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5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6106.2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等长双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主动轮通过小轴承安装支撑于轴承支座内,电机与轴承支座一体安装并固定于车架,主从动轮间的动力传递为同步带传动、或为链传动、或为齿轮传动,从动轮通过花键与驱动轴连接传递动力,驱动轴通过大轴承支撑于立柱内,从动轮与双纵臂悬架组装成的一体化机构随双纵臂一起绕双纵臂与车架铰接轴线摆动。本发明的优点是省去了传统电动车驱动车装置中的半轴和万向节,有效地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0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99085.6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K-H行星齿轮机构和孔销式输出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发动机动力输入减速器,经离合器输出到K-H行星齿轮机构的转臂上,第一电机动力输入减速器,经孔销式输出机构输出到K-H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上。发动机的动力和第一电机的动力经K-H行星齿轮机构耦合后输出到齿圈输出齿轮,第二电机动力经减速器输出到输出齿轮,和齿圈输出齿轮传递的动力耦合后共同驱动车辆行驶。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控制实现车辆不同的工作模式的选择,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7560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1460.0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非对称式行星锥齿轮机构作为动力耦合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和传动系统,包括一发动机;从小锥齿轮轴输入动力和向小锥齿轮轴输出动力的第一电机;从行星齿轮机构壳体输入动力和向行星齿轮机构壳体输出动力的第二电机;用于发动机和两个电机动力耦合的非对称式行星锥齿轮机构;向两个电机提供电能并从两个电机接收电能的动力蓄电池;用于控制两个电机和发动机运行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控制单元;以及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和制动器。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混合动力汽车双动力输入单动力输出问题,实现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怠速启停、回馈制动和发动机工作点调节等功能,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014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399085.6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K-H行星齿轮机构和孔销式输出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发动机动力输入减速器,经离合器输出到K-H行星齿轮机构的转臂上,第一电机动力输入减速器,经孔销式输出机构输出到K-H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上。发动机的动力和第一电机的动力经K-H行星齿轮机构耦合后输出到齿圈输出齿轮,第二电机动力经减速器输出到输出齿轮,和齿圈输出齿轮传递的动力耦合后共同驱动车辆行驶。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控制实现车辆不同的工作模式的选择,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5577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011165.X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0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充当动力吸振器质量的减速式轮边驱动系统,电机通过动力吸振器弹簧阻尼悬置于减速器壳体上,使得电机质量转化为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由电机输出,通过第一级减速齿轮副、中间轴、第二级减速齿轮副、半轴及轮毂,最终传递至轮辋驱动车辆。本发明的优点是电机通过动力吸振器弹簧阻尼悬置于减速器壳体上,使得电机质量转化为动力吸振器质量,使得动力吸振器不再受限于车轮空间和整车质量,提升了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同时减小了轮边驱动系统的簧下质量,改善了轮边驱动系统簧下质量大引起的负效应;采用齿轮减速机构,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75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1506.9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对称式行星锥齿轮机构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与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从小锥齿轮轴输入动力和向小锥齿轮轴输出动力的第一电机;从大锥齿轮轴输入动力和向大锥齿轮轴输出动力的第二电机;用于发动机和两个电机动力耦合的非对称式行星锥齿轮机构;向两个电机提供电能并从两个电机接收电能的动力蓄电池;用于控制两个电机和发动机运行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控制单元;以及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和制动器。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混合动力汽车双动力输入单动力输出问题,实现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怠速启停、回馈制动和发动机工作点调节等功能,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577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1165.X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0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充当动力吸振器质量的减速式轮边驱动系统,电机通过动力吸振器弹簧阻尼悬置于减速器壳体上,使得电机质量转化为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由电机输出,通过第一级减速齿轮副、中间轴、第二级减速齿轮副、半轴及轮毂,最终传递至轮辋驱动车辆。本发明的优点是电机通过动力吸振器弹簧阻尼悬置于减速器壳体上,使得电机质量转化为动力吸振器质量,使得动力吸振器不再受限于车轮空间和整车质量,提升了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同时减小了轮边驱动系统的簧下质量,改善了轮边驱动系统簧下质量大引起的负效应;采用齿轮减速机构,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832231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176481.7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张紧的双纵臂悬架同步带减速轮边电驱动系统,一体化驱动组件的主动同步带轮及轴与从动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递动力,从动同步带轮通过花键与驱动轴连接实现动力的输出,驱动轴与轮毂花键连接,轮毂通过轮毂轴承支撑于立柱上,轮毂与轮辋螺接,立柱与双纵臂悬架结构铰接。加装了主从动同步带轮间的张紧装置,实现主从动同步带轮间的初步张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结构省去了传统电动车驱动车装置中的半轴和万向节,有效地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770567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049984.8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摩擦盘式无级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轴齿轮、中间轴、输入摩擦盘、滚轮、滚轮轴、万向节、传动轴、锥齿轮轴、锥齿轮输出轴、电机、齿轮转动杆、承力杆;输入轴齿轮固联在输入轴上,输入轴安装在机架上,输入摩擦盘固联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安装在机架上,输入摩擦盘侧面与输入轴齿轮啮合;滚轮和输入摩擦盘相互压紧,实现摩擦传动;滚轮固联在滚轮轴上,传动轴通过万向节和滚轮轴连接,锥齿轮轴和传动轴轴线重合,其优点是:成本低,结构简单,无需润滑,传动效率高,且滚轮可更换;摩擦阻力小,转向变径机构操作轻便,造成的磨损小;变速过程平滑;增大了变速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3770565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050042.1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16H3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滚轮转向变径式摩擦无级变速装置,输入轴齿轮固接在输入轴上,输入轴安装在机架上,输入摩擦盘固接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中间滚轮固接在第一滚轮轴上,第一中间齿轮固接在第一齿轮轴上,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相互啮合,同时,第一中间滚轮和输入摩擦盘相互压紧;输出摩擦盘固接在输出轴上,输出轴安装在机架上,电机壳体与机架移动副连接,转动杆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级齿轮减速传动,转动杆和第一滚轮轴或第二滚轮轴均为转动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无需润滑,传动效率高;摩擦阻力小;无需断开动力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