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道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0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11449364.2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流道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所述阴极流场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连通其输入孔和输出孔且肋宽与流道宽度均为0.5~1.5mm的阴极微流道,所述阴极微流道表面设置有疏水层;所述阳极流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分别连通其输入孔和输出孔的两主流道,两主流道之间均匀设置有宽度和深度向一端渐变的正三棱台状样阳极微流道,所述阳极微流道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防护膜。本发明即缓解了阳极产物堵塞甲醇传递通道的情况,又作为阻醇结构有效减少甲醇穿透现象,实现高浓度甲醇反应。阴极侧微流道提高了氧气的进给压力,加快水的排出,同时经过疏水性表面处理,实现“水反补”功效,从而提高电池综合性能。

    一种波纹流场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90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58752.X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纹流场板,用于主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流场板,所述波纹流场板设置有流道,所述的流道内设置有规律分布的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为规律分布的波纹结构,形成波纹流道。所述波纹结构的特征呈正弦函数Asin(Wx),其中A为幅值,W为角频率,所述波纹结构的波峰波谷形成扰流结构。本发明的波纹流场板中的扰流结构使得流道的璧面速度梯度增加,因此,璧面的剪切速率增加,加速了阳极侧的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缓解了阳极侧因二氧化碳气体堵塞所导致燃料供给不足,电池性能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波纹流场板中的扰流结构更有利于传质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电池的输出性能。

    一种杂原子配位改性的生物质基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0481.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杂原子配位改性的生物质基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原料预碳化;将所得的预碳化产物进行研磨粉碎;将所得的研磨后的粉末在盐溶液中浸渍搅拌,随后冷冻干燥;将所得的改性后粉末原料高温碳化,随后将碳化后的硬碳粉末酸洗,即得所述杂原子配位改性的生物质基硬碳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引入微量的杂原子对硬碳进行配位改性,在保持着较高的首圈库伦效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其储钠的可逆容量。同时,本发明所用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同时生产工艺简单,碳排放低,产率高,制备的杂原子配位改性的生物质基硬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逆容量与首圈库伦效率,极大提高了其商业化生产的潜力与可行性。

    一种具有单原子亲钠位点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60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9234.3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单原子亲钠位点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木质素磺酸钠和金属盐按比例溶解在水中并置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II)将水热反应后的产物过滤清洗干燥,并将其和氮源混合,并置于高温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即得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加入金属盐后的水热产物直接高温碳化即可制备具有丰富微孔含量的硬碳负极材料,在步骤II中进一步汇合氮源高温碳化即可制备具有单原子亲钠位点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硬碳负极材料中迟缓的钠离子迁移速率以及较低的可逆容量的问题。

    一种新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411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449368.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栅形壳体、阳极集电板、阻醇层和膜电极、阴极集电器,所述栅形壳体呈筒形且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并设有端盖,所述栅形壳体圆周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状格栅,所述端盖设置有连接各阳极集电板的导线;所述阳极集电板、阻醇层和膜电极由内向外依次紧贴地设在所述栅形壳体各竖状格栅之间且各膜电极与栅形壳体外周面共面,所述的阴极集电器紧固在所述栅形壳体的外周面且与各膜电极紧密接触。本发明有效减少了电池的重量和体积,解决了管状燃料电池组装、拆卸较为困难的问题;改善了阳极气淹、甲醇穿透、阴极水淹造成的影响且降低了电池的接触内阻,提高了电池的输出性能、体积功率比和质量功率比。

    一种高性能生物质硬碳及其生物酶预处理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0484.3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生物质硬碳及其生物酶预处理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所述高性能生物质硬碳的生物酶预处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进行切割粉碎,并进行清洗纯化;将清洗后的生物质粉末加入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进行酶解预处理;将酶解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粉末过滤取出,烘干后置于大型气氛炉中进行高温碳化,随后将碳化后的粉末进行酸洗干燥,即得高性能生物质硬碳。本发明通过绿色高效的生物酶预处理工艺,调控生物质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的相对含量,影响其碳化的微观进程,制备出结构稳定的生物质硬碳材料,同时极大提升了其可逆容量和首圈库伦效率。

    一种壳芯分离式多孔吸液芯平行流铝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1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30764.4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芯分离式多孔吸液芯平行流铝热管,包括两端冷焊封口的铝平板空心管壳、设置在所述铝平板空心管壳内腔中的多孔吸液芯、填充在所述铝平板空心管壳内的液态工质,所述多孔吸液芯呈板状且两端与所述铝平板空心管壳的封口处焊接固定,所述铝平板空心管壳内壁设置有限制所述多孔吸液芯相对位置的纵向阵列加强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壳芯分离式多孔吸液芯平行流铝热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将多孔吸液芯与管壳分离出来单独制作,通过简单工艺进行结合,避免一体式加工的复杂工艺且拓宽了多孔吸液芯材料和形状等参数的选择,强化了热管的毛细作用,提高了铝热管的导热效果。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棋盘状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8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18833.X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棋盘状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棋盘状复合集流体主要包括铜基体和碳纳米纤维;所述铜基体的顶面布置有纵横交错的沟槽结构,底面为光滑镀镍表面;所述碳纳米纤维互相缠绕,沿着所述沟槽结构规则分布。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棋盘状沟槽结构的设计成形;(2)催化剂的装载与活化;(3)碳纳米纤维的原位生长。本发明的棋盘状复合集流体增加了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与活性物质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和电极导电性,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