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2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38134.6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H型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制作方法。由下部20cm~30cmUHPC(1)、上部NC(2)和两块开孔H型钢(3)组成。UHPC‑NC叠合梁内部设置两排开孔H型钢(3),开孔H型钢(3)的开孔位置在腹板上,开孔孔径为腹板高度的一半,两排开孔H型钢(3)横向轴线距离为梁宽度的1/3~1/2,各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本发明通过在UHPC‑NC连接界面之间使用开孔H型钢(3)进行连接,在UHPC‑NC界面形成了混凝土榫,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有利于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38133.1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工字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优质高强度低合金轻型钢材原材料轧制成工字钢(1)。在浇筑UHPC‑NC叠合梁时,先浇筑20cm~30cm厚的UHPC(2),倒入一半UHPC(2)抹平后将工字钢有翼缘一边水平地放在UHPC(2)上,工字钢(1)截面宽度为叠合梁宽度的1/3~1/2,然后倒入剩下部分的UHPC(2)完成UHPC(2)的浇筑,待UHPC(2)完全凝固后再浇筑上部的NC(3)形成叠合梁,最后进行UHPC‑NC叠合梁的养护。本发明通过浇筑两种不同材料混凝土内放入工字钢(1)的方法,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有利于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26083.6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施工监测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测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提供传感器测试数据和主梁节段标高实测数据的查询;监测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提供对桥梁施工监测数据的图表可视化;应力监测协同模块,用于提供直接在BIM模型中显示不同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况下传感器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的误差状态;线形监测协同模块,用于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生成与实际施工线形相一致的主梁BIM模型;监测数据导出模块,用于提供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桥梁施工监测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本发明结合BIM的三维数字可视化和参数化特性,能够有效增加施工可视度,从而降低桥梁施工监测数据的理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11889.9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19/12 , E01D101/24 , E01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栅格式竹板连接竹-UHPC的组合桥面板结构,其结构由顶层UHPC(1)、底层竹材桥面板(2)和栅格式竹板(3)构成,其特征在于选择重组竹预制成槽型桥面板,置于下层,槽内现浇UHPC(1),作为组合桥面板的上层,制作栅格式竹板(3)置于顶层UHPC(1)和底层竹材桥面板(2)中部,栅格式竹板(3)作为连接件插入底层竹材桥面板(2)的预留槽内,填入环氧树脂填充物(4)。本发明通过栅格式竹板(3)连接组合桥面板的两种轻型材料,减轻整个组合桥面板的重量,提高组合结构界面的粘结强度,弥补竹材抗弯刚度不足,有利于组合桥面板的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860454.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承台与预制桥墩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承台(2)与预制桥墩(1),承台(2)上表面中央含有若干块并排的钢板(3),并设有钢板预留孔(5);预制桥墩(1)是圆柱式、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一种,在预制桥墩(1)的底部含有若干块空心槽(7),大小与承台(2)上的钢板(3)相匹配,并设有桥墩预留孔(4)。本发明的连接方法能够实现预制桥墩(1)和承台(2)之间的快速连接,并且使结构满足工业化的建造要求,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质量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24246.8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拆除桥梁梁体整体下降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升降装置和配套升降装置以及保护板组成;升降装置和配套升降装都是由多层超高压气囊、承托底板和贝雷梁组成;升降装置和配套升降装置相邻布置。所有的超高压气囊都是顺着桥梁横向布置并固定在承托底板上,超高压气囊的直径为1.2~1.4m;超高压气囊的长度取决于梁宽,从桥梁梁体的横断面上看,超高压气囊横向边缘应距离梁体最外侧边缘不少于2~3m,外露长度一致。所有的升降装置每层超高压气囊的充气、放气是完全同步的;所有的配套升降装置每层超高压气囊的充气、放气亦是完全同步的,但升降装置和配套升降装置每层超高压气囊的放气须是独立、交错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6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70344.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C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螺旋钢筋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制作方法。首先选择优质钢筋作为连接件原材料,然后以此制作螺旋钢筋(3)作为连接件。在浇筑UHPC‑NC叠合梁时,浇筑20cm~30cm的UHPC(1),在下部UHPC(1)尚未完全凝固时,沿梁长度的方向上按相应位置垂直插入螺旋钢筋(3),梁纵截面的边缘与螺旋钢筋(3)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cm~10cm,螺旋钢筋(3)的横向间距为叠合梁宽度的1/3~1/2,插入深度为螺旋钢筋(3)直径的一半。待下部UHPC(1)完全凝固时,再浇筑上部NC(2)形成叠合梁,最后UHPC‑NC叠合梁进行养护。本发明通过在UHPC‑NC连接界面之间使用螺旋钢筋(3)进行连接。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使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能力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36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62380.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开孔型钢作为剪力键的叠合梁的结构与制造工艺。所述一种采用开孔型钢作为剪力键的叠合梁,由下层的UHPC,上层的NC和中间的开孔型钢组成;所述的开孔型钢由中间的腹板和两边的翼缘板组成;开孔型钢垂直于UHPC和NC的粘结面,从横断面上看,开孔型钢的截面形状为H形,其形心应与UHPC和NC的粘结面中心重合。所述的开孔型钢可以是整体式的,长度比梁长小10cm~20cm,亦可以做成间断式的,每段型钢长度以能够满足腹板开2~3孔为宜,每段型钢间距20~30cm,在浇筑NC后在开孔型钢孔洞内形成混凝土榫,使得UHPC和NC较好的叠合,很好地整体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5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15347.8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开孔钢板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装置及使用方法。首先选择优质钢板作为连接件原材料,然后以此制作开孔钢板(3)作为连接件。在浇筑UHPC-NC叠合梁时,浇筑20cm~30cm的UHPC(1),在下部UHPC(1)尚未完全凝固时,沿梁长度方向插入两排开孔钢板(3),开孔钢板(3)长度较梁长小10cm~20cm,两排开孔钢板横向间距为叠合梁宽度的1/3~1/2,插入深度为开孔钢板(3)深度的一半。待下部UHPC(1)完全凝固时,再浇筑上部NC(2)形成叠合梁,最后UHPC-NC叠合梁进行养护。本发明通过在UHPC-NC连接界面之间插入开孔钢板(3),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有利于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8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18496.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拆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拆除桁架拱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拆除桥面附属结构包括栏杆以及人行道板;(B)设置临时支撑系统(a);(C)拆除桥面铺装以及微弯板;(D)划分拱片,切割分离各个拱片;(E)吊运拱片至指定处。本发明中,优化了传统桁架拱桥结构的拆除的施工顺序,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系统(a),避免了桁架拱桥上部结构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拱片侧向倾覆的情况,保证了拆除过程中拱片的稳定性,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也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