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6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46294.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莎豆可溶性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将干燥去皮的油莎豆粉碎完全,过筛得到油莎豆粉末;将质量浓度为4~6%的油莎豆溶液进行超声波和微波条件提取得到可溶性多糖溶液;将可溶性多糖溶液放置在温度80~85℃热水中水浴浸提,再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将除去杂质后的可溶性多糖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在搅拌同时添加乙醇进行沉淀,再离心冻干得到油莎豆多糖;本发明通过超声波和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油莎豆可溶性多糖,纯度达到72%以上,生产工艺经济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8641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71125.9
申请日:2023-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魔芋干预糖尿病机制的方法,首先收集与筛选魔芋活性成分,然后收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潜在靶点;再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关键靶点;再进行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再构建拓扑学分析及可视化网络图;最后进行分子对接,本发明研究包括数据收集、网络分析与结果验证,获得“成分‑疾病”交集靶点51个;GO分析得出核心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有对激素水平等过程的调节;KEGG分析得出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包括胰岛素抵抗等;最后通过分子对接证实所筛选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有效,魔芋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进行表达来改善糖尿病,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532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88658.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29/00 , A23L29/30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有白藜芦醇的小麦醇溶蛋白/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将小麦醇溶蛋白溶解于70%乙醇中得到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将海藻酸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25℃充分搅拌过夜得到海藻酸钠溶液;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溶液中加入白藜芦醇得白藜芦醇‑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将白藜芦醇‑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注入pH为4.9的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得到包埋白藜芦醇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粒子;将海藻酸钠溶液添加在包埋白藜芦醇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粒子中,继续搅拌后得到负载白藜芦醇的小麦醇溶蛋白/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子。本发明中显著提高白藜芦醇包埋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9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74029.3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酶抑制的农药残留检测和区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基于酶抑制的阵列传感器检测体系,为不同种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传感器阵列是多维传感技术的一种,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如同由多个功能组件构建的芯片一样。其中,单一传感单元对不同物质的响应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传感单元对同一物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因此通过不同传感单元对目标物响应产生的特征图谱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可实现对样品的特异性区分。本发明基于酶抑制体系构建阵列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可扩展性强,实现了相似主体结构农药的区分以及农药的智能分析,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并且实现同种属农药的识别和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69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030845.7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层状组装技术在光学基底表面制备具有抗反射和防雾双重功能涂层的方法。其首先是在基底表面上引入氨基、羧基或羟基;然后将基底交替置于聚阳离子构筑基元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各浸泡2~10min,并用浸泡或冲洗的方法去除基底表面每次浸泡后物理吸附的构筑基元,从而完成一个周期的层状组装膜的制备;重复以上步骤,从而在基底上利用层状组装技术制备厚度可控的层状组装膜涂层。该方法对平面、曲面和不规则表面的基底如聚碳酸酯的眼镜片和泳镜等均适用。这种方法不但有望实现抗反射防雾涂层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还有望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中的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48675.9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苝衍生物探针的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阵列,涉及传感器阵列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领域的传感器阵列构建体系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阳离子聚合物诱导的苝衍生物探针自组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苝衍生物探针的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利用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可区分掺杂不同浓度掺假物的牛奶,并表现出对掺假物浓度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本发明也具有定量检测牛奶掺假的能力。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所需材料成本低,无需大型仪器,便捷高效。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实验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94050.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室温修复的高分子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可室温修复的高分子阻尼材料,包括以下制备原料:聚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交联剂和溶剂;所述聚多元醇包括氨基封端聚多元醇或羟基封端聚多元醇;所述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1.3):1;所述可室温修复的高分子阻尼材料的交联度为5~30%。本发明提供的可室温修复的高分子阻尼材料不仅透明度高,力学性能优异,在受到机械损伤后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自发的伤口修复,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安全性、耐用性和使用寿命,而且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同时,该阻尼材料在受损严重时还可以进行重塑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69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030845.7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层状组装技术在光学基底表面制备具有抗反射和防雾双重功能涂层的方法。其首先是在基底表面上引入氨基、羧基或羟基;然后将基底交替置于聚阳离子构筑基元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各浸泡2~10min,并用浸泡或冲洗的方法去除基底表面每次浸泡后物理吸附的构筑基元,从而完成一个周期的层状组装膜的制备;重复以上步骤,从而在基底上利用层状组装技术制备厚度可控的层状组装膜涂层。该方法对平面、曲面和不规则表面的基底如聚碳酸酯的眼镜片和泳镜等均适用。这种方法不但有望实现抗反射防雾涂层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还有望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中的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4154.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金纳米簇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应用,通过设计多肽序列CCYCPGHPGEE提高金纳米簇对Cu2+的识别能力,该荧光传感器能够特异性检测水中残留的Cu2+,其粒径分布均匀且无明显的聚集,在320nm附近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当用275nm的激发光照射时,在290~500nm区间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发射峰在330nm附近。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灵敏高效,在Cu2+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272744.4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提取物花青素的糖类区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基于花青素颜色变化的比色阵列传感器检测体系,为不同糖类的鉴别区分提供了新方法。不同分析物与不同活性中心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色度变化,产生独特的复合响应。检测目标物形成独特的指纹图谱,通过可视化数字成像方法,将反应整体过程进行量化实现对样品的区别分析过程。本发明基于花青素构建的比色阵列传感器,首次运用安全无害的花青素代替化学响应染料完成对天然糖类物质的区分鉴别工作,在将天然糖中的糖类与糖醇类成功划分的基础之上,每一种糖都可单独成簇,没有任何的重叠和误判现象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