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出气冷凝液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126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52803.8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出气冷凝液采集器,其包括壳体、金属圆筒、半导体制冷片、导热装置、散热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冷凝管,所述金属圆筒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装置与所述散热装置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导热装置、散热装置分别设置在壳体内;金属圆筒的上端伸出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金属圆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冷凝管缠绕的螺旋槽;冷凝管的一端与吹嘴相连,所述吹嘴上设置有与人体的嘴部相适配的弧形面;冷凝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相连,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与收集管相连。本发明便于携带,同时还能够避免吹气时呼出的唾液对冷凝液造成污染,制冷效果较好。

    透镜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7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80429.7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设置需要检测的M个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数的数值;设置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电磁波在接收平面的第n个像素点的目标电场强度的数值;计算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电磁波投射至接收平面的第n个像素点的电场强度;利用损失函数,逐步逼近优化出透镜的相位分布;以及利用获得的透镜的相位分布制作透镜。该制作方法制得的透镜利于降低检测涡旋电磁波的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数的成本。此外还提供了透镜及其用途。

    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333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231968.3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组网方法,包括:针对位于水中的多个机器人,建立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和通信协议;根据建立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和通信协议,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的地址和广播地址;当有机器人请求向另一台机器人发送数据时,基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设计的水下电场通信网络层路由协议,在此之前通过广播消息建立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建立路由后,作为源节点的机器人和作为目的节点的机器人之间按照路由表选择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如果通信链路中断,则发起路由维护机制,等待链路恢复后继续发送数据。本发明具有能耗低、组网快、增减节点灵活、通信链路可自主恢复等优点。

    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42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144265.2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方法,包括:建立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和水下通信网络协议;基于上述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和水下通信网络协议,利用水下通信网络信道检测设备,检测水中机器人之间的通信是否存在电场信号;当有水中机器人请求发送数据时,基于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设计的水下电场通信数据链路层,在此之前检测信道闲忙,在确定信道空闲后,及时发送数据;如果信道繁忙,则进入随机退避过程,随机退避过程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设计。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检测信道闲忙准确、增减结点方便,通信干扰少,环境适应性好、体积紧凑等优点。

    基于IIC协议的Linux操作系统与裸机通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645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437689.3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IC协议的Linux操作系统与裸机通信的方法,包括:对采用Linux系统的多个硬件和裸机同时挂载在总线上,包括:配置一个主机设备和多个从机设备,每个从机设备与至少一个外接设备相连,其中,所述主机设备采用Linux系统,从机设备为裸机,所述主机设备、所述从机设备和所述外接设备之间采用IIC协议进行通信;步骤S2,在建立上述通信连接后,所述主机设备对至少一个从机设备进行数据读取和/或写入操作。本发明通过采用IIC协议可以实现Linux操作系统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之间的高效有效传输。

    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2727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136676.2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装置,包括:发射设备与第一水中机器人的标准串行通信协议接口相连,对串口数据进行调制得到载波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功率进行提升,并利用功率提升后的载波信号驱动发射电极,在发射电极与水之间形成发射电流回路,在发射电极的周围形成弱电场并向外发射;接收设备,弱电场在接收设备的接收电极板之间感应出电动势,对电动势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处理,从感应电动势信号中解调出原始的串口数据,将串口数据通过标准串行通信协议接口发送至第二水中机器人,以实现第一水中机器人和第二水中机器人之间的通信。本发明具有应用环境限制少、通信可靠性高、实时性好、通信延迟少、体积紧凑等优点。

    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33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31968.3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组网方法,包括:针对位于水中的多个机器人,建立面向水中机器人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和通信协议;根据建立的水下通信网络拓扑和通信协议,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的地址和广播地址;当有机器人请求向另一台机器人发送数据时,基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设计的水下电场通信网络层路由协议,在此之前通过广播消息建立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建立路由后,作为源节点的机器人和作为目的节点的机器人之间按照路由表选择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如果通信链路中断,则发起路由维护机制,等待链路恢复后继续发送数据。本发明具有能耗低、组网快、增减节点灵活、通信链路可自主恢复等优点。

    基于箱鲀科鱼类的双自由度仿生胸鳍推进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575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6837.1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自主式仿生机器鱼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仿箱魨科机器鱼具备高机动性、高推进效率且能实现复杂三维运动的基于箱鲀科鱼类的双自由度仿生胸鳍推进机构,包括两片仿生胸鳍、对称设置的两套摆动机构、分别与两套摆动机构连接的两套拍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安置盒、摆动舵机、摆动舵盘、安置盒端盖、输出轴,摆动舵机安装在安置盒内,摆动舵机的输出端与摆动舵盘连接,摆动舵盘与输出轴连接,安置盒端盖与安置盒固定连接,输出轴伸出安置盒端盖的一端上固定仿生胸鳍,拍动机构包括安置架、拍动舵机、拍动舵盘、动力输出中间模块、支撑轴,拍动舵机的输出端与拍动舵盘连接,拍动舵盘与摆动舵盘分别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