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纺纤维复合电极结构及其图案化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178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25876.4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纺纤维复合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纺纤维复合电极结构包括液槽、模板和导电溶液,液槽设置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模板设置在液槽内,模板至少部分被导电溶液浸没,导电溶液与模板相连通,模板与导电溶液配合构成复合电极,以对纤维涂层进行收集。导电溶液设置在液槽内,通过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的设置,能够灵活调整液槽内导电溶液的深度,改变电极形状,增强电极的图案化可调性,便于制作不同图案化的电纺纤维电极。另外,出液管道的设置能够将残余的电荷快速导走,不会影响后续电纺纤维的沉积,更有利于对纤维涂层进行收集。

    一种抗重力超薄微热管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92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200216.5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重力超薄微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通过在单晶硅片上进行连续两次激光加工,加工出凹槽和可进行单向运输液体的阵列排布的梭形结构作为毛细吸液芯,然后在带有该梭形结构的两片单晶硅片间放置一片单晶硅支架,采用共晶键合技术将单晶硅片与单晶硅支架之间进行密封,再采用飞秒激光钻孔在一侧单晶硅片上钻真空灌液孔,通过真空灌注机对微热管抽真空并灌注工质液体,然后对真空灌液孔进行激光焊接密封,得到所述的抗重力超薄微热管。本抗重力超薄微热管,采用在内壁上直接加工出可进行单向运输液体的梭形阵列吸液芯结构,具有更大的蒸汽回流通道;梭形阵列结构带来了极大的毛细回流压力,传热性能好,具有抗重力特性。

    一种可视化自动热管二次除气机构及其除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56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20195.1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自动热管二次除气机构,包括加热装置、热像仪、固定装置、密封装置和切断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热管为竖直状态且使储气管位于热管上方;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热管以使热管内不凝气体往储气管方向移动;热像仪用于显示不凝气体移动过程中热管的热量变化;密封装置用于当热管的热量变化满足预设时密封储气管;切断装置用于切断密封后的储气管。通过加热装置加热热管下端,将不凝气体赶至储气管内,利用热像仪能够观察热管内不凝气体是否消除,简单有效地判断储气管切除时机,有利于缩短热管二次除气工艺流程,能够制备得到更高质量的热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视化自动热管二次除气机构的除气方法。

    一种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热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0232.9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热管结构,包括管体和封头,管体和封头均采用金属陶瓷材料制备,管体一端设有开口,管体开口密封连接于封头,管体和封头之间设有蒸汽腔;蒸汽腔内设有吸液芯,吸液芯外侧壁抵接于管体内侧壁;蒸汽腔内抽真空并灌注有液体工质。热管结构的管体和封头采用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特性,能够满足耐腐蚀和绝缘的行业需求;管体蒸汽腔内设有吸液芯,管体开口密封连接于封头,保证蒸发腔的密封性能,使得热管结构能够基于相变原理实现高效散热,不会发生管内氧化、脱碳的现象,能够保持热管的良好散热性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热管结构的制备方法。

    一种毛细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5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31617.3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金属基板表面加工出平行排列的沟槽结构;利用随超声波振动的液体空蚀沟槽表面,形成随机分布的微孔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毛细芯结构,包括金属基板及基板上平行排列的沟槽结构,沟槽结构的表面上成形有无数随机分布的微孔。本发明的毛细芯结构直接成形在沟槽表面,可有效增强对工质的毛细吸力,增加润湿面积,提供更多的汽化核心位点,且结构具备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应用于平板热管可促使冷凝工质的快速回流和再次沸腾,增强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和震动工况下的稳定性。

    一种具有均温能力的绝缘衬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49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0239.0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均温能力的绝缘衬底结构,包括对应密封连接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真空内腔,真空内腔灌注有液体工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侧面均为金属层,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侧面均为陶瓷层,陶瓷层设有吸液芯,吸液芯设于真空内腔内。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陶瓷层设有吸液芯,通过工质相变进行高速散热,散热能力和均温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率,可实现功率器件在极端环境下的热控制,保证功率器件对散热和均温的要求。绝缘衬底基板内部为空腔结构,可以灵活地控制绝缘衬底的厚度和平整度,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使基板得以轻量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均温能力的绝缘衬底结构的制备方法。

    一种换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1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24910.7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结构,包括金属基板和基板上的平行排列的肋板阵列群。本发明还公开制备上述换热结构的方法,包括步骤:在金属基板上加工出平行排列的肋板阵列群;通过数控铣削的方法,用微铣刀在肋板的顶面边缘内侧向下加工,在侧面上加工出内凹槽,得到换热结构。本发明可增加有效换热面积和汽化核心,促进工质在换热结构表面形成薄液膜,控制换热结构在工质中的浸没量,强化核态沸腾和薄膜蒸发过程,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原理可靠,可在多种两相散热器中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