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4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490337.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水平热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上半壳(1)、发射筒下半壳(2)、多个适配器组件(3)、轴向定位销(4)和吊环(5);发射筒上半壳(1)由四个上壳段(101-104)对接而成,发射筒下半壳(2)由四个下壳段(201-204)对接而成;每个适配器组件(3)由至少四块适配器(30)构成,相邻两块适配器之间具有间隙;每块适配器包括与发射筒壁接触的外层(301)、中间层(302)和与待发射航行体(8)接触的内层(303);在每块适配器(30)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于安装箍带的环槽(304);本发明用于水下航行体发射时的导向和定位,同时,解决了大长细比的水下航行体不便于装填的问题,避免设计复杂的装填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554673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599587.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运动的耐压密封舱,包括多个锥形舱段和多个柱形舱段串联连接;其中,锥形舱段和另一锥形舱段之间具有轴向密封结构,锥形舱段与柱形舱段之间或柱形舱段与另一柱形舱段之间具有径向密封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密封设计,解决了耐压舱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的承压和密封问题,并提出了锥段与锥段轴向对接密封设计以及锥段与柱段、柱段与柱段的径向密封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耐压舱锥柱段密封设计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54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99587.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运动的耐压密封舱,包括多个锥形舱段和多个柱形舱段串联连接;其中,锥形舱段和另一锥形舱段之间具有轴向密封结构,锥形舱段与柱形舱段之间或柱形舱段与另一柱形舱段之间具有径向密封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密封设计,解决了耐压舱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的承压和密封问题,并提出了锥段与锥段轴向对接密封设计以及锥段与柱段、柱段与柱段的径向密封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耐压舱锥柱段密封设计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919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632793.3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导焰结构,该结构位于发动机的进气道尾喷管后面,在发动机进气道尾喷管后面存在一个过渡段,过渡段用于导焰结构与机身相连。过渡段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成,第一连接件与机身连接之间填充了耐高温的隔热毡;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在对接处设有凹槽,凹槽内置密封件,密封件由内向外由高温棉、高温金属制成的柔性弹簧和包裹的陶瓷纤维布组成,密封件与凹槽之间填充密封胶;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一层陶瓷纤维布;第二连接件与导焰槽连接,导焰槽采用耐高温的C/C复合材料制成,并且在导焰槽内部设有分流结构,发动机喷出的尾焰沿着进气道,经过过渡段,再通过导焰槽内部的分流结构进行分流,从导焰槽外部两侧喷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0337.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水平热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上半壳(1)、发射筒下半壳(2)、多个适配器组件(3)、轴向定位销(4)和吊环(5);发射筒上半壳(1)由四个上壳段(101-104)对接而成,发射筒下半壳(2)由四个下壳段(201-204)对接而成;每个适配器组件(3)由至少四块适配器(30)构成,相邻两块适配器之间具有间隙;每块适配器包括与发射筒壁接触的外层(301)、中间层(302)和与待发射航行体(8)接触的内层(303);在每块适配器(30)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于安装箍带的环槽(304);本发明用于水下航行体发射时的导向和定位,同时,解决了大长细比的水下航行体不便于装填的问题,避免设计复杂的装填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68785.6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58 , G01C11/025 , G02B17/082 , G02B17/08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多波段光学复合成像探测系统及其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前置望远镜模块、相位校正与像移补偿模块和传感器成像模块;其中,前置望远镜模块收集目标光信号,并压缩光束口径后发送至相位校正与像移补偿模块;相位校正与像移补偿模块将压缩光束口径后的目标光信号相位校正和像移补偿后发送至传感器成像模块;传感器成像模块将相位校正和像移补偿后的光信号分为可见光与中红外光两束光,实现可见光成像,将中红外光通过四帧图像和超分辨率算法重构出超分辨率图像。本发明的高分辨多波段光学复合成像探测系统提升红外分辨率,减弱高速运动平台运动和系统扫描所带来的成像模糊,具有功耗、尺寸、重量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9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2793.3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导焰结构,该结构位于发动机的进气道尾喷管后面,在发动机进气道尾喷管后面存在一个过渡段,过渡段用于导焰结构与机身相连。过渡段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成,第一连接件与机身连接之间填充了耐高温的隔热毡;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在对接处设有凹槽,凹槽内置密封件,密封件由内向外由高温棉、高温金属制成的柔性弹簧和包裹的陶瓷纤维布组成,密封件与凹槽之间填充密封胶;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一层陶瓷纤维布;第二连接件与导焰槽连接,导焰槽采用耐高温的C/C复合材料制成,并且在导焰槽内部设有分流结构,发动机喷出的尾焰沿着进气道,经过过渡段,再通过导焰槽内部的分流结构进行分流,从导焰槽外部两侧喷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16576.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戴婷婷 , 张静 , 刘伟 , 刘佳佳 , 马上 , 刘帅帅 , 姚瑶 , 王晓雷 , 张仁嘉 , 张嘉炜 , 闫奕含 , 张雯 , 严恺 , 石宝兰 , 曾耀祥 , 吕海波 , 吴万同 , 武玉玉 , 朱莉 , 于一帆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得全箭真实模型;基于火箭动特性的水平停放状态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与试验方案边界一致的全箭动力学模型,并开展试验模型仿真;利用试验结果对全箭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在全箭动力学模型中去除试验方案边界,获取真实飞行状态下模态参数的真实状态仿真结果,将真实状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型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取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的影响因子;根据该影响因子修正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本发明对具有特殊边界效应的水平支撑状态模态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结果,获取真实飞行状态的模态参数和偏差范围,为火箭开展弹性振动特性设计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