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8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142379.5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压的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合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车站板墙结构,包括通过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车站顶板、车站中板、车站底板、车站侧墙;底承台和顶承台,底承台与车站底板固定浇筑在一起,顶承台与车站顶板固定浇筑在一起;以及桥墩和桩基,桥墩设置在顶承台的上部,桩基锚入底承台内且位于车站底板以下,通过上下连通以形成地铁车站和高架桥合建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地铁车站和高架桥平面线位不一致、车站柱距与高架桥跨度不完全匹配时的地铁车站和地面高架桥的合建;结构受力明确、施工工序简单,地铁车站、高架桥相互施工干扰小、抗震性能更优的特点,同时拓展了城市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合建的应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47622.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洞库的离壁式被复结构,包括洞室初期支护结构层、空气隔层以及防水保温结构,所述防水保温结构由轻钢门架结构层和包覆于轻钢门架结构层外侧的防水保温外层构成;所述防水保温外层由设置于轻钢门架结构层顶部的屋面板和设置于轻钢门架结构层两侧的墙面板构成,所述屋面板和两侧墙面板分别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屋面板和两侧墙面板表面分别覆有防水层。本发明通过设置轻钢门架结构层以及外部的防水保温屋面板以及墙面板,取代传统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拱圈、水平支撑以及混凝砌块等构件,在满足洞库防水、保温、隔热、防潮的同时,还具有抗震、承载稳定性高、可提前预制、现场快速安装、后期维护方便以及经济环保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31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89063.X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界面水条件地铁车站深埋厅台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所述一号明挖厅与所述一号风道、一号进站通道相接,所述二号明挖厅与所述二号风道、二号进站通道相接,所述一号进站通道、二号进站通道分别通过所述一号斜通道、二号斜通道与所述二号联络通道、三号联络通道相接,所述左线主体、右线主体两端与所述一号风道、二号风道相接,所述左线主体、右线主体中部通过所述一号联络通道、二号联络通道、三号联络通道连通。它解决了车站客流问题,乘客行走距离短,且不影响车站通风、排热及综合管线布置,车站功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07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30381.6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青松 , 贺维国 , 李勇 , 金若翃 , 段悟哲 , 田峰 , 毕经东 , 刘鹏 , 宋超业 , 周金忠 , 全荷敏 , 郑新定 , 冯霞 , 朱祝龙 , 程士好 , 方祖磊 , 任靳玉 , 王倩 , 李晓明 , 陈宜汉 , 陈洋 , 李浩 , 陈小飞 , 王星 , 李明君 , 曹灿 , 冯巍
IPC: E21F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02
Abstract: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预埋槽道专用抗震支架,它涉及地下工程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它包含基座钢板、横向斜撑角钢、支撑角钢、纵向斜撑角钢、顶紧螺栓、滑槽T形螺栓、螺母和管卡;所述的基座钢板上焊接有横向斜撑角钢和纵向斜撑角钢,基座钢板的中部焊接有支撑角钢;所述的基座钢板通过滑槽T形螺栓和螺母与预埋槽道固定,基座钢板上设置有数个顶紧螺栓;所述的管卡与支撑角钢固定。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预埋槽道专用抗震支架,既能够满足抗震需求,又可以避免在盾构管片上二次开孔,圆满解决了广泛存在于预埋槽道地下工程中管道抗震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122393.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7/02 , E04F17/04 , E04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敞口组合式出入口及安全出口通道,包括出入口通道、安全出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竖井,其中:出入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安全出口竖井;安全出口竖井位于出入口通道一侧,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竖井内设置有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机械排烟机房与出入口通道相连通,机械排烟机房连通于室外;加压送风机房与安全出口通道相连通,加压送风机房连通于室外。本发明中的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位于地面之下,减少了地面设施体量,提高了与周边景观融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24069.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超深竖井与隧道拱顶倒T型交叉结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下部隧道开挖及支护,完成贯通工作面;开挖竖井;竖井与下部隧道的交叉口处进行初期支护加强;下部隧道的二衬结构、设置于竖井与下部隧道交叉口处的井字L型曲面环梁结构同时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然后施作竖井最下端的壁座、最下端壁座与井字L型曲面环梁结构之间的竖井二衬结构;以此类推,从下往上以壁座间距作为分段长度为原则依次分段进行壁座和竖井二衬结构的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壁座、竖井二衬结构的施工,最后施作竖井上部结构。本发明使超深竖井施工更加高效、安全,而且充分发挥岩石的优良承载特性,提高竖井及下部隧道的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6249.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柱站厅车站的拱壳快速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坑开挖后围护挡墙、围护桩以及施作桩的嵌入;完成枕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车站拱盖及短边墙永久结构;拱壳上部的防护铺设;路面至基底的开挖;基底的防护铺设。本发明为采用盖挖法修建的地铁车站提供了一种“永临合一”的绿色设计新思路,它将传统的盖挖法中的临时铺盖结构体系与拱壳顶板相结合,实现永临合一的同时,充分发挥拱壳结构抗弯性能好、岩质地层承载力高等特点,取消传统盖挖法中的立柱桩及边桩,实现盖挖车站站厅无柱大空间,视野开阔,使用功能更好,本发明施工工序明确,操作简单,在岩质地层条件下可实施性较强,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22393.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7/02 , E04F17/04 , E04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敞口组合式出入口及安全出口通道,包括出入口通道、安全出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竖井,其中:出入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安全出口竖井;安全出口竖井位于出入口通道一侧,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竖井内设置有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机械排烟机房与出入口通道相连通,机械排烟机房连通于室外;加压送风机房与安全出口通道相连通,加压送风机房连通于室外。本发明中的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位于地面之下,减少了地面设施体量,提高了与周边景观融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070506.3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7
Abstract: 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它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它包含水下隧道、水下隧道托板、隧道基础桩、防护罩、水下承台、水平止推墩、竖向桩基、斜向桩基;所述的水下隧道的底部设置有水下隧道托板,水下隧道托板设置在隧道基础桩上;所述的水下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水下承台上,水下承台上设置有水平止推墩;所述的水下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竖向桩基,竖向桩基的两侧设置有斜向桩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保护水下隧道的方法简单、隧道防护罩和水下承台可预制拼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整个防护体系可使水下隧道在航道范围内免受沉船或锚击的影响,可有效协调好水下隧道和航运间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6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407591.9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带电运行套设内衬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套设内衬加固结构包括原拱部、原边墙、底板垫层、仰拱、内衬拱部、内衬边墙、电缆支架、电缆、人行道底板,按照如下步骤施工:(1)隧道中部架设中间横撑;(2)向下开挖至隧道原底板底部;(3)浇筑结构仰拱,仰拱上浇筑人行道底板;(4)将电缆移位至隧道中部位置;5)敷设原隧道内壁表面的防水层,模筑内衬拱部、内衬边墙;(6)恢复电缆支架和电缆,浇筑人行道结构。本发明能够保证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变形和结构稳定,实现加固施工阶段隧道内电缆正常运行,保证隧道结构和供电安全,延长电缆隧道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