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加温加压的加速任务试车载荷谱编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9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2186.X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考虑加温加压的加速任务试车载荷谱编制方法,以不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为基本编谱数据,根据发动机性能模型,计算分析在提高进口总温、总压条件下,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最大转速时对应的涡轮前进口温度;根据发动机温度限制条件,以涡轮前进口温度达到限温值时对应的进口总温总压作为最终确定的单级总温谱以及单级总压谱;随后根据发动机性能模型,对带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进行转速修正,使得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与不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损伤等效;然后,基于低周疲劳、蠕变、热疲劳等特征载荷损伤加速方法,在损伤等效的前提下编制加速任务试车谱,最终进行整机试车。

    一种用于测试进气道发生凝结时临界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9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161496.X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技术领域: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进气道发生凝结时临界参数的方法。针对在亚音速条件下如何实现在进气道发生凝结时测量其流场临界参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光学检测、温度检测和速度检测等联合作用方法获得流场临界参数,具体包括以下要点:1)环境气流通过含尘浓度控制系统调节气流的洁净度;2)通过温湿度调节控制系统模拟不同温湿度工况下的来流参数;3)通过真空泵调节真空罐的真空度,从而获得进气道中不同马赫数的气流;4)气流温度采集系统和气流速度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进气道气流流场参数,并实时传输临界参数输出系统,如未收到光学检测凝结系统的反馈信号,数据不做储存;5)光学检测凝结系统通过光路衰减判定进气道气流发生凝结时,将信号反馈至临界参数输出系统,此时临界参数输出系统储存该组进气道气流流场参数,并进行计算输出进气道气流温度、速度、马赫数等临界参数。本发明为测试进气道发生凝结时流场的临界参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毫米波波束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5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11878.5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毫米波波束跟踪方法,步骤一:建立通信信道模型;步骤二:给定滤波器初始条件,完成初始化;步骤三:计算容积点集;步骤四:进行状态预测;步骤五:更新状态;步骤六:阈值判断,检测跟踪的有效性。本发明在模拟波束成形系统下,利用容积变换解决均值和协方差的非线性传递问题,具有完全的数值稳定性,提高了波束跟踪精度。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波束跟踪方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会通过一定方式生成采样点集,与无迹卡尔曼滤波相比,点集更小,计算复杂度更低,效率更高。

    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三维毫米波波束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65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3038.1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三维毫米波波束跟踪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三维毫米波收发两端的通信信道模型;步骤2:初始化基于粒子滤波的波束跟踪条件,得到初始粒子集;步骤3:计算粒子集中粒子的重要性权值;步骤4:基于粒子集和重要性权值进行状态估计,输出粒子滤波预测结果;步骤5:对粒子集中粒子进行重采样并重置重要性权值,返回步骤3,直到满足精度要求。本发明提高了波束跟踪精度,适应性较强,不仅在单条毫米波通信路径环境下有优异表现,在多径情况下,相比已有算法精度也更高,更加稳定,误差波动更小。

    一种采用脉冲直流与感应涡流循环加载辅助扩散连接制备复杂空心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73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3836.0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脉冲直流与感应涡流循环加载辅助扩散连接制备复杂空心结构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加热扩散连接的方法。实现了对金属材料的高效和均匀加热。步骤1:制取预定的待扩散连接的金属复杂空心结构件,对金属复杂空心结构件表面进行抛光并洗净;步骤2:将金属复杂空心结构件放置于工装模具中进行装模,将模具放入真空炉;步骤3:搭建双源控制系统;步骤4:在指定参数下进行扩散连接,扩散时间结束后卸压并进行随炉冷却,冷却至常温进行取件。本发明结合脉冲直流加热和感应涡流加热用于扩散连接加热,在提升扩散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温度均匀性,并提升焊合率,提高了扩散接头质量。

    一种空心混合网络结构设计及整体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39109.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混合网络结构设计及整体成形方法,涉及多层空心结构设计及其精密热成形技术领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制造。所述空心混合网络结构整体厚度变化在0~60mm之间,在30~60mm厚度位置选用双四层结构,在15~30mm位置选用四层结构,15mm厚度以下位置选用点阵结构。本发明提供了较高的结构强度,边缘较薄的区域采用点阵结构,既保证一定的综合性能,又有效降低整体重量,较少材料的使用,实现轻量化目标。充分利用不同芯层的优势,最大程度实现轻量化、高效化、绿色化的制造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