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09524.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20 , C12P21/02 , C07K7/06 , C07K1/14 , C07K1/20 , C07K1/30 , C07K1/36 , A01N63/22 , A01N43/713 , A01P13/00 , C12R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公开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并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出杀藻活性物质为表面活性素,具体为表面活性素‑C13、表面活性素‑C14或表面活性素‑C15。其中,表面活性素‑C13、表面活性素‑C14对赤潮异弯藻、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具有抑杀活性,表面活性素‑C15对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具有抑杀活性,这三种活性物质可用于新型微生物杀藻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望应用于赤潮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47575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510003093.8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悬浮蛋白MrpC制备纳米银的方法,涉及一种藻细胞分泌蛋白。提供利用具有分散功能的蛋白替代传统的化学分散剂,成本低、稳定性高、绿色环保的一种利用悬浮蛋白MrpC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将铜绿微囊藻接种于BG-11培养基培养,再提取悬浮蛋白MrpC;将MrpC与AgNO3溶液混合后再加入到NaBH4溶液中反应后,即得纳米银。以MrpC蛋白为分散剂替代传统的化学分散剂,利用化学还原法合成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纳米银颗粒。MrpC蛋白无污染,去除简单,蛋白酶处理可使其有效降解,对需要避免外物干扰的反应具有独特优势。MrpC为新型悬浮剂和分散剂的开发提供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0C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0124699.2
申请日:2000-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蓝藻转基因表达系统及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构建了包含蓝藻热休克基因groESL强启动区、目的基因UBTα1、rbcS终止区和Km标记基因的完整的可高效表达的蓝藻基因表达系统,并运用基因整合平台系统和穿梭质粒系统进行转基因表达胸腺素α1,由于利用热休克基因groESL的强启动子,易调控,经热诱导后能几十上百倍地加快转录,同时利用泛素融合技术,使目的基因Tα1得到高效表达,转化藻的藻株中UBTα1的表达量分别达到17.6%和10%,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6C
公开(公告)日:2003-07-30
申请号:CN00124700.X
申请日:2000-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基因工程,从蓝藻Calothrix 7601染色体DNA上PCR扩增出cpc2启动区、整合平台同源片段L和R,组装了含cpc2启动区、UBTα1目的基因、rbcS终止子、Kmr报告基因和基因整合平台同源序列等元件的供体质粒pUTK,建立了Calothrix 7601新的基因整合平台系统,获得转UBTα1基因的藻株,并从中检测到Tα1基因的表达产物。本发明以蓝藻作为新型基因工程受体和生物反应器,使人的Tα1基因在其中高效表达,以大量生产Tα1,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6845.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赤潮藻和溶藻菌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涉及生物柴油。将赤潮藻细胞接入f/2培养基中,于光照培养室中静置培养;将杀藻菌Y42于液体培养基培养,获取无菌上清液;将无菌上清液加入东海原甲藻培养液中中继续培养,氧化脂肪酸,裂解赤潮藻细胞;采用旋转蒸发法反复萃取裂解后的藻液,干燥后得粗脂提取物;油脂甲酯化,得生物柴油生产原料。运用溶藻菌株Y42上清液裂解藻细胞,不仅简化下游提取的裂藻工艺,节省生产成本,还能改变其油脂组成,有效降低藻细胞油脂不饱和度,使油脂IV 47,使油脂组成适合于生物柴油生产。杀藻菌处理72h后能裂解90%以上的藻细胞,有利于生物柴油的开发,实现变害为宝。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2899.4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5/55 , C12N15/10 ,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9/22 , C12Q1/68 , C12Q1/44 , C12R1/89 , C12R1/19
Abstract: 核酸内切酶DUF820-1的原核表达与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核酸内切酶。从蓝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染色体DNA上PCR扩增出DUF820-1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His中,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ET-DUF820-1转化大肠杆菌,实现DUF820-1在大肠杆菌中的大量诱导表达。将诱导表达菌超声破碎后用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可得DUF820-1蛋白。DNA酶切实验表明,表达纯化的DUF820-1蛋白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在合适的反应缓冲液中能酶切环状质粒DNA和染色体DNA。该酶在30~64℃温度内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1℃。
-
公开(公告)号:CN117502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3522.9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N63/27 , A01N43/36 , A01N25/10 , A01P1/00 , A01P13/00 , C02F3/34 , C12N1/20 , C12N11/10 , C12N11/14 , C12R1/3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灵菌红素与假单胞菌DMC‑X1的组合物、固定化制剂及其应用,将灵菌红素与MCs降解菌Pseudomonas chengduensis DMC‑X1联合使用,灵菌红素能清除藻细胞,从源头上阻断MCs的产生,而MCs降解菌则将释放到水体中的MCs去除。本发明进一步将具有杀藻活性的灵菌红素与MCs降解菌利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交联反应实现包埋,获得固定化小球DMC‑X1‑PGs,该小球具有良好的铜绿微囊藻杀藻活性和MCs降解能力。同时,DMC‑X1‑PGs小球处理降低了藻培养液对明亮发光杆菌和大型蚤的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49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166439.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12 , C02F3/32 , C12R1/89 , C02F101/3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摄食铜绿微囊藻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鞭毛藻及应用,具体为Poteriospumella属鞭毛藻Poteriospumella lacustris NY1,是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爆发水华的南一水库中分离、筛选得到。鞭毛藻NY1既能快速地摄食铜绿微囊藻,又能高效地降解微囊藻毒素,避免藻毒素释放到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一定温度、光照和pH范围内作用效果稳定。鞭毛藻NY1治理有害蓝藻水华既避免了藻毒素释放到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又减少了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干扰,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510003021.3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利用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导入螺旋藻的方法,涉及一种基因工程。以NCBI上已知的蓝藻的序列设计多组引物IS1~IS4,从蓝藻上克隆转座子元件即插入序列;供体质粒pEGFP-IS-IS-Km的超声转化和筛选:用EcoR Ⅰ酶切pEGFP-IS-IS-Km,获得线状质粒,两端各有一个IS序列,转化螺旋藻869s,以GFP和G418(nptII)筛选出插入突变的螺旋藻株。构建了包含gfp基因、nptII标记基因及转座子序列的螺旋藻整合筛选系统,以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来影响螺旋藻基因结构进而改变螺旋藻品质。可应用于螺旋藻突变文库的构建,还可进行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以及螺旋藻内源基因的反义抑制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510003572.X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螺旋藻基因转化筛选的方法,涉及一种基因工程。1)构建获得包含有两个插入序列、gfp基因、nptII标记基因和Ap标记基因的螺旋藻整合筛选质粒pEGFP-IS-IS-Km;2)供体质粒pEGFP-IS-IS-Km的超声转化和筛选:用EcoRⅠ酶切pEGFP-IS-IS-Km,获得线状质粒,两端各有一个IS序列,与转座子特征结构类似,用实验室超声转化法转化螺旋藻869s,以苄青霉素和G418(nptII)筛选出插入突变的螺旋藻株,两步筛选法筛选突变株,抗性平板初筛,梯度稀释后利用荧光显微镜挑出单根绿色荧光藻,然后超声波复筛,进行扩大培养,筛选出优良性状藻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