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5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11930.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半导体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型碳化硅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沟槽型碳化硅器件中引入沟槽型源极和栅极沟槽阶梯,通过将栅漏电容转换为栅源和漏源电容串联的形式,在维持碳化硅器件的导通电阻不过多增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栅漏电容,提高了器件的开关速度,降低了开关损耗,同时沟槽底部的栅氧保护区可屏蔽栅氧内电场强度,保护栅氧,避免栅氧击穿,从而防止器件过早击穿烧毁、提升器件可靠性。此外,本发明的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因此可实现高性能、批量化沟槽型碳化硅器件制备及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86342.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半导体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来减小元胞尺寸,特别的可以降低SiC MOSFET的导通电阻,同时改善沟槽栅氧化介质的强电场屏蔽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半导体器件电压阻断特性的改进,同时降低导通电阻。相比其他沟槽结构,V型沟槽的侧壁沟道迁移率更高11‑20方向;刻蚀的拐角更加平滑,迁移率影响更小;刻蚀的深度更小,刻蚀难度降低;横向尺寸可以做的更小,从而降低导通电阻;相对应的注入的深度要求可以更低,避免了在沟槽内注入;延伸进入体区的槽,虽然产生了一部分额外的沟道电阻,但是使得槽拐角位置强电场得到屏蔽,提高了栅极绝缘膜的可靠性;侧壁和槽底的体区部分共同作用,阈值电压可以做的更高,平衡刻蚀深度和元胞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53083.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匡德兴 , 万子镜 , 吴在军 , 全相军 , 胡秦然 , 伍太萍 , 罗平东 , 李伟秋 , 吴朝晖 , 曹刚 , 杨本星 , 苏小青 , 徐守平 , 陈志磊 , 董玮 , 张晓琳 , 朱淼 , 侯川川 , 林鹏峰 , 何国庆 , 汪海蛟 , 孙文文 , 陈拓新 , 吕京航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柔性控制方法,步骤如下:针对变流器建立数学模型,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总扰动并进行在线补偿;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后,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扩展状态观测器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组成电流内环;组成电流内环后,再构建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基于采用的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设计电流内环参考实现柔性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网变流器在接入电网模式下,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构建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对外部干扰、内部耦合和参数变化的高抑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71293.3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1W1/02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场微地形小气候覆冰分布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风电场的DEM数据,并从DEM数据中提取目标风电场的地形特征,并确定出目标风电场微地形区域的地形分类;S2.获取目标风电场在设定时间T内的冬季的覆冰历史数据,并基于步骤S1得到的地形分类对覆冰历史数据进行拟合,确定出初步覆冰等级;S3.获取设定时间T内目标风电场的冬季的气象数据,并对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图,从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图中提取出达到覆冰条件的气象因素,并对不同类型的地形的初步覆冰等级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目标风电场的覆冰分布等级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3083.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匡德兴 , 万子镜 , 吴在军 , 全相军 , 胡秦然 , 伍太萍 , 罗平东 , 李伟秋 , 吴朝晖 , 曹刚 , 杨本星 , 苏小青 , 徐守平 , 陈志磊 , 董玮 , 张晓琳 , 朱淼 , 侯川川 , 林鹏峰 , 何国庆 , 汪海蛟 , 孙文文 , 陈拓新 , 吕京航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柔性控制方法,步骤如下:针对变流器建立数学模型,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总扰动并进行在线补偿;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后,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扩展状态观测器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组成电流内环;组成电流内环后,再构建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基于采用的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设计电流内环参考实现柔性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网变流器在接入电网模式下,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构建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对外部干扰、内部耦合和参数变化的高抑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370882.6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翔 , 陈波 , 张帅 , 徐在德 , 潘本仁 , 熊俊杰 , 刘柳 , 叶钟海 , 邓东 , 彭强 , 杜强 , 文力明 , 张文斌 , 张永生 , 刘光辉 , 曹磊 ,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电网正常运行时,各个光伏机组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处,并对各个光伏机组中的光伏逆变器的发电效率基于数值大小排序;当电网中负荷增大或频率下降时,光伏机组仍运行于最大功率点处,此时通过储能装置释放功率参与系统调频,当电网中负荷减小或频率上升时,获取储能装置中的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和蓄电池的荷电状态,若储能装置中的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和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均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直接进行光伏减载运行,并且储能装置不动作。在短期减载策略考虑了光伏机组发电效率,有利于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6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40185.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网故障电流简化分析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析直流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后,单个换流站向故障点馈入的短路电流;计算各换流站向故障点提供的短路电流和各换流站馈入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分量,对短路电流进行求和,得到故障线路上的短路电流的大小;计算得到直流电网中非故障线路上故障后的短路电流的大小;根据得到的故障线路上短路电流和非故障线路上故障后的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在柔性直流电网直流线路短路故障检测的时间尺度内对二者进行简化分析;本发明能够在故障检测的极短时间内快速识别出故障线路,为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提供有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9312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5150.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92 , G06N3/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深度强化学习低碳调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电气混合制氢及综合利用运行模式与源荷互补降碳机制构建含氢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采用具有乐观探索策略的乐观行动‑评判(OAC)强化学习算法对含氢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进行离线调度训练,并利用训练好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实现在线优化调度。本发明可高效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在线优化调度,保证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氢能供给并提高用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80934.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郑雅铭 , 胡秦然 , 吴在军 , 路小俊 , 张国秦 , 辛建波 , 陈玉树 , 肖戎 , 杨本星 , 彭哲续 , 赵伟哲 , 郑舒 , 李佳 , 匡德兴 , 翟长国 , 燕翚 , 刘牧阳 , 全相军 , 窦晓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强度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分析计及多个新能源场站注入功率的新能源电网潮流,求解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边界条件,基于电压稳定边界条件计算新能源汇集点处的修正短路比,根据新能源汇集点处的修正短路比及新能源汇集点之外的节点短路比判定各节点处电网强度,分析电网薄弱处。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场站间电气距离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估电网各新能源汇集点处的电网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233561.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主体双层博弈的乡村光储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光储系统的光伏出力和储能容量、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实时电价和代理商所辖范围内所有光储系统设备容量总和;构建光储系统调度策略的第一非合作博弈模型;建立多个代理商参与的市场购售电竞价的第二非合作博弈模型;构建能源运营商的分配响应电量模型,确定能源运营商对各个代理商的分配响应电量;求解由第一非合作博弈模型和第二非合作博弈模型组成的调度‑竞价双层博弈模型;对光储系统的最优调度子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得到光储系统的目标调度策略。有效的协调电力系统峰谷调节和光储系统的收益平衡,可以保证乡村农户的光储系统的收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