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1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0830.9
申请日:2024-03-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39/42 , C07D213/76 , C07B43/00 , C07C247/16 , C07C247/12 , C07C247/10 , C07C247/14 , C07D498/06 , C07D401/04 , C07D405/12 , C07D211/90 , C07D205/04 , C07D305/14 , C07H19/06 , C07H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氮转移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化合物鎓盐。发明的重氮转移试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并且对空气以及温度稳定,可以较长时间储存,适合大规模生产;同时将该试剂应用于胺类化合物的重氮转移反应,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该试剂反应速率远远超过了已知的重氮转移试剂;并且反应条件温和简单,不需要添加催化剂;验证了该试剂是一种高效的重氮转移试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18308.9
申请日:2022-11-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B01J27/24 , B01J27/18 , B01J23/04 , B01J35/61 , C07B43/00 , C07C249/02 , C07D333/22 , C07C25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元素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含有除C元素外N、P、B、O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该催化剂是通过碱金属氢氧化物预处理后经过高温煅烧制成,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非金属元素掺杂碳催化剂,催化剂中包含除C元素外的非金属元素含量为5‑20wt%,催化剂比表面积可达到1500‑3700m2·g‑1。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对带有α‑H的一元醇与初级胺交叉偶联生产对应亚胺的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而且催化剂价格低廉且绿色环保,避免了金属催化剂所具有的一些主要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06452.4
申请日:2023-12-26
申请人: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07/06 , C07D451/02 , C07C269/00 , C07C271/12 , C07D203/20 , C07D295/215 , C07B4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苄胺类化合物一步脱苄基上保护基的方法,在高压加氢反应釜内,分别加入苄胺类化合物、有机溶剂、氨基保护剂以及催化剂Pd/C,通入氮气置换空气后,通入氢气至反应压力0.5‑3.0MPa,调节反应温度至20‑60℃,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经水洗、分液、收集有机相、浓缩、减压蒸馏,得到目标产品。工艺简单易行,一锅加氢反应即可完成反应,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避免了传统制备工艺中的多步反应,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706106.8
申请日:2022-06-21
申请人: 南京师范大学
IPC分类号: C07B43/00 , C07C303/40 , C07C311/51 , C07D295/125 , C07D333/34 , C07D4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脒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在氮气氛围下,以三苯基膦和四氯化碳原位生成的鏻盐为活化剂,磺酰胺类化合物与甲酰胺类化合物在40℃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N‑磺酰基脒化合物;其中三苯基膦与四氯化碳为活化剂前体;磺酰胺类化合物包括芳基磺酰胺、苄基磺酰胺、杂环磺酰胺;同时,该方法将底物范围进行了拓展,异噁唑胺也可以完成此反应;甲酰胺类化合物包括芳基甲酰胺、杂环甲酰胺,以及N上连有苄基的酰胺。该方法所需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底物官能团兼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24474.6
申请日:2023-12-14
申请人: 宁夏大学
IPC分类号: C07B43/00 , C07C273/18 , C07C275/24 , C07D215/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N、N‑二取代脲及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方法,本发明以N、N‑二取代氰胺为原料,通过加入氧化剂,并在无贵金属、无配体、温和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N、N二取代脲衍生物。本发明不使用贵金属及配体,以双氧水做氧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符合安全、环保的绿色化学理念,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化学选择性和收率,在工业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可以便捷地应用于制备N、N‑二取代脲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0506332.X
申请日:2019-06-12
申请人: 中宏鑫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B43/00 , C07C247/10 , C07C247/14 , C07C247/16 , C07C303/40 , C07C311/49 , C07D209/14 , C07D209/20 , C07D211/66 , C07D211/90 , C07D213/42 , C07D213/64 , C07D231/38 , C07D231/56 , C07D233/64 , C07D235/14 , C07D239/26 , C07D249/06 , C07D261/14 , C07D265/30 , C07D285/135 , C07D295/135 , C07D319/18 , C07D333/36 , C07D401/04 , C07D401/14 , C07D405/06 , C07D471/04 , C07D473/04 , C07D487/04 , C07D498/06 , C07D499/04 , C07D499/68 , C07H1/00 , C07H15/203 , C07H19/06 , C07H19/07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SO2N3在制备叠氮化合物中的应用。使用FSO2N3化合物进行重氮转移反应(diazo transfer)可从一级胺基化合物(包括一级烷基胺类化合物(R‑NH2),(杂)芳基胺类化合物(Ar‑NH2)或磺酰胺类化合物(RSO2NH2))快速、安全、高收率地制备对应的叠氮化合物(R‑N3,Ar‑N3或RSO2N3);且操作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2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1609045.0
申请日:2020-12-30
申请人: 西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15/20 , C07D213/16 , C07D213/61 , C07D241/12 , C07D215/12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213/40 , C07D241/16 , C07B4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胺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及其化合物,由甲胺化合物和肉桂醇衍生酯反应生成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再与Boc2O反应生成手性胺化合物,该反应于碱性条件下,在钯催化剂和一种手性醛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生成的手性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手性碳原子上连接有胺基、烯丙基烷烃基和含氮不饱和杂环基团或稠杂环基团,其中含氮不饱和杂环基团或稠杂环基团为N原子的α位或β位取代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法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外加保护基的条件下就能直接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该手性胺化合物可用于合成手性配体、手性有机催化剂以及生物活性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5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97818.8
申请日:2021-08-05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45/08 , C07D213/76 , C07B43/00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通过铜盐催化C‑N偶联反应合成偶氮苯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对称以及不对称偶氮苯染料分子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中以N‑芳基邻苯二甲酰肼类衍生物和芳基硼酸为底物,以0.1当量的廉价金属铜盐为催化剂,在100℃下反应10小时即可得到产物偶氮苯及其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试剂无需进行除水处理,反应也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步骤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物易分离纯化、转化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环保效应。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合成不对称偶氮苯类化合物时效率低、选择性差、普适性窄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89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430256.4
申请日:2018-05-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B43/00 , C07B43/04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53/30 , C07C255/61 , C07D213/74 , C07D217/02 , C07D307/79 , C07C209/60 , C07C211/48 , C07C211/52 , C07C211/29 , C07C213/02 , C07C217/84 , C07C217/58 , B01J27/24
摘要: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氮掺杂分级多孔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催化剂借氢还原偶联合成亚胺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密闭反应条件下加入硝基芳烃类化合物、不同取代的苄醇类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甲苯,叔丁醇钾,于50~150℃下进行反应,反应4~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反应液,即得式一所示亚胺类化合物或式二所示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所有原料为可再生资源,分布广泛,绿色环保,简单易得,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不失活,对空气、水和热都很稳定。根据本发明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硝基化合物和醇的借氢还原偶联反应制备亚胺类化合物转化率大于99%,产物可达90%~60%,制备胺类化合物转化率大于99%,产物可达90%~60%。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6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1500915.9
申请日:2017-12-27
申请人: 宁波大学
IPC分类号: C07B43/00 , C07C273/18 , C07C275/38 , C07D295/2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尿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式II的2‑吲哚酮类化合物与式III的甲酰胺类化合物在铜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式I所示的不对称尿素衍生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