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8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535900.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灌溉系统及其方法;所述智能灌溉系统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系统和灌溉系统;所述处理器获取气象数据和环境数据,然后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和环境信息数据制定灌溉计划,处理器依据所述灌溉计划控制所述灌溉系统实施所述植物的灌溉;能够减少灌溉用工,降低管理成本,显著提高效益。此外还公开了灌溉用柔性管及套管,以及布置在套管上的各类传感器,用于对灌溉后的各类参数进行监控,并记录监控点的实时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5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1356312.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曼光谱成像装置,属于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不同基底专门设计对应的物镜,本发明提供成像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对比选择单元、第一基底、第一物镜、第二基底、第二物镜以及光谱分析单元;应用广泛,可根据检测对象的特性进行选择,也可进行对比做科学研究之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86498.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41/04 , C07C243/32 , C07C243/28 , C07C253/30 , C07C255/66 , C07D211/58 , C07D215/58 , C07D265/36 , C07D223/16 , C07D207/16 , C07C243/36 , C07D211/62 , C07C243/30 , C07C243/34 , C07D4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间N–N成键的合成方法及其对应的化合物。本发明完成了氮宾对N–H键的直接插入反应,开发了一类全新的N–N偶联反应的方法。该反应使用氮宾前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与胺类化合物的分子间直接N–N偶联反应,一步构建四取代肼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20040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08475.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95/30 , C07D487/04 , C07D265/30 , C07D491/113 , C07D211/98 , C07D209/52 , C07D213/74 , C07D275/04 , C07C291/02 , C07D471/18 , C07D405/12 , C07D267/18 , C07D487/08 , C07D317/58 , C07D401/12 , C07D471/04 , C07D215/56 , C07H9/04 , C07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胺化偶联策略,并公开了一种三氮烯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三氮烯氧化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胺类物质、异头酰胺试剂和亚硝基芳烃类物质为原料,在任选的碱添加剂的作用下在任选的溶剂中反应,生成三氮烯氧化物。本发明的合成策略是利用异头酰胺作为链接试剂,将二级脂肪胺和亚硝基芳烃的氮端以N‑N=N+(O‑)片段高效交联起来,从而经过一锅反应高效制备结构新颖且多样的三氮烯氧化物,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有毒高价金属氧化剂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7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242142.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01/12 , C07D215/40 , C07F15/00 , B01J31/22 , C07D207/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双齿配位基团的氨基酸手性配体、手性催化剂及其对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手性配体由廉价易得的氨基酸制备,该类手性配体的发展可以提高手性配体的多样性。该类手性配体只需要一步反应即可简单高效地制备手性Ir(III)催化剂。本发明的手性Ir(III)催化剂是在氨基酸骨架中引入双齿导向基团改变氨基酸与Ir的原有配位模式,增强氨基酸对Ir(III)催化剂手性控制能力。首次设计合成出了该类手性Ir(Ⅲ)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成功地应用于手性γ‑环内酰胺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中,选择性高达99%ee,说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越的立体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7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42142.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01/12 , C07D215/40 , C07F15/00 , B01J31/22 , C07D207/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双齿配位基团的氨基酸手性配体、手性催化剂及其对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手性配体由廉价易得的氨基酸制备,该类手性配体的发展可以提高手性配体的多样性。该类手性配体只需要一步反应即可简单高效地制备手性Ir(III)催化剂。本发明的手性Ir(III)催化剂是在氨基酸骨架中引入双齿导向基团改变氨基酸与Ir的原有配位模式,增强氨基酸对Ir(III)催化剂手性控制能力。首次设计合成出了该类手性Ir(Ⅲ)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成功地应用于手性γ‑环内酰胺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中,选择性高达99%ee,说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越的立体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20593.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B43/00 , C07C241/04 , C07C241/02 , C07C243/28 , C07C243/32 , C07C243/36 , C07C243/22 , C07D209/48 , C07D207/34 , C07D307/68 , C07D307/88 , C07J41/00 , C07C243/42 , C07C28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N‑N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非对称型三氮烷化合物中的应用。在保护性气氛下,以式I和式II为原料,在铁催化剂、膦配体作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N‑芳基酰肼或对称型三氮烷类化合物,记为式III;进一步地,以式III和式II为原料,在铁催化剂、三联吡啶配体作用下在溶剂中反应,生成非对称型三氮烷类化合物,记为式IV。本发明的合成策略是利用芳胺或酰肼作为亲核试剂,与亲电性的金属氮宾反应分别合成酰肼和三氮烷类化合物。该方法以廉价金属铁作催化剂,在不同配体调控下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氮原子胺化,条件温和可控,此外,配体的使用对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化学选择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发明为含多个N‑N单键的化合物的直接高效合成提供了全新的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529175.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一种用于监测植物生长和温室的系统,包括:感测单元100,其包括生长环境测量传感器模块120、相机模块130;所述感测单元100与所述相机模块130将监测的所述生长环境信息和所述拍摄图像传输至无线通信模块14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40将所述生长环境信息、所述图像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单元150进行处理;测量传感器模块200;用于测量温室天花板的应变,并提供从温室反射的反射光的强度或波长以及提供一个报警装置。所述感测单元100包括紫外光传感器,用于提供“平坦”的紫外吸收峰。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086498.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41/04 , C07C243/32 , C07C243/28 , C07C253/30 , C07C255/66 , C07D211/58 , C07D215/58 , C07D265/36 , C07D223/16 , C07D207/16 , C07C243/36 , C07D211/62 , C07C243/30 , C07C243/34 , C07D4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间N–N成键的合成方法及其对应的化合物。本发明完成了氮宾对N–H键的直接插入反应,开发了一类全新的N–N偶联反应的方法。该反应使用氮宾前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与胺类化合物的分子间直接N–N偶联反应,一步构建四取代肼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6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631151.7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中间体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含有P–N键的化合物的方法及制备的P–N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为:以含膦化合物和3‑取代‑1,4,2‑二噁唑‑5‑酮为原料,在铁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含有P–N键的式Ⅰ~式V化合物,具体包括酰胺基膦、亚胺基膦酰胺、膦酰胺及胺基膦化合物。本发明利用二级膦与3‑取代‑1,4,2‑二噁唑‑5‑酮作为反应试剂,底物简单易得,催化剂为廉价的卤代铁,通过调控不同的反应条件,可合成多种P–N键化合物,为磷/氮配体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策略。该方法避免使用具有潜在危险的叠氮化物或有毒的膦卤化物,具有潜在的合成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