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9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2186.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考虑加温加压的加速任务试车载荷谱编制方法,以不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为基本编谱数据,根据发动机性能模型,计算分析在提高进口总温、总压条件下,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最大转速时对应的涡轮前进口温度;根据发动机温度限制条件,以涡轮前进口温度达到限温值时对应的进口总温总压作为最终确定的单级总温谱以及单级总压谱;随后根据发动机性能模型,对带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进行转速修正,使得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与不考虑加温加压的长期寿命试车谱损伤等效;然后,基于低周疲劳、蠕变、热疲劳等特征载荷损伤加速方法,在损伤等效的前提下编制加速任务试车谱,最终进行整机试车。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6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4766.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载荷谱中蠕变载荷特征建模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载荷谱建模技术领域,包括:提取航空发动机实测载荷谱中的转速和温度的稳态点,形成转速‑温度二维时间分配矩阵;对转速和温度的稳态点进行最小二乘非线性回归,建立转速‑温度回归关系;选择对数正态分布为基本函数,选择混合分布作为分布类型,采用EM算法对蠕变载荷特征的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AIC法确定最优的基本函数个数,建立转速一维混合分布模型;将转速‑温度回归关系与转速一维混合分布模型结合,构建蠕变载荷特征模型。本发明最终得到高精度的蠕变载荷特征的数学模型,为高精度的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提供了载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5177.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谱等级划分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试验谱等级划分技术领域,包括输入样本数据集,确定分级数k,随机选取k个样本数据点作为k个初始聚类中心,即均值向量,计算样本数据集中每个样本数据点与各均值向量的距离,并将其划入距离最近的均值向量对应的簇,更新均值向量,直至均值向量更新前后相同,否则重复上述步骤,基于手肘法计算每级误差平方和与分级数k的关系,基于轮廓系数法计算每级轮廓系数与分级数k的关系,确定试验谱划分等级,从而可以将随机载荷循环进行分级,采用聚类分析中手肘法和轮廓系数法,建立分级效果与分级数的数学模型作为分级数的评判标准对试验谱等级进行划分,通用性强,具有广泛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68125.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宏细观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复合材料的性能参数建立有限元RVE细观模型;通过改进应力放大系数法,将复合材料的宏观部件的宏观应力转换为微观水平上的局部应力;基于复合材料各个组分的性能参数,建立对应的失效模型,并对复合材料的宏观部件进行渐进失效分析。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拉伸、弯曲、扭转载荷以及复合载荷形式下的复合材料的宏观部件渐进失效模拟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宏观部件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41332.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发动机外部作用力极值载荷统计建模方法,包括:采集航空发动机实测载荷谱的飞行任务段数据;提取机动任务段;设置同一航空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各类机动任务段的机动载荷极值提取阈值的初值,根据初值选取不同阈值并拟合不同阈值对应的极值载荷分布模型;基于自助法对极值载荷均匀抽样,计算机动载荷极值提取阈值对应的极值载荷分布模型的参数及参数的均方误差;基于最小MSE准则或简单广义帕累托模型GPD,优化机动载荷极值提取阈值;根据机动载荷极值提取阈值拟合各类机动任务段的极值载荷分布模型参数;建立各类机动任务段的整体机动载荷分布模型。本发明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外部作用力极值载荷统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03796.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累积分布函数的小样本威布尔疲劳寿命分布迭代参数估计方法,涉及产品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经验累积分布参数公式以及经验累积分布参数的取值范围;设置迭代计算中所述经验累积分布参数公式的初值,并根据近似中位秩公式将所述初值设定为0.3;根据所述经验累积分布参数公式和升序排列的疲劳试验寿命样本数据,基于最小二乘回归法计算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初值,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和最小均方相对误差对所述经验累积分布参数公式进行迭代,得到最优经验累积分布参数公式以及收敛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从而可以在小样本数据容量的情况下,实现直观、准确的威布尔参数估计,取得较好的估计效果,减小估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5181.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5/01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试验谱编制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试验谱编制技术领域,包括对随机多轴载荷进行坐标转换,将所述随机多轴载荷的应力应变谱转化为新平面上的应力历程和应变历程;对所述随机多轴载荷进行峰谷值提取;对所述随机多轴载荷进行循环数统计,将所述新平面上的应力历程和应变历程转化为应力应变循环;对所述随机多轴载荷进行损伤计算,将所述随机多轴载荷的最大损伤所在平面作为临界平面,并提取所述临界平面上的应力循环和应变循环;根据所述循环数统计结果和损伤计算结果,基于粒子群算法反推试验谱参数。本发明可以保证试验谱编制前后损伤等效,提高试验谱参数搜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22909.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8 , G06F18/10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载荷谱飞行任务段自动划分方法,包括:采集航空发动机实测谱的飞行任务剖面数据集;基于飞行高度参数和马赫数参数,划分出飞行任务剖面的起飞段、着陆段和降落下滑段;去除起飞段、着陆段和降落下滑段后的飞行任务剖面数据;按基本飞行动作顺序及动作特征,对中间机动飞行段的组合飞行动作进行划分,并建立组合飞行动作序列表;构建包括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将测试集输入加载到训练好的模型中。本发明通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飞行任务段划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1245.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就近等效加速谱编制方法,包括对原始载荷谱进行雨流计数、对材料进行单轴疲劳拉压试验、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材料高温蠕变试验、材料变温变载蠕变试验,基于得到的试验数据,按照就近等效加速谱编制方法编制加速谱。本方法的设计试验简单,费用低;所提出的就近等效加速谱编制方法,可以将大量小的蠕变载荷按照损伤等效的原则就近折算到大的蠕变载荷状态,极大节省载荷谱试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30884.5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载荷作用次序的谱载荷寿命预测方法,通过损伤等效法则,运用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蠕变‑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和载荷作用因子,推广到多级得到基于KAM考虑载荷作用次序的谱载荷下非线性累积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某一加速谱下的寿命进行预测。本方法关注材料内晶界取向差变化这一微观结构,考虑载荷作用次序并采用非线性累积法则,能够运用于谱实际发动机谱载荷下的零部件寿命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