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以及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6352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18795.1

    申请日:2015-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其具有半导体基板、表面电极、以及背面电极,并且对表面电极与背面电极之间进行开关,且该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具有:第一外周沟槽,其被形成在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上;第二外周沟槽,其被形成在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上,并与第一外周沟槽相比而较深;第二导电型的第五区域,其露出于第一外周沟槽的底面上;第二导电型的第六区域,其露出于第二外周沟槽的底面上,且表面侧的端部与第五区域的背面侧的端部相比而位于背面侧;第一导电型的第七区域,其使第五区域与第六区域分离。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180041733.4

    申请日:2011-09-28

    Inventor: 池田知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装置在同一半导体基板上形成有二极管区和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区。二极管区具备:第一层,其被埋入从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侧至二极管漂移层的、二极管沟槽内;第二层,其被埋设在第一层内,且其下端位于与二极管体层和二极管漂移层的边界相比较深的深度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区具备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栅,所述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栅从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侧起贯穿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体层,并到达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漂移层。第二层从二极管沟槽的内侧朝向外侧对第一层进行按压。在二极管漂移层中,至少在第二层的下端的深度处形成有寿命控制区,寿命控制区内的晶体缺陷密度高于寿命控制区外的晶体缺陷密度。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80041733.4

    申请日:2011-09-28

    Inventor: 池田知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装置在同一半导体基板上形成有二极管区和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区。二极管区具备:第一层,其被埋入从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侧至二极管漂移层的、二极管沟槽内;第二层,其被埋设在第一层内,且其下端位于与二极管体层和二极管漂移层的边界相比较深的深度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区具备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栅,所述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栅从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侧起贯穿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体层,并到达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漂移层。第二层从二极管沟槽的内侧朝向外侧对第一层进行按压。在二极管漂移层中,至少在第二层的下端的深度处形成有寿命控制区,寿命控制区内的晶体缺陷密度高于寿命控制区外的晶体缺陷密度。

    半导体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991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71339.9

    申请日:2014-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使耗尽层在外周区内更高速地伸展,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耐压的技术。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有绝缘栅型开关元件的元件区和外周区。在外周区内的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沟槽和以与第一沟槽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第二沟槽。在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内形成有绝缘膜。形成有以从第一沟槽的底面跨及第二沟槽的底面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导电型的第四区域。在第四区域的下侧形成有从第三区域连续的第一导电型的第五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