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190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313998.5
申请日:2015-06-09
IPC: B60N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 , B60N2/1615 , B60N2/1695 , B60N2/39 , B60N200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支撑就坐者的载荷;座垫框架;后管,该后管被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座垫框架;升降器连杆,该升降器连杆被固定到后管;和支架,该支架被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后管。当通过使升降器连杆倾斜而使得座垫框架上下移动时,座垫框架的倾斜度改变。支撑部件经由支架被连接到后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5538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54073.5
申请日:2014-10-17
IPC: B60N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825 , B60N2/646 , B60N2/7094 , B60N2/72 , B60N2/986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对应就座乘员的座垫衬垫(20)的座压分布的中心部而设置支承体(40),该支承体(40)相对于衬垫框架(10),在前端部以从前方向后方变高的方式倾斜的直线作为转动中心而沿左右方向转动自如地被支承,且在后端部沿左右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座垫衬垫(20)具备在一定位置被衬垫框架(10)支承的固定部(21)和以可动的状态被支承体(40)支承的可动部(22)。
-
公开(公告)号:CN105291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313998.5
申请日:2015-06-09
IPC: B60N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 , B60N2/1615 , B60N2/1695 , B60N2/39 , B60N200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支撑就坐者的载荷;座垫框架;后管,该后管被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座垫框架;升降器连杆,该升降器连杆被固定到后管;和支架,该支架被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后管。当通过使升降器连杆倾斜而使得座垫框架上下移动时,座垫框架的倾斜度改变。支撑部件经由支架被连接到后管。
-
公开(公告)号:CN1050348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02403.9
申请日:2015-04-24
IPC: B60N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座椅装置。一种车辆座椅控制装置,包括:乘客坐在上面的座椅单元;座椅单元支撑机构,其支撑座椅单元,使得座椅单元的左侧和右侧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锁止致动器,其用于固定由座椅单元支撑部支撑的座椅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和座椅ECU,其在用于固定所述座椅单元的预定固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锁止致动器以固定所述座椅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455389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10554073.5
申请日:2014-10-17
IPC: B60N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825 , B60N2/646 , B60N2/7094 , B60N2/72 , B60N2/986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对应就座乘员的座垫衬垫(20)的座压分布的中心部而设置支承体(40),该支承体(40)相对于衬垫框架(10),在前端部以从前方向后方变高的方式倾斜的直线作为转动中心而沿左右方向转动自如地被支承,且在后端部沿左右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座垫衬垫(20)具备在一定位置被衬垫框架(10)支承的固定部(21)和以可动的状态被支承体(40)支承的可动部(22)。
-
公开(公告)号:CN10496852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80004543.9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9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6
Abstract: 车辆座椅装置(1)包括:座位部分(7);座椅靠背(8),座椅靠背(8)被布置在座位部分(7)的后侧上;座位部分支撑机构(9),座位部分支撑机构(9)支撑座位部分(7),以使得座位部分(7)的左侧和右侧能够在车辆座椅装置(1)的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及座位部分恢复力产生机构(40),座位部分恢复力产生机构(40)在座位部分(7)旋转时产生使座位部分(7)返回到原始位置的恢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137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333963.8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2 , B60N2/2222 , B60N2/39 , B60N2/643 , B60N2/66 , B60N2/666 , B60N2/68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12 , B60N2002/022 , B60N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靠背部分,所述靠背部分支撑乘员的背部;回转联接部分,所述回转联接部分联接靠背部分,并且所述回转联接部分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回转;以及外周支撑部分,所述外周支撑部分将靠背部分的外周侧处的多个部位联接至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外周支撑部分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支撑靠背部分,并且所述外周支撑部分允许靠背部分回转。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1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80078401.2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2 , A47C1/024 , A47C7/405 , A47C7/48 , B60N2/02 , B60N2/10 , B60N2/18 , B60N2/1839 , B60N2/2222 , B60N2/66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12 , B60N2002/0216 , B60N2002/022
Abstract: 座椅(1A)具备:能够转动的座部(3);能够相对于座部(3)独立地转动的靠背部(4);第一支承部(20),吊挂座部(3)的前侧而对座部(3)的前侧进行支承;及第二支承部(30),从靠背部(4)的后方侧吊挂座部(3)的后侧而与第一支承部(20)一起以座部(3)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座部(3)。根据座椅(1A),吊挂座部(3)的前侧及后侧而对座部(3)的前侧及后侧进行支承,因此与单支承座部的前侧的座椅相比,容易确保相对于就座载荷的支承力。由于从靠背部(4)的后方侧吊挂座部(3)的后侧而支承座部(3)的后侧,因此包括座部(3)的前侧在内的座部(3)周边的支承构造容易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31373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33963.8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2 , B60N2/2222 , B60N2/39 , B60N2/643 , B60N2/66 , B60N2/666 , B60N2/68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12 , B60N2002/022 , B60N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靠背部分,所述靠背部分支撑乘员的背部;回转联接部分,所述回转联接部分联接靠背部分,并且所述回转联接部分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回转;以及外周支撑部分,所述外周支撑部分将靠背部分的外周侧处的多个部位联接至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外周支撑部分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支撑靠背部分,并且所述外周支撑部分允许靠背部分回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72797.0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 , B60N2/06 , B60N2/22 , B60N2/39 , B60N2/64 , B60N2/80 , B60N2002/0208 , B60N2002/0212 , B60N2002/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转弯时的乘员姿势保持变得容易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在车辆用座椅装置(1)具备以旋转轴A为中心将座部(7)在车辆的侧倾方向以及偏航方向上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座部支承机构(9),将旋转轴A设定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后方比前方高、且通过就坐于车辆用座椅装置(1)的司机的腰部附近。于是,司机在操舵操作时能够采取使骨盆的转弯方向内侧相对于骨盆的转弯方向外侧在司机的上下方向上相对地向上方移动的姿势,另外,能够采取使骨盆的转弯方向内侧相对于骨盆的转弯方向外侧在司机的前后方向上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姿势。由于此动作是从骨盆与肩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来看最适合的动作,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操舵操作而提高乘员的操舵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