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4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89954.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Pl007944在调控荔枝霜疫霉致病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证明,将基因Pl007944的上下游序列分别扩增出来,与PBSSK载体相连,同源重组后通过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与CRISPR/Cas9敲除策略进行敲除。因为基因Pl007944的缺失,所获得的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荔枝霜疫霉致病力显著降低。本发明证实基因Pl007944是荔枝霜疫霉致病性所必需的。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荔枝霜疫霉的致病分子机制,为开发有效杀菌剂提供了靶标基因。
-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0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10979.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PlMKP1在调控荔枝霜疫霉致病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证明,将基因PlMKP1的上下游序列分别扩增出来,与PBSSK载体相连,同源重组后通过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与CRISPR/Cas9敲除策略进行敲除。因为基因PlMKP1的缺失,所获得的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荔枝霜疫霉致病力显著降低。本发明证实基因PlMKP1是荔枝霜疫霉致病性所必需的。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荔枝霜疫霉的致病分子机制,为开发有效杀菌剂提供了靶标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75650.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抗病基因LcLTP及编码蛋白和应用。本发明中从荔枝中分离得到一个荔枝抗病相关基因LcLTP,该基因全长cDNA为342b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个全长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质转移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转录模式分析和植物表达分析发现,LcLTP基因可提高植物对疫霉菌的抗性,因此,该荔枝抗病基因LcLTP可应用在提高植物抗病性或抗病植物育种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28608.6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效复配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薇甘菊防治上的应用。本发明制剂包括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399的假泽兰生尾孢菌WGJ‑1和保藏编号为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398的伯氏镰刀菌WGJ‑2。本发明利用尾孢菌对寄主植物寄生的专化性和尾孢菌与镰刀菌二者混配的增效性、对其他作物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增效复配微生物制剂的针对性和增效性、作物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本发明制剂可有效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克服物理、化学手段上防治薇甘菊的不足,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易于与其它防控方法协调配合使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892906.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XJYC‑2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和荔枝炭疽病中的应用。将该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命名为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XJYC‑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GDMCC No:60699,保藏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生物制剂。本发明的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其生物制剂对荔枝霜疫霉菌及荔枝炭疽菌两种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生防作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07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771752.0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高山芽孢杆菌XJGS‑4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将该高山芽孢杆菌命名为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XJGS‑4,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GDMCC No:60698,保藏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本发明得到的高山芽孢杆菌来源于健康荔枝果树根际土壤,长期与荔枝互惠共生,避免了其破坏植物表面微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可能;本发明的高山芽孢杆菌及基于其得到的生物制剂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8990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59606.5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公开了一株棘孢木霉及其生物制剂和在防治黄瓜疫霉病中的应用。将该株棘孢木霉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PD-19,于2013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13。该菌株由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得到,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对黄瓜疫霉病菌具有强烈的寄生抑制作用,而且来源环保无毒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培养条件要求低,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5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18585.0
申请日:201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病原菌检测领域,提出甘蔗黑穗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提取、第一轮PCR扩增、第二轮PCR扩增、PCR扩增产物检测步骤,其中第一轮PCR扩增中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第二轮PCR扩增中采用甘蔗黑粉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特异引物Smut-L1和Smut-R2,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有:1、检测灵敏度极高,即使在甘蔗无黑穗病症状或者感染黑粉菌量极少时也能准确检测出黑穗病菌。2、特异性强,受其他菌类干扰小,准确率高。3、具有耗时短、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甘蔗引种检疫、脱毒种苗质量检测及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早期无症状叶片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512254.6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PlRACK1在调控荔枝霜疫霉生长、抗氧化和致病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证明,将基因PlRACK1的上下游序列分别扩增出来,再将NPTⅡ基因序列扩增出来,与PBSSK载体相连,同源重组后通过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与CRISPR/Cas9敲除策略进行敲除。因为基因PlRACK1的缺失,所获得的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荔枝霜疫霉生长速率显著减慢,荔枝霜疫霉致病力显著降低,使荔枝霜疫霉对氧化胁迫的耐受性显著降低。本发明证实基因PlRACK1是荔枝霜疫霉生长发育和致病性所必需的。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荔枝霜疫霉的致病分子机制,为开发有效杀菌剂提供了靶标基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