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446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099531.7
申请日:201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方法,首先用微量新鲜甘蔗黑粉菌冬孢子分离培养出甘蔗黑粉菌异型交配型(+、-)单倍体担孢子,然后经过菌株扩大培养、接种、发病率调查、抗性评价等步骤,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只需极少量甘蔗黑粉菌冬孢子经分离培养,即可满足接种需要,工作量小;2、异型交配型菌株能够超低温保存,经活化、扩大培养后可作接种源,无需每次鉴定都重新采取菌种并分离培养;3、本发明抗性鉴定历期短、灵敏性高;4、还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别出参试品种所抗感的黑穗病生理小种类型,有效指导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及蔗区品种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5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18585.0
申请日:201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病原菌检测领域,提出甘蔗黑穗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提取、第一轮PCR扩增、第二轮PCR扩增、PCR扩增产物检测步骤,其中第一轮PCR扩增中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第二轮PCR扩增中采用甘蔗黑粉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特异引物Smut-L1和Smut-R2,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有:1、检测灵敏度极高,即使在甘蔗无黑穗病症状或者感染黑粉菌量极少时也能准确检测出黑穗病菌。2、特异性强,受其他菌类干扰小,准确率高。3、具有耗时短、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甘蔗引种检疫、脱毒种苗质量检测及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早期无症状叶片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58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218585.0
申请日:201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病原菌检测领域,提出甘蔗黑穗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提取、第一轮PCR扩增、第二轮PCR扩增、PCR扩增产物检测步骤,其中第一轮PCR扩增中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第二轮PCR扩增中采用甘蔗黑粉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特异引物Smut-L1和Smut-R2,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有:1、检测灵敏度极高,即使在甘蔗无黑穗病症状或者感染黑粉菌量极少时也能准确检测出黑穗病菌。2、特异性强,受其他菌类干扰小,准确率高。3、具有耗时短、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甘蔗引种检疫、脱毒种苗质量检测及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早期无症状叶片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465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99531.7
申请日:201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方法,首先用微量新鲜甘蔗黑粉菌冬孢子分离培养出甘蔗黑粉菌异型交配型(+、-)单倍体担孢子,然后经过菌株扩大培养、接种、发病率调查、抗性评价等步骤,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只需极少量甘蔗黑粉菌冬孢子经分离培养,即可满足接种需要,工作量小;2、异型交配型菌株能够超低温保存,经活化、扩大培养后可作接种源,无需每次鉴定都重新采取菌种并分离培养;3、本发明抗性鉴定历期短、灵敏性高;4、还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别出参试品种所抗感的黑穗病生理小种类型,有效指导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及蔗区品种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97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027302.8
申请日:2007-03-27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Bt基因甘蔗对螟虫抗性的人工接虫快速鉴定方法,包括温室桶栽甘蔗、虫源选择、人工接虫和抗性评价步骤,其中对同一批待评价的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试验虫源为同一头甘蔗条螟雌蛾所产卵的初孵幼虫,或将2~3头雌蛾产生的初孵幼虫分别平均分配到每株待测蔗株,对桶栽试验甘蔗进行人工接虫5天后调查结果,根据幼虫的成活率、甘蔗的受害程度综合评价参试甘蔗品系的抗虫性。本发明的最显著的特点是:1. 最大限度地保证试验虫源的一致性和接虫时间的统一性,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2. 抗虫性鉴定周期短,7~10天即可得到试验结果;3. 不存在田间条件下天敌和特殊的天气(如暴风雨)的影响,试验结果可靠;4. 本方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82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38727.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苗的繁殖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取甘蔗汁、蔗汁预处理、改良优化CTAB法提取RSD的基因组DNA、PCR扩增、电泳检测等步骤,其中电泳检测是将PCR扩增步骤的PCR产物经过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于0.1%的硝酸银液中染色10分钟,用双蒸水清洗1-2次,然后再于显色液(1.5%NaOH,0.15%甲醛,)显色,后观测结果。本发明有如下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1.检测快速、结果稳定,从大田取蔗汁起到得出检测结果只需8小时,且检测结果稳定。2.可以大批量检测,本发明仅需1~2mL甘蔗蔗汁,蔗汁采集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可以进行批量化检测,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每天可以检测800个以上样品。3.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本发明在蔗汁前处理中能有效去除甘蔗蔗汁中蔗蜡等次生物质对RSD的DNA影响,获取DNA纯度高,PCR过程干扰较小,RSD的电泳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574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160577.0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脱毒组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果蔗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腋芽诱导培养;3)分化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移栽;7)病毒(菌)检测。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TDZ(0.001~0.01)mg/L+IBA(0.02~0.05)mg/L+蔗糖(30~40)g/L+精氨酸(100~150)mg/L+肌醇(100~150)mg/L。本发明以果蔗腋芽为外植体,接种操作容易,成活率高达90%以上。所采用的分化培养基配方,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能快速使诱导芽分化出丛芽,采用本发明繁殖果蔗脱毒苗速度快,月繁殖系数达5~10倍,适合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256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39842.7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宿根矮化病的防治技术领域,提出甘蔗宿根矮化病病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获取抗原;(2)取抗原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免疫家兔;(3)取抗原与等量的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再免疫家兔,重复免疫多次,测定效价达到要求后,心脏采血,分离抗血清;(4)抗血清纯化、获得目标多克隆抗体。在本发明中,甘蔗宿根矮化病病菌分离自甘蔗蔗汁,基于此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蔗汁中的甘蔗宿根矮化病病菌。用本发明制备的甘蔗宿根矮化病病菌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高,纯度及效价高,可长期保存的优点,这对今后在甘蔗科研及生产上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原菌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977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27302.8
申请日:2007-03-27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Bt基因甘蔗对螟虫抗性的人工接虫快速鉴定方法,包括温室桶栽甘蔗、虫源选择、人工接虫和抗性评价步骤,其中对同一批待评价的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试验虫源为同一头甘蔗条螟雌蛾所产卵的初孵幼虫,或将2~3头雌蛾产生的初孵幼虫分别平均分配到每株待测蔗株,对桶栽试验甘蔗进行人工接虫5天后调查结果,根据幼虫的成活率、甘蔗的受害程度综合评价参试甘蔗品系的抗虫性。本发明的最显著的特点是:1.最大限度地保证试验虫源的一致性和接虫时间的统一性,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2.抗虫性鉴定周期短,7~10天即可得到试验结果;3.不存在田间条件下天敌和特殊的天气(如暴风雨)的影响,试验结果可靠;4.本方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72722.1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提取样品DNA,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定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存在与否。本发明检测灵敏度为100fg病菌基因组DNA,较同一引物常规PCR灵敏度提高100-1000倍。本发明适用于甘蔗引种检疫、脱毒(菌)种苗生产及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普查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