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5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64189.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20/10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气象环境自适应的热化学双反应除碳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化学技术领域。传统太阳能高温热化学除碳相关过程,受多变太阳能气象环境的影响,能量转换效率低、工程应用性差。工作站根据气象环境监测站所获取的气象数据,预测未来时段的气象数据,将该数据输入至工作站内热化学反应器多场耦合数值模型中,模拟未来时段不同反应类型、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反应性能指标,并根据各个反应性能指标计算对应的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采用优化算法从多个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中选择一种最优的综合效益所对应的反应类型及操作参数,作为未来时段热化学除碳系统的最佳控制变量,以实现全时段下系统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用于高效除碳和太阳能燃料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83281.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体智能系统架构及探测机器人,具体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三体智能系统架构包括:数字孪生模块,用于根据探测机器人实时获取的被探测环境的环境数据以及所述探测机器人的机器人数据,而创建虚拟探测环境和虚拟机器人;虚拟现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环境、所述虚拟机器人以及控制人员对所述探测机器人的控制指令,生成所述虚拟机器人在所述虚拟探测环境中执行所述控制指令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人机融合模块,所述控制人员展示所述虚拟机器人在所述虚拟探测环境中执行所述控制指令的过程和结果;并在获取所述控制人员确认所述控制指令的反馈后,使所述探测机器人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91642.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星球车多驱动轮力矩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星球车智能控制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准静态力学模型;根据准静态力学模型,得到单轮的等效集中力线性模型;获取星球车的当前位姿和预设速度;根据当前位姿与所述预设速度,基于滑模理论得到期望纵向力和期望横摆力矩;根据期望纵向力和期望横摆力矩,得到单侧车轮挂钩牵引力之和;获取星球车的自身约束指标;根据单轮的等效集中力线性模型、单侧车轮挂钩牵引力之和和自身约束指标,对所述星球车的多轮驱动力矩进行协调控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解决星球车在星球探测过程中运动性能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29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4346.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24 , G01M17/007 , B62D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轮式机器人的土壤参数辨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分别调节轮式机器人的各个车轮的转速,控制各个所述车轮分别以不同的滑转率在土壤上转动,并获取各个所述车轮转动时与所述土壤之间的交互状态数据;根据所述滑转率确定各个所述车轮的转动状态,并根据所述转动状态和所述交互状态数据确定土壤参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单一地形中获取到足够数量的交互状态数据,对土壤参数进行全面辨识,辨识精度高,且计算复杂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039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034216.8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32B9/00 , B32B5/02 , B32B9/04 , B32B17/04 , B32B17/10 , B32B17/12 , B32B27/36 , H05K9/00 , B32B27/02 , B32B27/04 , B32B27/38 , B32B3/12 , B32B3/08 , B32B7/12 , B32B33/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蝴蝶结状Co/C纳米吸波材料填充的蜂窝夹芯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电磁隐身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硝酸钴和明胶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蝴蝶结形状的钴离子-明胶聚合物前驱体;然后热处理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蝴蝶结形状分级结构的Co/C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将制备得到的Co/C纳米吸波材料填充到周期性芳纶蜂窝的蜂窝中,并在填充蜂窝的上下侧分别覆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蒙皮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蒙皮,得到蝴蝶结状Co/C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填充的蜂窝夹芯吸波复合材料。在解决了传统吸波材料有效吸收频带窄,力学承载能力差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211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09239.4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夹芯结构的雷达隐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薄膜是由芯材以及芯材两侧的蒙皮构成的一体化夹芯结构体,所述蒙皮为石墨烯,所述芯材包括纳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和导电高分子,所述纳米纤维及包覆在纳米纤维上的导电高分子组成核壳结构;具体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静电纺丝法制备无纺布;二、然后采用氧化反应在构成无纺布的纳米纤维上包覆导电高分子;三、然后浸渍石墨烯并致密化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替代现有吸波涂料,广泛应用于飞机、水面舰艇和地面装甲等对雷达波需要隐身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252957.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测设备的车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具体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探测设备的车轮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探测设备车轮的第一透视图像,所述车轮在所述第一透视图像中的位置保持不变;根据所述第一透视图像获得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为沿着所述车轮的轴向投影的图像;根据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中的车轮的轮心以及所述车轮与地面接触处而获知所述车轮的沉陷量;通过连续的所述第一透视图像获取相应的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中所述车轮转过的圆周长度和所述车轮转动过的距离;根据所述车轮转过的圆周长度和所述车轮转动过的距离,获知所述车轮的滑转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2957.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测设备的车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具体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探测设备的车轮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探测设备车轮的第一透视图像,所述车轮在所述第一透视图像中的位置保持不变;根据所述第一透视图像获得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为沿着所述车轮的轴向投影的图像;根据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中的车轮的轮心以及所述车轮与地面接触处而获知所述车轮的沉陷量;通过连续的所述第一透视图像获取相应的所述车轮的正向投影图像中所述车轮转过的圆周长度和所述车轮转动过的距离;根据所述车轮转过的圆周长度和所述车轮转动过的距离,获知所述车轮的滑转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5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034166.3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1F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纤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领域,复合纤维吸波材料以柠檬酸、硝酸铁、硫酸亚铁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四步法制成,首先以柠檬酸、硝酸铁和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柠檬酸溶胶法制备出Fe3O4溶胶;然后以正硅酸乙酯作为SiO2溶胶的硅源,通过Stober法制备出SiO2溶胶;其次将Fe3O4溶胶和SiO2溶胶混合均匀,以丙酮为溶剂,加入适量助纺剂,得到Fe3O4/SiO2前驱体待纺溶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Fe3O4/SiO2前驱体复合纤维;最后,将Fe3O4/SiO2前驱体复合纤维在氩气保护气体中烧结后得到Fe3O4/SiO2复合纤维吸波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有效的拓宽吸波材料的吸波范围,增强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71944.7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7/00 , C01B32/162 , C01B32/168 , C08K9/10 , C08K3/22 , C08L6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 , C08K3/22 , C08K9/10 , C08K2003/2275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CNT@Fe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含其的吸波复合材料,属于隐身技术领域。制备复合粉体方法包括: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制备出碳纳米管/铁核壳结构,即将氧化铝分散在乙醇中;加入硅酸四乙酯和水;再加入Fe2(SO4)3·5H2O,在氮气氛中加热干燥后研磨,在氩气气氛下,煅烧;然后升温后通入甲烷,在氩气气氛下逐渐冷却至室温,放回到石英管,通入甲烷,保温处理,随后在氩气保护气氛下逐渐降温,清洗以去除剩余的氧化物。将复合粉体与环氧树脂混合,得到吸波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成本十分低廉,制备方法不复杂易于操作,可较好地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可以与增强纤维复合形成具有更好承载性能的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