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66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980459.0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9/94 , H01L27/10 , H01L21/82 , H01L21/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945 , H01L21/82 , H01L27/101 , H01L29/66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变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变容器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衬底、衬底上的深孔、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一高掺杂区和相同的第二高掺杂区、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介质层和控制电极;深孔可为盲孔或通孔,填充有绝缘层和导电材料;控制电极位于介质层之上,并且两者的外缘与绝缘层和第一高掺杂区邻接。本发明通过利用两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来实现变容器,使得变容器的可调范围和调制电压可以分别设计优化,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且制作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18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053684.2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层石墨烯垂直互连结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01.在基片上制作垂直孔;S102.在所述基片的表面上制作催化层,所述催化层覆盖所述垂直孔的内表面;S103.在所述催化层上制作石墨烯层;S104.重复制作催化层和石墨烯层,直到获得所需的导电效果;S105.对垂直孔进行填充,直到获得对垂直孔所需的填充效果。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垂直互连结构的电信号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37695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400993.2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通孔超薄晶圆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结构包括一带有重新布线层的转接板,该转接板的表面设有用于与待测试的带有硅通孔的超薄晶圆形成电学连接的键合结构。将待测试的带有硅通孔的超薄晶圆与带有重新布线层的转接板通过临时键合形成电学连接后,采用普通平面探针台或自动测试设备即可进行晶圆测试,转接板对超薄晶圆提供了良好地机械支撑,不会产生翘曲或碎裂,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晶圆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27060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30266.1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通孔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属于微电子封装领域。本方法为:1)在硅晶圆正面粘接一玻璃晶圆;2)将所述硅晶圆背面减薄至目标厚度,并制备所述硅晶圆的硅通孔;3)在所述硅晶圆背面依次沉积绝缘层、种子层;4)在所述硅晶圆背面制作电镀掩膜,电镀导电材料填充硅通孔,形成凸点;然后在凸点上制作焊盘,并暴露出凸点周围的绝缘层;5)将所述硅晶圆背面粘接到一晶圆上,剥离所述玻璃晶圆;在所述硅晶圆正面,刻蚀掉硅通孔底部所沉积的绝缘层,制作一重新布线层电连接硅通孔中所沉积的种子层与所述微电子电路,并制作所述重新布线层的焊盘。本发明便于种子层沉积效果、电镀填充效果监测,降低了工艺的技术难度,提高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645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93089.1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硅通孔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微机械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含有硅通孔阵列的质量块,含硅通孔的硅基边框,多个弹性梁,压敏电阻及半导体底板;所述质量块位于加速度传感器中央并具有平整规则的顶面与底面;所述质量块中硅通孔分为填充通孔和非填充通孔;所述硅集边框上的硅通孔位于边框对角处,经由金属导线与压敏电阻相连;所述弹性梁一端与质量块顶部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硅基边框内缘连接;所述压敏电阻位于弹性梁端部;所述质量块,硅基边框,弹性梁均固定在半导体底板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硅通孔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可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的多个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45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63943.5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SV芯片键合结构,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所述键合结构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微凸点和第一微凸点周围的第一环绕结构,所述第一环绕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微凸点的高度;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二微凸点,所述第二微凸点嵌入所述第一环绕结构且所述第一环绕结构限制所述第二微凸点的横向位移。所述第二芯片还可包括第二环绕结构,所述第一环绕结构嵌入所述第二环绕结构且所述第二环绕结构限制所述第一环绕结构的横向位移。本发明可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5041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00612.9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集成结构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微机械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加工领域。所述三维集成结构包括:由两个晶圆形成的晶圆键合对,贯穿所述晶圆键合对的至少一个TSV通孔和微铜柱,位于所述晶圆键合对的键合界面处的一个空穴,位于所述晶圆键合对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微铜柱电连接的MEMS器件,和位于所述晶圆键合对的第二表面,和所述TSV通孔电连接的芯片。本发明还公开了三维集成结构的两种生产方法。本发明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该集成结构及其生产方法可以有效解决MEMS器件与其处理集成电路的兼容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75481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212477.8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MEMS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低温共烧陶瓷上、下基板,在上基板和/或下基板中形成立体电互连网络、内嵌式微流道和开放腔体;将元器件固定在上基板或下基板的预定位置,并进行电气连接;然后将上、下基板对准封接,元器件被封装在其中的腔体中,而微流道连通腔体和封装体外部;在微流道通往封装体外部的出口处连接外部微管,由外部微管实现腔体与外界的气体或液体流通。该方法提高了MEMS封装的集成度、稳定性和灵活性,不仅可以实现真空封装,并可通过微流道输运循环散热介质实现腔体内器件的散热,还可以通过微流道为封装腔体内的医学、生物或化学MEMS器件输送检测样品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456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121051.6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7/144 , G01J5/20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集成结构及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本结构包括:包括第一硅晶圆、第二硅晶圆,第一硅晶圆第二表面上设有红外敏感元件阵列和焊盘、第一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电接触元件,第一硅晶圆上设有若干第一硅通孔微互连、若干第二硅通孔微互连,红外敏感元件阵列通过第一硅通孔微互连与对应第一电接触元件电连接,焊盘通过第二硅通孔微互连与对应第一电接触元件电连接;第二硅晶圆第一表面上设有红外敏感元件阵列的信号处理电路和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的若干第二电接触元件;第一电接触元件与第二电接触元件分别对应电连接。本发明降低了热干扰,提高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稳定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1462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128047.2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3/48 , H01L21/7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通孔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多个环形通孔和多个实心通孔,环形通孔和实心通孔嵌于衬底中;实心通孔是金属填充的通孔;环形通孔是实心介质塞和环绕实心介质塞的金属环填充的通孔。其制造方法为:1)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刻蚀出多个深孔;2)形成金属层;3)在衬底第一表面上粘附干膜,图形化所述干膜,使干膜在一部分深孔上形成开口;4)向干膜上有开口的的深孔填充金属,去掉所述干膜;5)向剩余深孔中填充介质,形成实心介质塞;6)减薄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的实心通孔可以用于叠层芯片散热,改善电源完整性;环形通孔则可以改善通孔结构的应力,以及翘曲变形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