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890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580057806.7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其中燃料效率和耐磨性以良好平衡被改善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其中,该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包含:包含选自天然橡胶和合成二烯系橡胶中至少一种的橡胶成分(A)、填料、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偶联剂(D)、以及包含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的硫化系试剂(E);该方法包括:(步骤X1)将全部量的A、一部分的填料、以及一部分的D进行混炼的步骤X1,(步骤X2)将步骤X1的混炼物、以及剩余量的填料和D进行混炼的步骤X2,以及(步骤F)将步骤X2的混炼物、以及E进行混炼的步骤F。化学式(1):(CpH2p+1O)3‑Si‑(CH2)q‑S‑CO‑CkH2k+1在化学式(1)中,p表示1~3的整数;q表示1~5的整数;k表示5~12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1089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7806.7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其中燃料效率和耐磨性以良好平衡被改善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其中,该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包含:包含选自天然橡胶和合成二烯系橡胶中至少一种的橡胶成分(A)、填料、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偶联剂(D)、以及包含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的硫化系试剂(E);该方法包括:(步骤X1)将全部量的A、一部分的填料、以及一部分的D进行混炼的步骤X1,(步骤X2)将步骤X1的混炼物、以及剩余量的填料和D进行混炼的步骤X2,以及(步骤F)将步骤X2的混炼物、以及E进行混炼的步骤F。化学式(1):(CpH2p+1O)3‑Si‑(CH2)q‑S‑CO‑CkH2k+1在化学式(1)中,p表示1~3的整数;q表示1~5的整数;k表示5~12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473871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33196.3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14 , B60C1/0016 , C08K3/013 , C08K7/14 , C08K2201/009 , C08L3/00 , C08L21/00 , C08L266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充分地改善冰雪上行驶性能及湿抓着力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本发明涉及一种对(A)二烯烃系橡胶100重量份、含有(B)平均纤维直径为10~100μm、平均纤维长度为0.01~4mm的短纤维2~20重量份、(C)莫氏硬度5以上、平均粒径为500μm以下的粒子1~10重量份、及(D)淀粉/增塑剂·复合材料1~15重量份的橡胶组合物,以及具有由该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的充气轮胎。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03738.5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充气轮胎(1)具备:胎体(6),其从胎面部(2)经胎侧部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以及带束层(7),其配设在胎体(6)的半径方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充气轮胎(1)具有配设在胎体(6)与带束层(7)之间的减振橡胶体(30)、以及配设在胎面部(2)的内腔面的降噪体(20)。减振橡胶体(30)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1)为带束层(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60%~130%,降噪体(20)的吸水率为10%~25%。
-
公开(公告)号:CN1085135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80003692.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抑制行驶噪音,并且能够防止补胎后的均匀度变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具有固定于胎面部(2)的轮胎内腔面且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降噪体(20)。降噪体(20)包含:配设在轮胎半径方向外侧且固定于轮胎内腔面(16)的第1部分(23)、以及配设在第1部分(23)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且在轮胎内腔(17)露出的第2部分(24)。由下述式(1)计算出的第1部分(23)的吸水率为5%~25%。依据JIS-L1096测定出的第2部分(24)的通气性为1~7cm3/cm2/s。吸水率(%)=浸渍前后的重量变化(g)/50%压缩时的体积(cm3)×100…(1)。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16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5627.4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口卓也
IPC: B60C11/04 , B60C1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6 , B60C11/005 , B60C11/0304 , B60C2011/0025 , B60C2011/0353 , B60C2011/0355 , B60C2011/03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充气轮胎(1)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胎面胶(2G)具有橡胶硬度为60~75度的胎冠顶胶部(2G1)。在外侧胎冠陆地部(4A)形成有:将由中央胎冠主沟(3A)、胎冠副沟(5)和外侧胎冠横沟(7)划分的中央胎冠花纹块(12A)间隔设置的中央胎冠花纹块列(11A);将由胎冠副沟(5)、胎冠细沟(6)和外侧胎冠横沟(7)划分的外侧胎冠花纹块(12B)间隔设置的外侧胎冠花纹块列(11B);以及由胎冠细沟(6)和外侧胎冠主沟(3B)划分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胎冠细花纹条(11C)。中央胎冠花纹块(12A)的宽度(W1)、外侧胎冠花纹块(12B)的宽度(W2)以及胎冠细花纹条(11C)的宽度(W3)满足以下的关系:W1≥W2≥W3。
-
公开(公告)号:CN10193245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80126133.6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口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0025 , B29D30/72 , B60C13/00 , B60C2013/006 , B60C2013/007 , B60C2013/008 , C08L7/00 , C08L9/00 , Y10T152/10513 , C08L2666/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乘坐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至少具有胎侧,所述胎侧由含有橡胶成分的胎侧用橡胶组合物构成,所述橡胶成分至少含有天然橡胶及含间规-1,2-聚丁二烯的二烯系橡胶,所述胎侧由以1.5mm以下的厚度挤出所述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得到的橡胶片层压而成,所述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在温度70C、动态应变2%下测定的轮胎周向的复合弹性模量E*a为3~15MPa。
-
公开(公告)号:CN1266208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2142215.X
申请日:2002-08-23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103 , B60C1/00 , C08K3/013 , Y10T152/10 , Y10T152/10495 , Y10T152/10513 , C08L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环境的轮胎,其中,原材料是从非石油资源中获得的,替代现有轮胎中使用的从石油资源中获得的原材料的部分或全部,用天然橡胶替代合成橡胶、无机填料和/或生物填料替代碳黑、植物油脂替代石油类油、天然纤维替代合成纤维等,非石油资源的原材料构成轮胎总重量的75重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1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280017735.4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C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平衡地改善低油耗性、操纵稳定性及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其具备包含胎冠顶层及胎面基层的胎面,上述胎冠顶层及上述胎面基层满足下式(1)~(3)表示的关系。50/50≤Vc/Vb≤90/10 (1)(式(1)中,Vc为胎冠顶层的体积,Vb为胎面基层的体积)0.65≤E*c/E*b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16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110305627.4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口卓也
IPC: B60C11/04 , B60C1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6 , B60C11/005 , B60C11/0304 , B60C2011/0025 , B60C2011/0353 , B60C2011/0355 , B60C2011/03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充气轮胎(1)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胎面胶(2G)具有橡胶硬度为60~75度的胎冠顶胶部(2G1)。在外侧胎冠陆地部(4A)形成有:将由中央胎冠主沟(3A)、胎冠副沟(5)和外侧胎冠横沟(7)划分的中央胎冠花纹块(12A)间隔设置的中央胎冠花纹块列(11A);将由胎冠副沟(5)、胎冠细沟(6)和外侧胎冠横沟(7)划分的外侧胎冠花纹块(12B)间隔设置的外侧胎冠花纹块列(11B);以及由胎冠细沟(6)和外侧胎冠主沟(3B)划分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胎冠细花纹条(11C)。中央胎冠花纹块(12A)的宽度(W1)、外侧胎冠花纹块(12B)的宽度(W2)以及胎冠细花纹条(11C)的宽度(W3)满足以下的关系:W1≥W2≥W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