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8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61255.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杨 , 杨仁树 , 李凯 , 王雁冰 , 岳中文 , 杨国梁 , 郭东明 , 马鑫民 , 李永亮 , 李炜煜 , 朱晔 , 苏洪 , 唐福新 , 李晔 , 刘金满 , 陈君桥 , 陈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锚杆钻车与掘进机配套使用的施工方法,掘进机到达迎头工作面并对所述工作面的上部进行截割,分体式锚杆钻车抓取带钢网钢带的分离式支护平台,所述分离式支护平台到达截割空间内并打开支腿临时支护顶板;所述分体式锚杆钻车与所述分离式支护平台脱钩并后退,所述掘进机继续截割所述工作面的下部;所述分体式锚杆钻车进行支护作业;支护作业完成后,所述掘进机开至工作面继续下一个循环的施工;本发明以弥补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和与掘进机配套使用的缺陷,充分利用分离式支护平台,通过分离与结合,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巷道掘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952928.3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方法和系统,涉及地下金属矿山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相关数据;基于稳定性相关数据搭建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语料库;对稳定性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知识抽取,构建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领域知识图谱;基于多层BP神经网络构建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预测模型;基于巷道围岩稳定性领域知识图谱训练围岩稳定性预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稳定性预测模型;基于训练好的稳定性预测模型,对待分析金属矿山巷道围岩进行稳定性预测。本发明缓解了现有围岩稳定性预测方法中考虑的影响因素指标单一或较少、评价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45752.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局部注意力机制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将人脸活体检测数据集中的视频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片数据;S2、在图像分类数据集ImageNet上预训练的视觉Transformer模型Vi T中,插入局部注意力Patch Attent i on模块和新的MLP分类头,再使用所述预处理后的图片数据对新的视觉Transformer模型进行微调,得到训练完成的Vi T*模型;S3、使用所述Vi T*模型作为教师网络,指导插入局部注意力Patch Attent i on模块的轻量级Vi T‑T i ny模型学习,训练得到最终的Vi T‑T i ny*模型;S4、使用最终的Vi T‑T i ny*模型进行推理,判断待检测图片是否为真实人脸。本发明对演示攻击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从而提升模型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9251.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及认证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轮椅人脸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系统训练阶段,包括:人脸检测训练:人脸区域候选、人脸区域优化、人脸区域确定;人脸识别训练,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人脸检测精确度差和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低的问题,具有人脸检测准确率好、分类效果良好、人脸识别的准确率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59336.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轨设备用支撑机构,涉及巷道掘进技术领域,在悬轨设备的平台组件上安装前、后支撑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提供向下或向下和向上的支撑,前部向上的支撑可利用支护平台顶住巷道顶代替,这些支撑机构可收缩折叠,前部支撑机构收拢时呈水平状态悬在平台组件前端,后部支撑机构收拢时呈水平状态隐藏在平台组件的下部。悬轨平台组件通过上述支撑机构稳定支撑之后,不仅能保证该平台上所安装的凿岩钻臂、锚杆钻臂或挖掘工作臂等工作机构正常工作;而且可以实现悬轨设备与地面设备同样稳定的工作环境,达到与巷道下部掘进设备并行作业,无“错车”所带来的辅助时间长及因“错车”而发生设备碰撞等安全事故,明显提高施工效率,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812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87071.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从高盐溶液中分离提纯铷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亚铁氰化物共沉淀法将铷铯与溶液中的钾钠初步分离;富铷铯亚铁氰化物沉淀焙烧,得到的焙烧渣用水浸出,实现铯铷在水溶液中的富集;向富集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采用t‑BAMBP进行萃取‑洗涤‑反萃处理,得到第一萃余液、第一洗涤液和第一反萃液,第一反萃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高纯铯盐;将第一萃余液和第一洗涤液混合,得到富铷混合溶液,并通过亚铁氰化物‑聚丙烯腈吸附剂去除溶液中剩余的铯离子;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采用t‑BAMBP进行萃取‑洗涤‑反萃处理,得到第二萃余液、第二洗涤液和第二反萃液,第二反萃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高纯铷盐。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3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3276.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调节多点激光测距的巷道断面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巷道现场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锚爪、上端钢丝绳、钢丝绳锁扣、下端钢丝绳、壳体、多点激光测距装置、红外接收器和控制面板,本系统通过2个锚爪和3个多点激光测距装置的协同工作,完成对整个断面的变形监测,并且通过数字显示器将变形前后的测量值进行存储以及展示,操作过程中无需人工计算,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通过对巷道变形量的测量以及监测,准确掌握巷道变形信息,能够及时对巷道采取针对性修复,保证了巷道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686398.8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提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从铷铯富集物中制备碘化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高温焙烧;S2:焙烧渣溶入去离子水并过滤,得到溶液A及滤渣;S3:向溶液A中加入酸,调节溶液A的PH至酸性,同时,加入碘离子,得到黄色溶液B;S4:称取氧化铋并溶入盐酸中,得到溶液C;S5:溶液C加入黄色溶液B得到含有铯的红色固体沉淀D和含铷溶液E;S6:固液分离;S7:热分解处理;本发明以铋离子和碘离子作为沉淀剂,通过在含有铷铯钾的溶液中加入铋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碘铋酸铯,几乎实现了铷铯钾溶液中铯的选择性回收;另外,碘铋酸铯通过热分解可直接得到纯度大于99%的碘化铯,且碘化铋可回收继续制备沉淀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746034.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检测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其中,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构造模块、人脸检测模块以及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块;根据图像数据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得到图像数据的人脸检测结果。本发明使用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通过双阶段目标检测结构实现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这样既能有效利用Transformer能更好地获得全局信息的特点,又能保证在使用相对较小的数据集时模型能够快速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6034.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检测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其中,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构造模块、人脸检测模块以及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块;根据图像数据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模型,得到图像数据的人脸检测结果。本发明使用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通过双阶段目标检测结构实现基于Transformer的人脸检测。这样既能有效利用Transformer能更好地获得全局信息的特点,又能保证在使用相对较小的数据集时模型能够快速收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