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063849.8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开关特性的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4×V阻断2的关系。导通电阻R从二极管(1)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来获得。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二极管(1)的击穿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通过在从0V至V阻断的范围中对二极管(1)的反向电容‑电压特性中得到的电容(C)积分来获得。

    二极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3849.8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开关特性的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4×V阻断2的关系。导通电阻R从二极管(1)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来获得。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二极管(1)的击穿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通过在从0V至V阻断的范围中对二极管(1)的反向电容-电压特性中得到的电容(C)积分来获得。

    二极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4603.2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4×V阻断2的关系。正向导通电阻R表示当在向二极管(1)施加正向电压时产生的指定电流密度(Jf)时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率。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与指定电流密度(Jf)的10-5倍一样高的电流密度Jr时的二极管(1)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通过在从0V至V阻断的范围中对二极管(1)的反向电容-电压特性中得到的电容(C)积分来获得。

    二极管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5112.X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开关特性的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5×V阻断2的关系。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与正向电流的电流密度(Jf)的10-5倍一样高的电流密度Jr时的二极管(1)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由用双脉冲方法实施测试的结果来获得。

    二极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4902.6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开关特性的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5×V阻断2的关系。导通电阻R从二极管(1)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来获得。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二极管(1)的击穿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由用双脉冲方法实施测试的结果来获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