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73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60644.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后的双醛壳聚糖与明胶混合,加入一定质量的茶多酚粉末,并溶解于80%乙酸水中;其中茶多酚含量为蛋白质含量的5%~20%;搅拌均匀后将溶液转移到5mL的注射器中进行纺丝,纺丝结束后,将获得的纳米纤维膜放入烘箱,120℃加热反应4h,反应后的纳米纤维膜记为T5、T10、T15和T20,并放入干燥器中干燥保存。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其抗氧化包装和食品保鲜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7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98321.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污水除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酚类水体中加入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一定时间后,酚被纳米酶催化氧化发生聚合,产生沉淀,同时通过过滤等方式实现含酚水体中酚的去除。本发明利用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催化酚类物质发生聚合,进而实现沉淀去除。相比于天然漆酶,纳米酶UMP‑Cu具有更好的环境稳定性和更宽的温度使用范围。因此,相比基于天然漆酶的酚类聚合去除方法,本发明能够在更多种复杂废水(如高温废水等)处理中使用。

    一种基于钙钛矿材料的二甲胺荧光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890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00115.2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材料的二甲胺荧光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钙钛矿制备成均匀的薄膜,将其置于动态气体检测装置中,薄膜上方固定两条光纤,分别用于输出激发光和接收薄膜荧光。改变装置内的二甲胺气体浓度,薄膜浓度的荧光强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利用荧光仪记录荧光强度的变化值,就会获得相应的二甲胺浓度。用此方法可实现在2ppm‑120ppm范围的二甲胺浓度的测量。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元件成本低廉、响应恢复速度快、检测选择性好的特点,对二甲胺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一种基于多酶抑制的农药残留检测和区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9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74029.3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酶抑制的农药残留检测和区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基于酶抑制的阵列传感器检测体系,为不同种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传感器阵列是多维传感技术的一种,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如同由多个功能组件构建的芯片一样。其中,单一传感单元对不同物质的响应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传感单元对同一物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因此通过不同传感单元对目标物响应产生的特征图谱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可实现对样品的特异性区分。本发明基于酶抑制体系构建阵列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可扩展性强,实现了相似主体结构农药的区分以及农药的智能分析,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并且实现同种属农药的识别和区分。

    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59250.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酚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其包括:(1)阵列传感器的制备;(2)不同酚类污染物的判别分析;(3)同种酚类物质不同浓度的判别分析;(4)两种酚类物质混合后的判别分析;(5)实际样品中酚类物质的判别分析。该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基于纳米酶体系构建阵列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可扩展性强,实现了不同酚类污染物的区分以及分析,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并且,本发明将比色阵列与化学计量学算法相结合,利用特征波长构建传感器,使得传感器的建立更具理论依据。

    一种负载大蒜素的抗菌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04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99519.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活性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载大蒜素的抗菌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大蒜素抗菌剂、聚合物PVP和PVB;所述PVP和PVB之和占总溶液质量的10%;所述的大蒜素抗菌剂占总聚合物质量的10%。所选的聚合物材料均安全无毒,来源广泛,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聚合物,避免了有毒有害有机溶剂以及交联剂的使用,通过调整PVP、PVB的比例,可以得到吸水稳定的纤维膜,通过调整PVP、PVB的比例,可以调节纤维膜的亲疏水性,大蒜素的添加,赋予了纤维膜优异的抗菌能力。

    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9250.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酚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其包括:(1)阵列传感器的制备;(2)不同酚类污染物的判别分析;(3)同种酚类物质不同浓度的判别分析;(4)两种酚类物质混合后的判别分析;(5)实际样品中酚类物质的判别分析。该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基于纳米酶体系构建阵列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可扩展性强,实现了不同酚类污染物的区分以及分析,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并且,本发明将比色阵列与化学计量学算法相结合,利用特征波长构建传感器,使得传感器的建立更具理论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