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262571.8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建工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桁架施工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桁架信息和施工过程数据;基于所述桁架信息,构建BIM模型;基于所述BIM模型,构建包括桁架几何和材料信息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吊装施工模拟,确定最优吊点数量和位置;将所述最优吊点数量和位置导入所述BIM模型,得到目标BIM模型;基于所述目标BIM模型和当前桁架的施工过程数据,生成可视化的三维模型;通过所述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完成对桁架的施工监测。以此方式,实现了对钢桁架在吊装滑移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准确评估,有效改善了施工过程中应力应变不利点位多,及变形较大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92600.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Q10/10 , G06F30/2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排放计算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施工现场的布局情况,获取构件的基本参数、堆放位置与使用阶段,确定工程分步与工序分类,获取设备的种类、基本参数及安置位置,并利用信号感应装置获取各类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利用Revit分施工步骤进行结构建模,并将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步到设备管理平台;将Revit模型和设备管理平台导入到PKPM‑CES中,根据设备管理平台中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各类设备运行时、各工种施工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因子,利用PKPM‑CES进行碳排放计算,将各设备、各工序、各工程及总的碳排放量进行汇总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8284.2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F11/89 , F24F11/88 , F24F11/64 , F24F11/58 , F24F110/1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确定智能建筑能耗;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定量供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实际场景中用户的需求,控制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459005.3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整形规划的塔吊选型与布置优化建模方法,属于工程建设管理领域。本方法针对施工场地塔吊选型与布置问题,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理论提出施工场地塔吊选型与布置优化建模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塔吊工作范围重叠区域的吊装任务保证塔吊的运输效率,以期为施工组织策划工作提供参考。本发明基于混合整形线性规划理论,在考虑塔吊相互干涉区域内吊装任务的合理分配对塔吊运输能力利用率存在影响的条件下,提出施工场地塔吊选型与布置优化建模方法,并通过案例对比验证模型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09841.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建筑质量评估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基于增强现实的空间转换关系;空间转换关系用于基于真实的建筑环境对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校正;基于空间转换关系,确定裂缝测量对象的测量平面;基于预设拍摄距离确定图像采集点,在图像采集点采集裂缝测量对象的裂缝图像;基于预设数量转换关系,获取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预设数量转换关系为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裂缝图像的像素坐标系,计算裂缝的宽度。本发明实现了对建筑裂缝无接触的精确计算,提升了建筑裂缝计算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8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08513.5
申请日:2022-09-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智能化管理方法,针对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存在依赖专家经验、主观性强、静态等局限性,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智能化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本方法利用数字孪生理念,将仿真模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集成,在物理施工现场与虚拟施工现场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机制,即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现场安全风险水平情况,通过清晰的安全风险因素等级状态及其关联关系,进一步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安全风险整改过程进行记录上传至安全风险数据库,以备后续安全风险管理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588971.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钢结构智能安装方法,在钢结构施工之前利用Revit进行结构建模,得到结构模型;将结构模型导入Ansys进行力学性能分析,计算通过后,对复杂节点制作详细的施工动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Revit建立的模型进行,并由三维扫描仪对每个施工步骤及时记录,形成点云数据逆建模同设计模型对比,并对结构实体作调整,保证施工同设计的一致性。拼装完成后的每个连接节点均布置光线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图像及时排查施工质量问题。这样从设计到施工,监测各阶段均实现虚拟现实的相互映射达到数字孪生,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本发明为解决复杂钢结构拼装施工质量欠佳,节点工艺冗杂等问题。本发明可以适应于钢结构梁、柱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8472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88972.2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基于LoRa技术的预制构件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针对预制构件吊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本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构件施工吊装存在吊装粗糙,不能姿态控制,吊装现场处理方法落后等吊装安全风险问题。该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传输单元,对吊装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二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姿态监测控制方法,对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摆动、偏转进行实时监控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9868.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邢泽众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史国梁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由四个分布式区块链节点组成,分别包括建筑设计模型节点,施工信息模型节点,运营维护模型节点,全过程模型监管节点。建筑设计模型节点,由设计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进行管理;施工信息模型分布式节点,由施工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管理;运营维护模型分布式节点,由物业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运营维护模型进行管理。通过四个节点通过相同数据接口对建筑信息的传输、批注和监管,将所有数据传输信息永久保存,实现信息互通,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监管层次和监管力度,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0244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98755.1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建筑物损伤检测飞行智能机器人设备,提供的建筑物损伤检测设备,可用飞行智能机器人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质检员来进行建筑物损伤检测工作,为智能化检测提供了硬件基础,使得在检测作业中,能够基于该设备实现远程检测及智能化识别损伤位置及损伤种类,减少人工质量检测行为局限,降低安全隐患,增加检测全面性以及准确性,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检测的智能化程度。同时本发明基于云边协同,提高了数据访问能力,将数据进行整合,避免重复计算,提高了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