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6119.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舱段加筋设计方法,该方法具体包含4个模块:舱段网格参数化模块:该模块将舱段网格映射到单位正方形,形成参数化网格;设计变量表征模块:使用分段线性函数映射的方式构建筋条分布形式;参数网格重构模块:该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参数化网格信息,所述的参数化网格信息包含参数化底网格和筋条网格,映射回舱段域;全局优化算法模块:构建目标与约束函数,使用多点凸优化算法更新设计变量,获取最优筋条构型。本发明提出使用曲面参数化算法构建舱段网格和参数化域网格的映射关系,避免繁琐的六面体网格划分,仅需对舱段表面划分三角形面网格。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1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1241562.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电缆组件热振联合绝缘性实时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平台、加热箱及加热箱控制装置、振动台及振动控制采集装置、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缆绝缘测试装置;所述安装平台固定在振动台上,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试验件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底部开口罩住安装平台且开口与安装平台间填充柔性隔热材料,所述加热箱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箱内温度及调整加热箱位置,所述振动控制采集装置采集振动台振动数据,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加热箱内温度传感器数据,所述电缆绝缘测试装置与试验件伸出加热箱的一端电缆连接,实时监测试验件绝缘性。本发明可在严酷高温振动条件下对飞行器电缆组件的绝缘性能进行在线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41562.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电缆组件热振联合绝缘性实时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平台、加热箱及加热箱控制装置、振动台及振动控制采集装置、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缆绝缘测试装置;所述安装平台固定在振动台上,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试验件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底部开口罩住安装平台且开口与安装平台间填充柔性隔热材料,所述加热箱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箱内温度及调整加热箱位置,所述振动控制采集装置采集振动台振动数据,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加热箱内温度传感器数据,所述电缆绝缘测试装置与试验件伸出加热箱的一端电缆连接,实时监测试验件绝缘性。本发明可在严酷高温振动条件下对飞行器电缆组件的绝缘性能进行在线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30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1268634.5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复合材料紧固件连接强度的评价方法,涉及航天器结构损伤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声发射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航天器复合材料紧固件连接强度的评价方法,信号来源于损伤本身,能用于实时监测整个物理动态变化过程,检测范围广,少量的声发射传感器便可满足大面积探测的需求,且其检测精度高,且使用的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相关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损伤监测和评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02037.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斥力型磁力负刚度蜂窝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互为镜像,其磁体磁性互为反向布置,通过支架连接;上部结构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单胞结构构成;所述单胞结构包括壁板、接头、第一传递杆、第二传递杆、第一弯曲梁、第二弯曲梁、永磁体板;壁板通过第一传递杆与第一弯曲梁连接;第一弯曲梁与第二弯曲梁互为镜像设置;接头设置在第一弯曲梁与第二弯曲梁的两端位置;第二传递杆设置在第一弯曲梁与第二弯曲梁的最短距离处;永磁体板设置在接头、第二传递杆的竖直中间位置的连接线上。本发明通过正负刚度的组合,得到高的静刚度和低的动刚度,可以扩大隔振区间,解决了静位移与隔振效果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6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380970.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态试验悬吊系统设计方法及模态试验悬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飞行器的质量点‑梁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基于质量点‑梁模型以及预设悬吊位置进行静力分析以得到每个拉伸弹簧所受到的拉力载荷;确定拉伸弹簧所用材料的直径以及拉伸弹簧的圈数;根据拉力载荷、预设自振频率、直径以及圈数计算拉伸弹簧的中径;根据直径、圈数以及中径进行模态试验以测得拉伸弹簧的实际自振频率,并且在实际自振频率与预设自振频率不相等时返回直径和圈数设计步骤直至两者相等。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悬吊系统不能满足重型飞行器模态试验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4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385693.7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态试验预载施加装置、模态试验系统及预载施加方法,该装置包括预载施加单元、预载反馈单元和预载控制单元,预载施加单元用于对试验件施加预载;预载反馈单元用于获取预载施加的时间和试验件的法向位移;预载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和法向位移计算得出预载的值以及比较预载的值与预设预载值的大小,并且在预载的值大于预设预载值时控制预载施加单元减小施加在试验件上的预载,在预载的值小于预设预载值时控制预载施加单元增大施加在试验件上的预载。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载无法自适应精确调整、无法获取稳定完整的模态参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8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1401974.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声发射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热防护系统,涉及材料损伤检测技术领域,旨在简化声发射传感器冷却系统结构,提高传感器耐受温度。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包括具有第一封闭空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闭空腔中的声发射传感模块(4)、转接模块(5),所述第一封闭空腔中填充第一冷却介质(6),所述第一冷却介质为金属锂。本发明可以将传感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200℃以内,从而无需设置复杂的循环冷却系统,能够使传感器适用于800℃~1600℃的热防护系统声发射信号监测中,大大降低了传感器周围系统的结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24103.3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精度评估及修正方法,包括:建立全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全飞行器气动力网格模型;构建飞行器转动刚体模态振型和操纵面偏转刚体模态振型;将模态振型插值到全飞行器气动力网格模型中;计算获取各个通道的非定常气动力矩;基于操纵面测力风洞试验数据,计算获取各个通道的控制力矩;根据各个通道的非定常气动力矩和控制力矩计算获取各个通道的非定常气动力精度评估值;将各个通道的非定常气动力精度评估值分别与设定的对应通道的气动力精度评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根据精度评估值实现精度修正。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定常气动力由于无法通过试验测量数据校验而难以评估精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8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98433.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航天器结构振动抑制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圈(1)、阻尼器内圈(2)以及多个阻尼单胞(3),阻尼单胞(3)沿环向均匀分布于阻尼器外圈(1)以及阻尼器内圈之间(2),每个阻尼单胞(3)沿径向受力。本发明采用单胞结构沿环形整体布置,克服了首尾的边界盲区效应,实现360°周向吸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