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3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1615866.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612 , C01B3/34 , F22B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联供装置,所述热电联供装置包括燃料处理模块燃料处理模块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所述热电联供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燃料处理模块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内的余热利用模块和乏汽利用模块;所述余热利用模块和所述乏汽利用模块能够充分利用余热和乏汽,提高能量利用率;该装置通过输入天然气、空气及水,输出电能与多级热能,实现多层级、高效率的热电联产及热能利用,得到具有利用价值的生活用水,形成清洁、高效的基于天然气重整制氢和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家庭能量路由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14282.X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工程扰动下土体剪切破坏的可视化试验系统及方法,所述可视化试验系统包括安装座和反力框架,反力框架内设有用于固定土样的土样固定组件,安装座与反力框架内设有用于产生工程扰动的工程扰动模拟组件,工程扰动模拟组件与土样固定组件连接;安装座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工程扰动模拟组件连接;所述可视化试验系统还包括可视化组件,可视化组件位于反力框架的侧面。本发明中的可视化试验系统不仅可以模拟振动过程中形成的周期荷载对土体结构的剪切破坏模式,通过直剪试验测出土样内摩擦角、内聚力等力学参数,还可以准确反映每个时刻试件表面点的位移大小,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真实地分析土试样各个阶段应变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15894.7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746 , H01M8/04537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堆中每个电堆单元的电信号,判断电信号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是否位于第一预设危险范围;若位于,则分别调节电信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对应的电堆单元的燃气供气量,以均衡电堆单元的放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有效识别电池堆中电堆单元放电的不一致性程度,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每个电堆单元的电信号处于安全工作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燃料电池堆输出电力的稳定性,延长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0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438580.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9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缆索检测与养维护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式缆索锈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通过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获取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形貌及锈蚀状态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识别相关定量特征信息,根据相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图像匹配与识别算法判断锈蚀发展倾向性,然后根据通过试验室试验得到的不同表面形貌、不同锈蚀程度条件下钢丝表面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以及定量特征信息,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性分析以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判定所述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锈蚀状态及锈蚀程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检测区域大、检测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装简单、所使用检测装置体积小便于实际应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031259.1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应力集中与超声导波的斜拉索锈蚀复合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制作锈蚀传感单元,并将多个所属锈蚀传感单元与一个辅助框架连接形成预应力自平衡体系;根据钢丝薄片不同高度处布设的连续应变测点监测数据判断斜拉索内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并通过相应程序计算锈蚀程度与锈蚀速率或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深度;分析超声导波信号特征变化判断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比较不同时刻导波信号幅值差的变化速率,判断钢丝薄片的锈蚀速率。本方法对斜拉索自由段下锚头区域钢丝的锈蚀与应力腐蚀状态进行长期、定量监测或定期检测,且不破坏局部微环境,同时多个锈蚀传感单元布置在该区域,进一步保证监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1259.1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3 , G01B7/18 , G01N2291/0234 , G01N2291/028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应力集中与超声导波的斜拉索锈蚀复合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制作锈蚀传感单元,并将多个所属锈蚀传感单元与一个辅助框架连接形成预应力自平衡体系;根据钢丝薄片不同高度处布设的连续应变测点监测数据判断斜拉索内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并通过相应程序计算锈蚀程度与锈蚀速率或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深度;分析超声导波信号特征变化判断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比较不同时刻导波信号幅值差的变化速率,判断钢丝薄片的锈蚀速率。本方法对斜拉索自由段下锚头区域钢丝的锈蚀与应力腐蚀状态进行长期、定量监测或定期检测,且不破坏局部微环境,同时多个锈蚀传感单元布置在该区域,进一步保证监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0099.0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温吸收式制冷‑储能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能够有效回收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根据需求提供冷热量,并能够对回收的余热进行储能再将其应用在燃料电池冷启动;该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生余热流体;发生器,用于实现吸收剂溶液与余热流体的换热使余热得以释放;换热过程中将吸收剂稀溶液转化为吸收剂浓溶液和制冷剂蒸汽;冷凝器,用于对生成的制冷剂蒸汽进行冷凝;蒸发器,用于利用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蒸发制冷,并再次得到制冷剂蒸汽;吸收器,用于接收吸收剂浓溶液和制冷剂蒸汽并使两者接触反应,释放热量并得到吸收剂稀溶液;释放的热量用于燃料电池冷启动和/或环境制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61798.4
申请日:2021-06-15
Inventor: 李娜
IPC: F02D4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方法,高压油管入口端通过单向阀连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通过凸轮驱动柱塞运动,高压油管出口端连接喷油嘴;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单向阀开启控制模型:基于单位时间流过入口端的燃油质量以及单位时间流过出口端的燃油质量,构建满足单目标优化模型的控制条件;构建凸轮角速度控制模型:基于入口端供油效率以及出口端喷油效率构建单目标优化模型的控制条件;对所述单向阀开启控制模型和凸轮角速度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本发明建立高压油管压力微分方程模型,研究单向阀开启时长、凸轮转速等对高压油管内压力变化、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不同需求下的喷油及供油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07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38580.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9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9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缆索检测与养维护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式缆索锈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通过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获取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形貌及锈蚀状态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识别相关定量特征信息,根据相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图像匹配与识别算法判断锈蚀发展倾向性,然后根据通过试验室试验得到的不同表面形貌、不同锈蚀程度条件下钢丝表面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以及定量特征信息,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性分析以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判定所述待测缆索内钢丝的表面锈蚀状态及锈蚀程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检测区域大、检测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装简单、所使用检测装置体积小便于实际应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4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00702.5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S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电磁场时延估计方法及装置,有助于提高测距精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粗略的电磁场时延估计值;将所述电磁场时延估计值作为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的电磁场时延初始值,并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将相关熵作为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的代价函数,得到电磁场时延估计终值。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粗略的电磁场时延估计值;时延终值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电磁场时延估计值作为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的电磁场时延初始值,并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将相关熵作为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的代价函数,得到电磁场时延估计终值。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