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5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5891.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志勇 , 聂君 , 陈旺 , 易定达 , 张兆军 , 李志军 , 崔玉国 , 梁振 , 王秋林 , 刘维正 , 杨志永 , 陈军 , 吕伟华 , 肖涛 , 杨锋 , 魏云龙 , 赵琦 , 秦龙 , 彭焱锋 , 刘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临近既有地铁隧道顶管接收井端头加固配置系统及方法,所述模型包括:顶管管线;MJS工法桩,用于对顶管始发井和接收井进行加固,设置在所述顶管管线的一段上;接收井,开设在所述MJS工法桩的一侧;钻孔灌注桩,开设在所述接收井的表面上;旋喷桩,设置在所述钻孔灌注桩的表面上;所述方法包括:布置场地,清理路面障碍物,开挖排浆沟槽,设备安装,桩机就位,测量和放线,MJS桩机对中施工,在引孔内下放钻杆至设计深度,钻头到达预定深度;当钻头到达预定施工的深度后,开始施工,拆卸钻杆后,对钻杆进行冲洗保养,所述系统及方法能很好的控制地内压力,并能够有效控制水泥浆在地层中的扩散范围,避免污染地下水。
-
公开(公告)号:CN220117281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519729.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志勇 , 聂君 , 陈旺 , 易定达 , 张兆军 , 李志军 , 崔玉国 , 梁振 , 王秋林 , 刘维正 , 杨志永 , 陈军 , 吕伟华 , 肖涛 , 杨锋 , 魏云龙 , 赵琦 , 秦龙 , 彭焱锋 , 刘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临近既有地铁隧道顶管接收井端头加固配置系统,包括:顶管管线;MJS工法桩,用于对顶管始发井和接收井进行加固,设置在所述顶管管线的一段上;接收井,开设在所述MJS工法桩的一侧;钻孔灌注桩,开设在所述接收井的表面上;旋喷桩,设置在所述钻孔灌注桩的表面上,所述系统能很好的控制地内压力,并能够有效控制水泥浆在地层中的扩散范围,避免污染地下水。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2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75791.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旺 , 谭际鸣 , 逯长清 , 刘维正 , 彭焱锋 , 左志鹏 , 张兆军 , 黄鹏 , 鲜斌琪 , 陈常辉 , 张毅 , 殷松 , 姚树春 , 白海龙 , 王宁 , 于景阳 , 梁振 , 张如平 , 邹景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一始发井内顶管双向顶进后背体系及其施工和拆除方法,采用肋板式后背墙作为顶管后背支撑,可同时进行双向的顶管作业,加快了工期,同时也减小了工期受工程条件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底座采用现有顶管工作井靠背墙,可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后背墙结构与顶管井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始发顶管工作井采用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配合内支撑的支护,且兼做后续管廊运维的通风口,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快工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结构,降低了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8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172111.X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志军 , 王秋林 , 刘招伟 , 兰晓强 , 任海珍 , 王宝辉 , 何锋 , 陈国华 , 李鹏 , 邓彪 , 王营建 , 陈旺 , 张毅 , 叶亮 , 陈常辉 , 曹华 , 白海龙 , 乐治胜 , 岳富荣 , 邓毛毛
IPC: E02D2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大流速条件下的沉管法隧道管节调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水域中安装管节的位置和方向;在拟安装管节的位置附近选定一个区域作为与所述管节相应的用于所述管节转向调头的回旋区;利用所述回旋区,调整进入水域中的管节至所需位置和方向。本发明方法可在大流速条件下安全、稳定的进行管节调头施工,增加了施工窗口期。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3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61539.4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玉国 , 王秋林 , 赵康林 , 陈旺 , 李志军 , 王光伟 , 董小龙 , 郭小龙 , 邢永辉 , 张伟 , 孙超 , 李社伟 , 刘敏 , 田丽君 , 陈豫霆 , 姚远 , 董军 , 高昆 , 刘卫 , 万慕华
IPC: E02D33/00 , E02D29/073
Abstract: 一种沉管隧道水密门检漏装置,包括水箱、试验平台、增加气泵,水箱由底面板、顶面板及侧面板组成,一侧端开口,开口端四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增加气泵通过阀门与水箱相接;试验平台由主面板、横竖梁、手轮拉杆系统、铰链构成,主面板四周开有与水箱连接板上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水箱连接板上连接孔与主面板上的通孔用紧固螺栓相连,主面板上设置有观察孔,铰链安装在主面板外端面上,手轮拉杆系统的固定槽钢安装在主面板内端面上,拉杆的一端与手轮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穿过固定槽钢与主面板。本发明由于采用试验平台及水箱作为试验工具,操作简单便捷,水密门可提前在车间内检漏,可大大缩短沉管隧道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72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122661.0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PC: B63B35/68
Abstract: 一种沉管法隧道管节浮运船舶编队方法,沉管管节浮运拖带船舶选用全回转拖轮,其中一部分拖轮在沉管管节侧边旁拖,另外一部分拖轮在沉管管节管首或管尾吊拖;所述旁拖拖轮的螺旋桨须突出沉管管节端头。本发明的船舶编队在管节横断面迎流或纵断面迎流时均可以有效的抵抗较大的水流力,在较大流速条件下,能够确保沉管管节浮运工安全顺利进行,大大增加了沉管管节浮运窗口期;拖航编队总宽度小,可以通过狭窄的航道及桥梁通航孔;控制性能好,可以在转弯半径较小的航道中进行沉管管节浮运。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1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2662.5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PC: E04G21/00 , E02D29/073 , B66C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0 , B66C13/08 , E02D29/073
Abstract: 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所吊运的钢模台车的重量、尺寸以及行走路线道路情况等分析,合理设计钢模台车行走路轨架、起吊吊具、拖运固定车架等,合理配套吊装、转运等机械设备,采用“路轨架出管段腔体+大吨位履带吊整体吊装+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拖运”方式,分次分段完成对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施工。本发明所使用的路轨架、吊架、承重梁支架设计合理,便于施工现场安装及拆除,合理配置起吊、运输设备,提前规划吊装运输路线,保证了钢模台车整体性,工序有效衔接形成流水作业,大幅减少工人负载,干扰因素少,转场速度快,满足工期需求,安全、文明施工得到保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3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13152.9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C拉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管段接头PC拉索对接的张拉设备及施工方法。该张拉设备包括张拉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张拉装置相连接,第一定位装置上设有供张拉装置穿过的张拉装置预留孔,第一定位装置采用U型定位,第二定位装置采用长螺杆定位。通过在两侧的PC拉索接头的接头拉索钢护套和拉索预埋件端部之间对称安装张拉设备,使PC拉索钢绞线调直。本发明的张拉设备可提高PC拉索对接效率的同时也大幅提高场地利用率,且能够完全回收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以简单优化的结构实现对PC拉索的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1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55094.9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建新 , 章勇 , 邹文清 , 彭再勇 , 王秋林 , 陈旺 , 刘敏 , 谢海金 , 邓世萍 , 王蕊 , 龚学栋 , 张小红 , 李勇 , 伍晓峰 , 章旭 , 管蕾 , 安东旭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一种沉管法隧道绞车式管节沉放吊驳下放装置,包括绞车、绞车卷筒分隔钢板、钢丝绳、固定多轮滑车、活动多轮滑车、固定单轮滑车,绞车卷筒中部采用钢板分隔为左右两侧,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车卷筒一侧,另一端穿过固定滑车与活动滑车后固定在绞车卷筒另一侧,启动绞车回收剩余的钢丝绳,将活动多轮滑车与沉管管节连接,再次启动绞车收紧钢丝绳,达到受力状态。应用本发明可提升管节沉放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3463.9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旺 , 彭焱锋 , 刘维正 , 肖涛 , 杨峰 , 左志鹏 , 黄鹏 , 李彦杰 , 张小红 , 李一铭 , 魏云龙 , 殷松 , 黄筱琪 , 胡盛亮 , 陈常辉 , 胡文倬 , 白海龙 , 蒋均文 , 胡辰翔 , 邹沫勇 , 李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砾地层小净距多孔平行顶管先后顶进施工体系,包括:顶管管节,所述顶管管节能够通过顶管机顶进于施工现场土体;支撑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管管节的另一端,能够推动若干平行的所述顶管管节顶进土体中;框架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定位所述支撑装置的顶推位置;测试系统,用于监测所述顶管管节的移动数据和应变数据,所述施工体系能够对平行顶管进行先后施工处理,实时监测施工数据;并能够进行多排平行顶管的同时施工,适合小净距的施工工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