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411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449368.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栅形壳体、阳极集电板、阻醇层和膜电极、阴极集电器,所述栅形壳体呈筒形且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并设有端盖,所述栅形壳体圆周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状格栅,所述端盖设置有连接各阳极集电板的导线;所述阳极集电板、阻醇层和膜电极由内向外依次紧贴地设在所述栅形壳体各竖状格栅之间且各膜电极与栅形壳体外周面共面,所述的阴极集电器紧固在所述栅形壳体的外周面且与各膜电极紧密接触。本发明有效减少了电池的重量和体积,解决了管状燃料电池组装、拆卸较为困难的问题;改善了阳极气淹、甲醇穿透、阴极水淹造成的影响且降低了电池的接触内阻,提高了电池的输出性能、体积功率比和质量功率比。

    一种拱型自供氧余热利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0296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1208929.2

    申请日:2019-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型自供氧余热利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拱形壳体、渗透汽化膜、中心反应部分、氧气发生腔与热力循环系统;所述渗透汽化膜将拱形壳体分割为甲醇燃料腔和蒸汽腔;所述蒸汽腔中设置有气体缓冲结构;气体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疏水纤维板和与第一疏水纤维板间隔设置的第一亲水多孔板;中心反应部分设置有阳极流场板、膜电极和阴极流场板,膜电极位于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中间,阳极流场板与膜电极的阳极侧之间设置有第二亲水多孔板;膜电极的阴极侧与阴极流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疏水纤维板;所述氧气发生腔设有双层的第三疏水纤维板。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实现电池高浓度甲醇甚至纯甲醇供料,从而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81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71212.1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系统,包括设置有栅栏状网格片的封装外壳、设置在所述封装外壳内的电池堆、注液系统、排液系统、外围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的电池堆包括至少一层通过螺栓组叠加紧固的子电池堆,每层子电池堆包括有若干单燃料电池,相邻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之间通过两条槽道连通,位于每层子电池堆最左端的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与所述注液系统相连通,最右端的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与所述排液系统相连通,所述外围电路控制系统通过电路连接电池堆、注液系统、排液系统。本发明可有效地缓解阳极气阻、阴极水淹,并减小流场板的阻抗,减轻电池堆的重量、简化电池堆结构,从而更好实现全被动式燃料电池堆,提升电池堆的性能。

    一种基于圆锥面分布螺纹的防松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74204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92932.9

    申请日:2017-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9/28 F16B39/30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锥面分布螺纹的防松螺母,包括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的螺纹孔为具有一定锥度的锥形通孔,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沿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面分布。本发明能在基本不改变使用方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松效果的防松螺母,螺孔的大小逐渐收缩,螺钉与螺母将由于相互挤压而发生一定程度形变,螺钉与螺母之间接触面上的压力逐渐增大,进而使得螺钉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松效果。

    一种微流道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0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11449364.2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流道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所述阴极流场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连通其输入孔和输出孔且肋宽与流道宽度均为0.5~1.5mm的阴极微流道,所述阴极微流道表面设置有疏水层;所述阳极流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分别连通其输入孔和输出孔的两主流道,两主流道之间均匀设置有宽度和深度向一端渐变的正三棱台状样阳极微流道,所述阳极微流道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防护膜。本发明即缓解了阳极产物堵塞甲醇传递通道的情况,又作为阻醇结构有效减少甲醇穿透现象,实现高浓度甲醇反应。阴极侧微流道提高了氧气的进给压力,加快水的排出,同时经过疏水性表面处理,实现“水反补”功效,从而提高电池综合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