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及其使用的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

    公开(公告)号:CN212542496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22365586.2

    申请日:2019-12-2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甲醇燃料电池及其使用的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所述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上设置有若干的孔,所述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正面有若干平行的凹槽,反面有若干与正面凹槽垂直的凹槽,所述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用过硫酸铵溶液浸泡。所述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基板的清洗;(2)基板的一次犁切成形;(3)翻转基板的二次犁切成形;(4)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的亲水性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十字交错多孔流场板的两面栅状沟槽及相应的孔洞结构有利于阳极侧CO2的生成和排除,可有效解决CO2聚集阻塞甲醇供给的问题,防止出现亲水表层脱落的现象,促进电池综合性能提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多层吸液芯结构的相变传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0836443.2

    申请日:2018-07-26

    IPC分类号: F28D15/04 F28F1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吸液芯结构的相变传热元件,包括抽真空的管体,管体内为一密封内腔,密封内腔灌注液体工质,管体的中部内侧设有多层吸液芯结构,管体的两端内侧设有单层吸液芯结构。还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吸液芯结构的相变传热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多层吸液芯结构,其毛细性能和散热性能是多层吸液芯结构的叠加,相较于传统单层吸液芯结构的相变传热元件,其传热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满足高热流密度散热场合的需求,属于相变传热领域。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变径流场板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790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05559.X

    申请日:2023-12-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变径流场板及燃料电池,所述流场板用于氢氧燃料电池阴极侧气体和水的输送及分配。本发明将羽状网脉结构应用于阴极流场结构设计。所述仿羽状网脉流场包括第一进气主流道、第二进气主流道、进气支流道和出气主流道,第一进气主流道、第二进气主流道和进气支流道上均设置有局部变径结构,且第一进气主流道、第二进气主流道和进气支流道分别与出气主流道相通。为增强局部传质,各进气主流道和支流道均设置有变径结构;在羽状网脉和变径结构的协同作用下,该流场结构具有强化传质、增强气体均匀分布、提高气体利用率、加速流道内液态水排出等作用,从而利于提高电池性能。

    一种便携式球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212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524726.8

    申请日:2019-06-18

    IPC分类号: H01M8/1011 H01M8/02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球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基座、栅孔壳体、若干阳极集电板、催化层、阻醇层、膜电极、阴极集电器、外引导线,所述栅孔壳体呈圆球形或椭球形且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并设有端盖,所述栅孔壳体的圆周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经线平行的弧状格栅,所述端盖设置有连接各阳极集电板的外引导线,所述阳极集电板、催化层阻醇层和膜电极弧度一致地由内向外依次紧贴地设在所述栅孔壳体各弧状格栅之间,且各膜电极与栅孔壳体外周面共面,所述阴极集电器呈弧形紧固在栅孔壳体的外周面且和对应的膜电极外表面紧密接触。本发明通过球形设计提高了电池的输出性能、体积功率比,同时可集合成堆栈实现大功率输出的同时便于后续维护。

    一种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二维变径流道

    公开(公告)号:CN116759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6052.0

    申请日:2023-06-25

    IPC分类号: H01M8/0258 H01M8/02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二维变径流道,所述的二维变径流道的两壁面轮廓由数学函数分别进行几何控制,形成连续或周期变化的二维变径结构。所述的二维变径结构可以实现在X‑Y平面上多方向同时变径。本发明提出的二维变径流道具有在X‑Y平面上多方向同时变径的二维变径结构,在二维变径结构中可以形成涡流。所述的涡流可以打破流体的稳定流动状态,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将液态水推离流道中心区域,形成液滴流和膜状流,避免液态水堵塞流道,降低压力损失。二维变径流道更有利于强化电池内部的传质/传热过程、加快液态水的去除以及降低流场进出口的压力损失,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整体输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