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3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57190.1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花粉管通道导入的水稻基因定向编辑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花粉管通道将CRISPR/Cas9载体导入水稻胚囊,实现tms5目的基因的定向编辑。本发明建立的基于花粉管通道的基因定向编辑方法不依赖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并能获得目的基因突变,操作过程简单及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55843.6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性等位PCR构建水稻分子标记图谱的方法及利用图谱进行育种的应用,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水稻进行全基因重组测序,并对重组测序数据SNP挖掘,寻找SNP位点;基于SNP位点结合现有SNP数据库,获得育种所需的565个SNP位点;利用挑选出的565个SNP位点进行分子标记,构建出水稻分子标记的图谱。本发明构建的水稻分子标记图谱的SNP标记物理位置清晰、检测方法简便,可直接用于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鉴定和遗传背景分析,对于提升水稻分子育种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7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0116.X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育种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物理化学诱变技术诱变效应不理想、诱变后代育种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方法。本发明利用返地式空间飞行器(飞船、返回式卫星、高空气球等)搭载水稻纯系干种子进行诱变,然后利用品质、抗性及分子手段对诱变形成的多个混合群体进行鉴定,筛选出诱变株系应用于育种,提高诱变育种效率。与物理化学诱变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多个诱变混合群体中鉴定突变个体,避免了部分突变的丢失;此外,本发明从品质、抗性方面进行鉴定,避免了仅从肉眼判别的局限性,提高了诱变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1444015.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证实OsMYB1R参与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防御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水稻抗病性的负调控基因。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OsMYB1R的作用机制,OsMYB1R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病原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3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1798.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叶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PRX30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OsPRX30基因受白叶枯病病菌诱导后表达量增加。该基因受水稻白叶枯菌的诱导后上调表达,敲除后能提高白叶枯病抗性。将OsPRX30编辑位点序列与U3启动子连接后共同克隆到基因编辑载体pYLCRISPR/Cas9Pubi-H上转化水稻,结果该基因可以负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可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编辑载体,应用于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中。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OsPRX30的作用机制,OsPRX30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65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6951.8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k的分子标记和应用,所述分子标记由一对外引物Pik-O-F、Pik-O-R和一对内引物Pik-T-F、Pik-C-R组成,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利用该标记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k基因型,不需要经过测序,仅仅通过简单的PCR即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区分抗稻瘟病菌水稻品种和感病品种,实现了对水稻稻瘟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发明所述分子标记可提高Pik基因的检测效率,适合用于水稻改良分离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满足大规模分子育种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8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439709.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OsBURP12在水稻耐盐萌发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水稻种子耐盐萌发过程的差异转录组学分析中,发现了一个可被盐明显诱导的基因OsBURP12,该基因属于植物特有蛋白BURP家族成员,该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基因座位号为LOC_Os08g29200(MSU登录号)。该基因萌发期受盐胁迫诱导而表达量增加。该基因敲除之后显著提高了水稻耐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在耐盐萌发转基因水稻品种培育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59098.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兆华航天育种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突变基因聚合育种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将多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结合起来,使得选育过程中两者得到兼顾,单个材料聚合的优良性状类型得到大大扩充。本发明中的复合杂交策略为:先将优质底盘亲本与变异亲本杂交获得F1,然后将其两两分组组内复合杂交获得“复合杂交F1”,再将每两个“复合杂交F1”亲本复合杂交获得“二代复合杂交F1”。这种先快速聚合多个优良性状,再加代进行选择的思路,避免了重复回交,能够大大提高聚合育种的效率。本发明还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表型鉴定,从表型、基因组两个水平检测性状是否成功导入底盘材料,故而检测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可遗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48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883620.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稻瘟病抗性的miRNA的克隆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mi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miRNA‑T34可以通过抑制LOC_Os02g39410和LOC_Os01g46500的表达以调节水稻基础免疫反应,从而正向调控稻瘟病抗性。结合利用过表达miRNA技术上调miRNA‑T34,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1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0073.9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种植区域分为实验1区和实验2区,实验1区常规处理,实验2区常规处理,并进行虫害感染处理;S2、分别于水稻虫害感染处理后5~10天内,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中水稻的高光谱图像,并根据所述高光谱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发病指数,于水稻灌浆末期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并根据所述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产量;S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水稻高产抗虫害性。本发明在处理虫害特征及估算产量时分别采用了高光谱图像和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能够在不损伤植株的前提下对水稻进行表型鉴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