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8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710242316.5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X射线无损移动检测平台射线屏蔽装置,包括:X射线机屏蔽罩、安装支架以及成像板屏蔽罩,其中,X射线机屏蔽罩包括若干尺寸依次减小、且相互嵌套的长方形箱体,相邻的长方形箱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尺寸最大的长方形箱体套设在X射线机上、且通过安装支架与X射线机车固定连接,其X射线机套设面和X射线出射面均为开口设置,其他长方形箱体的X射线入射面、X射线出射面和靠近地面的一面均为开口设置;成像板屏蔽罩套设在成像板的外部、且其X射线入射面和靠近地面的一面均为开口设置;成像板屏蔽罩和长方形箱体均包括外铝层和内铝层,且外铝层和内铝层之间设置铅橡胶层。本装置能适用于任意电气设备X射线无损检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4379.7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线防振锤螺栓紧固柔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扭力控制模块获取实施扭力信息通过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得到扭力控制量;模糊推理模块获取螺栓旋转位置信息进行尺度变换、计算隶属度、建立知识库、模糊推理与反糊化处理,求得输出调整值整定比例控制参数、积分控制参数和微分控制参数。位置控制模块获取螺栓旋转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模糊推理模块整定的比例控制参数、积分控制参数和微分控制参数通过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得到位置控制量。将得到的位置控制量与扭力控制量反馈回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对目标螺栓执行紧固命令。本申请提供的高压线防振锤螺栓紧固柔顺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柔顺控制精度,无需建立控制设备的具体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99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578394.3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变电站X射线检测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其中识别系统包括由被检测设备上的RFID标签、X射线无损检测移动平台上的天线、读卡器、摄像机、数据处理单元、智能平台系统控制单元、无线传输单元、控制站依序连接组成,智能平台系统控制单元与智能车连接,智能平台控制单元还与计数时钟相连接,本发明具有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远距离目标识别、抗潮湿、抗灰尘、抗烟雾等优势,可以在恶略的自然环境下仍然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617218.5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巡检机器人,包括:螺杆座设置在移动车体上;螺杆与螺杆座连接;螺母设置在螺杆上;螺母与螺母座连接;支撑杆设置在移动车体上;支撑杆的顶部与U型支撑架的底部连接;U型支撑架的底部与螺母座连接;U型支撑架的顶部均与升降臂连接;水平移动台设置在升降臂上;局部放电检测探头设置在水平移动台上;移动车体包括车轮、底盘、以及固定在底盘上的电源、控制器、电机、GPS定位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红外收发模块、摄像头和局部放电检测仪;车轮设置在底盘上;电机与螺杆连接;在底盘的车头和车尾分别设置红外收发模块。本申请能够在巡检输电线路局部放电的同时不增加输电设备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717059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88848.4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06 , F16F1/021 , F16F1/024 , F16F1/04 , F16F2222/02 , F16F2224/0258 , F16F2226/0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触指弹簧,是由直线弹簧首尾相连焊接而成的封闭环形弹簧圈;直线弹簧的材料为TiNiNb记忆合金线材,螺距为0.5mm‑2mm,每个节圆的直径为5mm‑20mm;触指弹簧的每个节圆的倾斜角度为30°‑70°;触指弹簧的内径与触头的尺寸相适配;触指弹簧的节圆为椭圆形状,并且,节圆的长轴长度为8mm‑15mm,节圆的短轴长度为8mm‑12mm;TiNiNb记忆合金线材的临界相变温度为30℃‑90℃;触指弹簧外部设有一层厚度为20μm‑200μm的镀银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指弹簧,置于隔离开关的触指内,由于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在温度大于临界相变温度时,弹簧收缩,使得隔离开关的触头与触指紧密接触,当弹簧触头使用寿命的增加时,引起的发热现象不会导致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5034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11505.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群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输入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设置在多个机器人内的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输入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第一控制模块中输入组网信号或机器人控制信号;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从组网信号中获取其中一个空闲的网络地址,或将控制信号发送到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空闲的网络地址包含于控制信号内时,控制机器人执行与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动作。本申请提供的机器人群控制装置,可同时对多个机器人进行控制,控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41441.1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具磨损试验方法及系统,包括:设定进行金具磨损试验的待测导线的参数;根据输电线路发生金具磨损的情况对待测导线进行试验;实时记录不同情况对所述待测导线的试验结果;根据所述试验结果获得金具磨损的规律。本申请根据输电线路在外界发生金具磨损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实验环境,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输电线路发生金具磨损的规律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15929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6347.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X射线无损检测平台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X射线无损检测平台包括X射线发射机移动平台和成像板移动平台两大部分,移动平台由RFID标签,天线,读卡器,超声波测距装置,数据处理单元,平台系统控制单元依序连接构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无损检测平台在前进过程中两平台车的协调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检测过程中两个平台间的识别和联系,避免了在无损检测平台前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台平台车间距过大造成两台平台车不能有效协调控制的问题。时刻保持两平台车的协调控制可以避免两平台车分开控制造成的麻烦情况和减少检测过程所用的时间,为X射线无损检测平台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27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23085.4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导线覆冰厚度测量方法,步骤如下:测量之前,将待测覆冰厚度的输电导线型号查明,记录相关参数、数据;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将覆冰与导线同时拍摄进同一幅照片中;将刚刚拍摄的照片导入电脑当中;利用已有工程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将输电导线的实际参数、数据输入电脑中,推算出导线覆冰的厚度;对测量导线进行二次以上测量,再求平均值。采用本发明方法,在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的输电导线巡线现场,可在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的输电导线巡线现场,减少电力工人的工作量,并且提高效率,降低员工的危险。减少电力工人的工作量,并且提高效率,降低员工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65599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0201.3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脉冲射线的GIS设备内部可视化识别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A.对GIS设备进行局放检测,将检测到的局放数据进行图谱特征提取,分析数据,并确定缺陷大致位置;B.利用脉冲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对局放检测异常区域应用脉冲X射线照射,形成可视化透照图片,并进行特征提取;等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针对GIS设备应用脉冲X射线进行无损检测时,能够实现对GIS设备内部缺陷位置和性质的可视化识别,大大减少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对GIS设备缺陷检测的盲目性,提高了GIS设备内部缺陷检测和诊断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