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6008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1613854.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环境下辐射块温度调控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背景辐射模拟器,其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测量辐射板的实时温度信号;温控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实时温度信号,与温度控制目标范围进行对比,按固定周期循环执行温度判断生成供电控制指令和液氮控制指令;供电控制器接收温控模块的供电控制指令,完成电源供电电压控制,将电源供电电压输出给加热膜;液氮控制器接收温控模块的液氮控制指令,完成液氮供给量控制,将液氮源的液氮输出给热沉;加热膜根据电源供电电压对辐射板进行加热;热沉根据液氮输入量对衬板、加热膜和辐射板进行降温。本发明利用闭环控制通路,实现了真空环境下的宽范围温度调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67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1613816.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轨道高度背景辐射动态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背景辐射模拟器,其方法包括:根据待模拟的航天器轨道高度,以及模拟系统中航天器模型与背景辐射模拟器的辐射面的距离,计算背景辐射模拟器辐射面的有效辐射半径;背景辐射模拟器包括多个弧形的辐射块,所有辐射块先组成不同半径的圆环形区域,所有不同半径的圆环形区域同心排布构成背景辐射模拟器的整个辐射面;根据计算的有效辐射半径,控制背景辐射模拟器中半径不大于有效辐射半径的辐射块升温至第一目标范围值,并控制背景辐射模拟器中半径大于有效辐射半径的辐射块降温至第二目标范围值。本发明通过控制背景辐射模拟器不同半径位置的辐射块的升温或降温,能够模拟不同轨道高度辐射热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7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1615671.3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光学探测几何场景多角度动态模拟试验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安装在球形容器内部的三维运动模拟器承载目标并模拟目标俯仰、偏航和自旋姿态运动;通过安装在球形容器顶部的光辐射源模拟目标所在空间环境光辐射;通过安装在球形容器子午面上的测量设备获取目标多角度的光学特性数据,所述测量设备安装于球形容器子午面的全向测试轨道上且沿经线方向运动。本发明通过安装在球形容器顶部的光辐射源、三维运动模拟器和安装在球形容器子午面上的测量设备获取目标多角度的光学特性数据,实现空间光学探测几何场景多角度动态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1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1615627.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J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模拟环境下热像仪在线标校方法,设置一空间模拟容器,黑体作为标校装置置于空间模拟容器内壁与热沉的夹层中,和/或者在空间模拟容器内部,测试目标也置于空间模拟容器中,热像仪置于空间模拟容器外或内,热像仪与黑体之间相对位置可调,通过采集黑体的图像实时在线标校热像仪。本发明能够在一次试验中灵活移入、移出标校装置,可实现在同一试验场对热像仪在内或在外两种情况的标定和对目标的测量,测量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216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1615646.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目标多维度动态红外特性一体化测量系统,包括球形容器和三维运动模拟器;还包括用于模拟测试目标所在空间的背景辐射器;置于所述球形容器子午面上的一条或多条全向测试轨道,以及安装在所述全向测试轨道上用于沿经线方向运动的测量设备;置于所述球形容器赤道面不同方位上用于测量所述测试目标的近场光学特性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光学特性观测窗口和/或测量设备;置于所述球形容器外与所述球形容器连通的通光光程筒,所述通光光程筒的末端设置有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测试目标的远场光学特性数据;通过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空间测试目标的多维度动态红外特性全方位测量及远程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3796.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7/00 , B64G2007/005 , F16C11/0619 , F16C11/0695 , F16C29/04 , F16C2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台支撑抗温度变形自动定位机构,包括上板、半球件、球窝件、中上板、滚柱、中板、中下板;上板与半球件连接,半球件与球窝件球面配合,球窝件与中上板连接,中上板、中板、中下板依次上下层叠,中上板与中板之间、中板与中下板之间分别夹设一层滚柱,两层滚柱的滚动方向垂直;在中上板的两侧以及中下板的两侧沿滚柱的滚动方向各设置有挡块;螺钉四顶在中上板底部的顶紧块上。本发明是设置在升降平台和支撑立柱之间的浮动装置,通过采用球面接触、双层滚柱结构、移动限位,调整上部平台和下部支撑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在低温和高温状态下,克服支撑立柱及平台热应力变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615627.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J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模拟环境下热像仪在线标校方法,设置一空间模拟容器,黑体作为标校装置置于空间模拟容器内壁与热沉的夹层中,和/或者在空间模拟容器内部,测试目标也置于空间模拟容器中,热像仪置于空间模拟容器外或内,热像仪与黑体之间相对位置可调,通过采集黑体的图像实时在线标校热像仪。本发明能够在一次试验中灵活移入、移出标校装置,可实现在同一试验场对热像仪在内或在外两种情况的标定和对目标的测量,测量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23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790945.1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莲 , 南华 , 李建华 , 刘佳琪 , 周岩 , 刘鑫 , 孟刚 , 水涌涛 , 陈垦 , 刘洪艳 , 袁雷 , 白文浩 , 白振东 , 方艺忠 , 李革 , 李亚男 , 范小礼 , 邓蓉 , 李志峰 , 牛振红 , 杜润乐 , 薛峰 , 赵茜 , 蔡雯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 , G01J5/0003 , G01J5/0205
Abstract: 一种地面热试验低温目标红外辐射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测量装置和控制机柜;测量装置包括设备舱主体结构、红外光学窗口、密封型充放气阀门及接口、密封型电连接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片、多层隔热组件、热控电路、托架、红外热像仪、舱内控制系统;设备舱主体结构包括舱体、前盖、后盖;红外光学窗口安装在前盖上,后盖上安装密封型电连接器和密封型充放气接口阀门;红外热像仪安装在设备舱体内的托架上,用于采集目标信息;舱体内表面粘贴加热片;布置多点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并通过热控电路控制舱体内的温度;前盖外表面采用多层隔热组件包覆;控制系统用于舱内设备供电、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机柜。
-
公开(公告)号:CN10558464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562017.6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7/0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密闭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控温恒压密闭舱。包括机械部分与电气系统。机械部分主要由圆形容器1、前盖2、后盖3三部分组成,电气系统包括位于舱内的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环境控制器、加热片,可实现密闭舱内温度的温度控制及压力监视,并在压力偏离安全值时,使用充气口对密闭舱进行充气,在真空低温环境中为舱内测量设备提供一个适宜的测量环境,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587067.5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领域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车浮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浮动端与固定端;所述浮动端包括两个下滚轮、一个上滚轮、两个下滚轮安装板、安装架,安装架是一U形框架,用于固定上、下滚轮,使上、下滚轮与T型轨道接触,上滚轮的轴固定在安装架上,下滚轮的轴固定在下滚轮安装板上,下滚轮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固定端包括两个下滚轮、一个上滚轮、两个下滚轮安装板、安装架,上滚轮的轴固定在安装架上,下滚轮的轴固定在下滚轮安装板上,下滚轮安装板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套和锁紧螺母固定在安装架上,且紧定螺钉与T型轨道纵向两侧端面接触。采用本发明解决了轨道间距发生变化时,测量小车在轨道上卡死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