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6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35666.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局特征向量场投票网络的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方法,包括:进行相机参数标定,得到相机参数值;构建目标的三维模型;对目标的三维模型进行扩展,得到扩充后的数据集;根据目标的三维模型,选取模型关键点,得到向量场真值与分割掩码图像;根据模型关键点,计算关键点权重;构建位姿估计网络;利用向量场真值与分割掩码图像,对位姿估计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位姿估计网络;将测试图像作为训练好的位姿估计网络的输入,得到分割掩码和指向物体关键点的向量场;根据分割掩码和指向物体关键点的向量场,结合模型关键点和相机参数值,得到估计位姿。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33046.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建投影点的空间圆柱类目标位姿估计方法,包括:设置单目相机与八个激光器;定义相机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标定单目相机和激光器,得到每个激光器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向量,确定每个激光器发射激光的直线方程;拍摄八个激光器在圆柱目标上的投射点,得到八个投射点在图像坐标系下的坐标;建立连接相机光心与投射点的光学线的直线方程,联立激光的直线方程和光学线的直线方程,求解圆柱目标上的投射点的相机坐标;根据八个投影点的相机坐标建立圆柱目标参数方程并迭代求解关键参数。本发明能实时估算圆柱目标空间三维几何参数,在光照复杂和纹理缺失的场景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参数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97879.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空探测、空间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可变构型轮腿足移动探测机器人,包括有四个六自由度腿、阻尼摇臂、阻尼摇臂展开机构)、车体、车轮、足部和末端工具;四个所述六自由度腿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底侧四端;所述车体底侧设置有与阻尼摇臂适配的空腔,所述阻尼摇臂与车体之间通过阻尼摇臂展开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阻尼摇臂展开机构用于将阻尼摇臂收拢或者展出车体的空腔内部;实现了其将轮行、腿行、步行、工具更换、协同操作、阻尼悬架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具有轮腿悬架和四边形悬架两种悬架模式,极大提高了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的移动、越障、脱困、协同操作、样品采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丰富了星表移动机器人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086211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84229.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腱-连杆混合传动的多自由度指式机械手,手掌采用仿形设计,手指采用模块化设计,拇指、食指和中指各具有三个自由度,无名指和小指各具有两个自由度;运用腱驱动方式对手指各关节进行驱动,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的后置,避免在手指的狭窄空间下布置驱动电机。同时能够在相同的结构尺寸限制下,提供比齿轮、链、带传动等传统传动方式更高的驱动力;指节通过连杆耦合驱动远指节,实现了远指节与中指节的连动,使得远指节与中指节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使用一个电机实现了中指节和远指节中两个关节的控制。既实现了手指的抓取,又节省了驱动电机数量;采用四个驱动源实现手指的弯曲展开和侧偏等三个自由度,该驱动方式省去了腱驱动中的张紧机构,简化了手指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2623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87146.8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腱-连杆混合传动的可自伸展两自由度机构,主要应用于仿人机械手以实现机械手对目标物的抓取,也可称为两自由度机械手指。该手指包括基座、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各部分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近指节和中指节通过腱实现传动,远指节与中指节之间通过连杆实现耦合传动,手指共有两个自由度。在基座与近指节之间、近指节与中指节之间分别设计有扭转弹簧,以实现近指节和中指节在弯曲状态下的自展开。在近指节和中指节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在远指节末端安装有六维力传感器,在近指节和中指节的驱动腱上设计有拉力传感器,控制系统通过拉力信息可实现手指抓取过程的力控制,该拉力传感器还可以实现控制系统对腱松弛程度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11302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506996.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腱‑连杆混合传动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指及控制方法,运用腱驱动方式对手指各关节进行驱动,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的后置,避免在手指的狭窄空间下布置驱动电机;能够在相同的结构尺寸限制下,提供比齿轮、链、带传动等传统传动方式更高的驱动力;指节通过连杆耦合驱动远指节,实现了远指节与中指节的连动,使得远指节与中指节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使用一个电机实现了中指节和远指节中两个关节的控制。既实现了手指的抓取,又节省了驱动电机数量;采用四个驱动源实现手指的弯曲展开和侧偏等三个自由度,该驱动方式省去了腱驱动中的张紧机构,简化了手指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2623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487146.8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腱‑连杆混合传动的可自伸展两自由度机构,主要应用于仿人机械手以实现机械手对目标物的抓取,也可称为两自由度机械手指。该手指包括基座、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各部分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近指节和中指节通过腱实现传动,远指节与中指节之间通过连杆实现耦合传动,手指共有两个自由度。在基座与近指节之间、近指节与中指节之间分别设计有扭转弹簧,以实现近指节和中指节在弯曲状态下的自展开。在近指节和中指节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在远指节末端安装有六维力传感器,在近指节和中指节的驱动腱上设计有拉力传感器,控制系统通过拉力信息可实现手指抓取过程的力控制,该拉力传感器还可以实现控制系统对腱松弛程度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832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2090.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机器人分布式多体制传感器时间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同步板用于向上位机输出IMU/伪IMU数据和帧序号,向上位机输出GPRMC/伪GPRMC数据;接收GNSS的GPRMC数据、1PPS信号,接收IMU的IMU数据和帧序号;向IMU输出和输入脉冲,向激光雷达输出GPRMC/伪GPRMC数据和1PPS信号;向相机输出相机触发信号;实现多体制传感器的同步触发;上位机接收同步板发送的含帧序号的IMU数据/伪IMU数据,实现以帧序号为核心的字典查找算法,将所有传感器的接收时间戳与帧序号绑定,并根据帧率向前搜索,获得数据产生时的时间戳,实现多体制传感器的同步数据解析。本发明能够在不同传感器配置下均实现时钟同步,保证所有传感器在同一时间系统下进行工作,确保数据采集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9822.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43 , G01C21/32 , G01C21/34 , G01C21/00 , G05D1/243 , G05D1/246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5/55
Abstract: 一种足式探测器非结构环境感知规划方法,S1、在探测器安全着陆稳定后保存探测器着陆后的三轴姿态角静态值;S2、构建以着陆后的探测器质心为中心圆形区域内的三维地形信息;S3、根据地形评估结果确定行进方向,自主制定目标点;S4、通过路径寻优规划出当前位置抵达目标点之间的全局安全最优路径;S5、探测器按照所述全局安全最优路径,遵循先后顺序设置若干个途径位置点,控制探测器依次运动至上述途径位置点;S6、进行移动行走控制;S7、根据探测器当前位置姿态信息,判断探测器是否达到S3制定的目标点,若达到则停止行走;否则结合探测器质心运动序列判断当前行走是否有偏差,没有偏差或者偏差在安全边界内,则返回S6;若偏差超出安全边界,则返回S4。
-
公开(公告)号:CN10611302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06996.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075 , B25J13/00 , B25J15/0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腱‑连杆混合传动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指及控制方法,运用腱驱动方式对手指各关节进行驱动,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的后置,避免在手指的狭窄空间下布置驱动电机;能够在相同的结构尺寸限制下,提供比齿轮、链、带传动等传统传动方式更高的驱动力;指节通过连杆耦合驱动远指节,实现了远指节与中指节的连动,使得远指节与中指节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使用一个电机实现了中指节和远指节中两个关节的控制。既实现了手指的抓取,又节省了驱动电机数量;采用四个驱动源实现手指的弯曲展开和侧偏等三个自由度,该驱动方式省去了腱驱动中的张紧机构,简化了手指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