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风窗玻璃主动防结霜和结冰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968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10315933.3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风窗玻璃主动防结霜和结冰的控制装置,包括:环境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环境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驾驶室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之间;驾驶室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之间;风窗玻璃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风窗玻璃边缘;雨雪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车载天窗外部,并与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环境湿度传感器电联;中央集控器同时电联环境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驾驶室湿度传感器、驾驶室温度传感器、风窗玻璃温度传感器以及雨雪传感器;执行模块电联中央集控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驻车风窗玻璃主动防结霜和结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种合成射流汽车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6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05775.8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射流汽车减阻装置,包括设于车头前端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车尾后端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挡风玻璃顶部的合成射流喷射装置,合成射流喷射装置包括由压电振动隔膜与合成射流喷口构成的合成射流腔体、设于压电振动隔膜外侧的压电驱动器,压电驱动器连接有驱动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装置与驱动控制器的输入电路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装置与驱动控制器的反馈电路相连接,驱动控制器通过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控制压电驱动器驱动压电振动隔膜振动产生合成射流。本发明主动减阻的方式较小空气阻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汽车油耗。

    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710464238.3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吹风系统,其采用可调节风速的吹风装置,并在所述吹风装置下方设置升降装置;淋雨系统包括设有可旋转喷嘴的淋雨装置,平移装置以及举升装置;控制系统根据红外线传感器反馈的不同车型高度,调整所述吹风装置及所述淋雨装置的高度,并根据所述风速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所述淋雨装置移动到指定区域,根据所述雨速传感器的反馈,调整所述喷嘴的角度,风速等。本发明提供的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吹风系统及淋雨系统的位置及喷嘴的角度,风速等,使汽车挡风玻璃处的雨量、雨速达到需模拟的雨量、雨速。

    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64238.3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吹风系统,其采用可调节风速的吹风装置,并在所述吹风装置下方设置升降装置;淋雨系统包括设有可旋转喷嘴的淋雨装置,平移装置以及举升装置;控制系统根据红外线传感器反馈的不同车型高度,调整所述吹风装置及所述淋雨装置的高度,并根据所述风速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所述淋雨装置移动到指定区域,根据所述雨速传感器的反馈,调整所述喷嘴的角度,风速等。本发明提供的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吹风系统及淋雨系统的位置及喷嘴的角度,风速等,使汽车挡风玻璃处的雨量、雨速达到需模拟的雨量、雨速。

    多孔介质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62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13586.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传感器获取流体流经多孔介质材料前后的压降ΔP和流体的流速v;步骤二、将ΔP和v拟合成二次多项式Δp=a1v2+a2v,得到参数a1和a2的值;步骤三、计算粘性阻力系数1/α和惯性阻力系数C2:式中Δn为多孔介质材料的厚度,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ρ为流体的密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多孔介质材料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及方法,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及流经多孔介质前后的压差,就能计算出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简单,精度高,获取测量参数的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使用十分方便。

    一种可消除干扰的自动可调式汽车风洞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5691312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589064.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消除干扰的自动可调式汽车风洞试验平台,包括试验台、轴距自动调节部分和轮距调节部分,试验台装在风洞试验段地板且上笼罩天平支撑,轴距自动调节部分安装在天平支撑下部,轮距调节部分安装在天平支撑内;轴距自动调节部分包括轴距位移传感器、齿轮齿条传动装置、驱动电机、轴距调节支撑及导向杆,轴距调节支撑固定在天平支撑底部,导向杆穿过轴距调节支撑后与天平浮动框连接,轴距调节支撑可沿导向杆轴向位移,轴距位移传感器布置在轴距调节支撑上,轴距调节支撑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消除风洞试验中因暴露在流场中的支撑对流程品质的干扰,且能够满足不同轴距、轮距车型的支撑。

    一种合成射流汽车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86324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15900.X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合成射流汽车减阻装置,包括设于车头前端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车尾后端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挡风玻璃顶部的合成射流喷射装置,合成射流喷射装置包括由压电振动隔膜与合成射流喷口构成的合成射流腔体、设于压电振动隔膜外侧的压电驱动器,压电驱动器连接有驱动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装置与驱动控制器的输入电路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装置与驱动控制器的反馈电路相连接,驱动控制器通过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控制压电驱动器驱动压电振动隔膜振动产生合成射流。本实用新型主动减阻的方式较小空气阻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汽车油耗。

    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8782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711612.0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包括:吹风系统,其采用可调节风速的吹风装置,并在所述吹风装置下方设置升降装置;淋雨系统包括设有可旋转喷嘴的淋雨装置,平移装置以及举升装置;控制系统根据红外线传感器反馈的不同车型高度,调整所述吹风装置及所述淋雨装置的高度,并根据所述风速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所述淋雨装置移动到指定区域,根据所述雨速传感器的反馈,调整所述喷嘴的角度,风速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的系统,能够通过调整吹风系统及淋雨系统的位置及喷嘴的角度,风速等,使汽车挡风玻璃处的雨量、雨速达到需模拟的雨量、雨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孔介质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59810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186505.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流体发生装置、流体稳定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试验管路;所述试验管路包括:试验材料装夹装置,用于装夹多孔介质材料;高压力扫描装置,其设置在试验材料装夹装置的前端,以测量流体流经多孔介质前的压力;低压力扫描装置,其设置在试验材料装夹装置的前端,以测量流体流经多孔介质后的压力;叶轮测速仪,用于测量试验管路中流体流速。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及流经多孔介质前后的压差,就能计算出粘性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简单,精度高,获取测量参数的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使用十分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