 高路 , 刘洪艳 , 白锦良 , 江志烨 , 曹阳 , 李虎 , 刘成国 , 王上月 , 徐锋 , 陈姝媛 , 郭磊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IPC: G01S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方法,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对雷达信号分频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一模数转换数据;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第一模数转换数据生成本振控制信号并输出,以控制变频模块对雷达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检波信号和本振控制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第二模数转换器,用于对变频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二模数转换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本振控制信号对第二模数转换数据进行调制处理。通过以上系统,能够适应大瞬时带宽信号的接收、存储,实时进行高速数字信号干扰调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