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AM真菌离体产生菌丝体和次生孢子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623580.9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AM真菌离体产生菌丝体和次生孢子的培养方法。本发明的“多层三明治”夹膜培养体系能有效隔绝异形根孢囊霉孢子侵染紫云英根系,在离体条件下,异形根孢囊霉能摄取根系分泌物并促进其菌丝生长和次生孢子形成。同时,模拟根系分泌物成分营养液能诱导异形根孢囊霉在离体条件下产次生孢子。可见,本发明的方法能在离体条件下扩繁AM真菌,而不需要侵染宿主植物根系,扩繁效率高且能分离纯净孢子便于科学研究,还有操作简单和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利用该方法能实现准确鉴定野生AM真菌的形态特征及菌种分类,扩展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为丛枝菌根真菌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更简便和可行的扩繁方法。

    巨桉二肽转运蛋白质编码基因EgNPF8.1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83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23690.1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巨桉二肽转运蛋白质编码基因EgNPF8.1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EgNPF8.1基因功能参与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和菌根共生体发育过程,基因转录水平分析表明EgNPF8.1受AM真菌异形根孢囊霉侵染的显著诱导表达。通过对巨桉基因EgNPF8.1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二肽转运子,并在巨桉丛枝菌根氮与磷吸收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的沉默对巨桉丛枝菌根氮与磷吸收途径具有显著的影响,可用于菌根林木的遗传改良。还通过添加不同氮和磷浓度的营养液,观察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低磷加氮条件下,显著促进巨桉丛枝菌根的形成与发育。

    一株高山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680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71752.0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高山芽孢杆菌XJGS-4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将该高山芽孢杆菌命名为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XJGS-4,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GDMCC No:60698,保藏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本发明得到的高山芽孢杆菌来源于健康荔枝果树根际土壤,长期与荔枝互惠共生,避免了其破坏植物表面微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可能;本发明的高山芽孢杆菌及基于其得到的生物制剂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株高山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6807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771752.0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高山芽孢杆菌XJGS‑4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将该高山芽孢杆菌命名为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XJGS‑4,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GDMCC No:60698,保藏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本发明得到的高山芽孢杆菌来源于健康荔枝果树根际土壤,长期与荔枝互惠共生,避免了其破坏植物表面微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可能;本发明的高山芽孢杆菌及基于其得到的生物制剂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巨桉丛枝菌根共生时期标记基因EgARK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51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6832.4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巨桉丛枝菌根共生时期标记基因EgARK1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该EgARK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时间进程分析显示,表明基因EgARK1可作为指示丛枝发育的标记基因,其参与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和菌根共生体发育过程。通过对巨桉基因EgARK1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沉默对巨桉丛枝菌根共生中的丛枝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可用于转基因技术调控植物菌根共生过程,提高菌根共生效率,促进丛枝发育,提高菌根侵染率,在调控丛枝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在菌根植物中进行定向遗传改良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AM真菌离体产生菌丝体和次生孢子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23580.9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诱导AM真菌离体产生菌丝体和次生孢子的培养方法。本发明的“多层三明治”夹膜培养体系能有效隔绝异形根孢囊霉孢子侵染紫云英根系,在离体条件下,异形根孢囊霉能摄取根系分泌物并促进其菌丝生长和次生孢子形成。同时,模拟根系分泌物成分营养液能诱导异形根孢囊霉在离体条件下产次生孢子。可见,本发明的方法能在离体条件下扩繁AM真菌,而不需要侵染宿主植物根系,扩繁效率高且能分离纯净孢子便于科学研究,还有操作简单和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利用该方法能实现准确鉴定野生AM真菌的形态特征及菌种分类,扩展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为丛枝菌根真菌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更简便和可行的扩繁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