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9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12867.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基不均匀沉降形变区域整治工艺和冻土整治路基结构,其中路基不均匀沉降形变区域整治工艺包括在待整治的不均匀沉降区域构建托换基桩;在托换基桩上设置托梁;在托梁上设置轨枕托换件,以形成架空置换托架;在架空置换托架的周侧填充置换填料,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结合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病害特点,采用托架托换的方式,将既有轨道架空进而将路基填料进行置换,即可保证列车的安全和不间断运营,又可完成路基填料的置换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0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612867.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基不均匀沉降形变区域整治工艺和冻土整治路基结构,其中路基不均匀沉降形变区域整治工艺包括在待整治的不均匀沉降区域构建托换基桩;在托换基桩上设置托梁;在托梁上设置轨枕托换件,以形成架空置换托架;在架空置换托架的周侧填充置换填料,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结合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病害特点,采用托架托换的方式,将既有轨道架空进而将路基填料进行置换,即可保证列车的安全和不间断运营,又可完成路基填料的置换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3220.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泰灃 , 张千里 , 程远水 , 王立军 , 闫宏业 , 刘杰 , 朱忠林 , 刘晓贺 , 梁经纬 , 刘振宇 , 李宜霖 , 杨凯斌 , 李永强 , 王杰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调坡同步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一套油箱组件和两组液压泵站,两组液压泵站连接到油箱组件,利用PLC控制比例换向阀的阀芯开度,实现所述第一组液压泵站控制顶升构件的姿态;利用PLC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对油缸的位移闭环以控制油缸贴合路基构件的调坡和顶升姿态,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组液压泵站为路基构件提供均匀分散的支撑力。本发明的用于路基调坡同步顶升,控制精度,成本较低,可靠性好,对路基调坡过程中负载变化不敏感,可有效保证顶升过程和位置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2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16942.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振宇 , 李泰灃 , 张千里 , 陈锋 , 程远水 , 王立军 , 刘杰 , 朱忠林 , 李宜霖 , 王李阳 , 曾葫 , 刘景宇 , 邓逆涛 , 郭惠芹 , 郭浏卉 , 孔坤峰 , 张栋 , 张新冈 , 闫鑫 , 杨凯斌 , 李永强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杰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IPC: G06F17/18 , G06F18/20 , G06F18/25 , G06Q10/06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方法,包括:S1,采用Weibull模型对传统沉降差法进行修正和推导,从而获得修正沉降差法沉降预测模型;S2,将修正沉降差法沉降预测模型与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方法进行兼并构建可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模型;S3,基于可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模型对比多种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沉降预测模型的置信度,分析填筑加载方式对预测沉降统计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所述影响规律对应的相关关系。还公开了对应的分析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15374.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泰灃 , 张千里 , 闫宏业 , 王立军 , 程远水 , 毕宗琦 , 李竹庆 , 尧俊凯 , 刘杰 , 朱忠林 , 刘晓贺 , 梁经纬 , 苏珂 , 王瑞鹏 , 王瑜鑫 , 杨凯斌 , 李永强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杰 , 刘振宇 , 李宜霖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估方法,包括:S1,基于大型高铁路基激振器进行激振试验,模拟运行列车对路基结构反复冲击从而实现列车循环载荷的快速模拟,并采集冲击作用下的多种动态数据;S2,基于所述多种动态数据和机器学习建立路基累计变形最佳ML预测模型;S3,建立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估体系并基于所述评估体系对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进行评估,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估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21559.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泰灃 , 张千里 , 程远水 , 闫宏业 , 王立军 , 李竹庆 , 尧俊凯 , 毕宗琦 , 刘杰 , 朱忠林 , 刘晓贺 , 梁经纬 , 苏珂 , 王瑜鑫 , 杨凯斌 , 李永强 , 王瑞鹏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杰 , 刘振宇 , 李宜霖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ootstrap‑GRU‑BP混合的边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包括:S1,接收边坡监测数据并对所述边坡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从而生成伪训练集;S2,将伪训练集输入GRU门控循环神经网络中,进行边坡位移区间GRU预测模型的训练并保存训练完成的边坡位移区间GRU预测模型;S3,基于边坡位移区间GRU预测模型计算边坡位移预测均值的计算,并估计认知误差方差;S4,基于BP模型估计随机误差方差;S5,基于所述边坡位移预测均值、认知误差方差以及随机误差方差构造边坡位移预测区间,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既有Bootstrap算法的框架基础上,融合GRU和BP算法,分别量化边坡位移预测过程中的认知不确定性与随机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9022.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棒冷凝段温差检测用高精度热像仪,包括测温热像仪主体,所述测温热像仪主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测温热像仪主体的一端底部垂直安装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的底端中部内侧连接有连接耳;利用设置的连接座、连接耳、螺纹套管和螺纹杆之间的结合使用,即可方便后续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调节整个热像仪的结构长度,方便后续更好的对热棒进行测温处理,提高整个装置的实用性,由于握把通过连接耳与连接座构成转动连接,所以结合设置的连接耳即可实现握把倾斜角度的调节,而螺纹杆的转动即可实现螺纹套管的延伸运动,从而实现整个热像仪长度的调节,方便后续更好的对不同位置的热棒进行测温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9017.3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热棒修补或替换后的热棒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测温口,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数据显示屏,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夹持片,所述弧形片的内端贯穿有螺栓,所述夹持片的下端卡合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该用于热棒修补或替换后的热棒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便于调节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角度,使测温口与被测物体更好的对准,便于调节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高度,从而便于对热棒的不同高度进行检测,使数据更加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平整度的室外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98671.7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尔木分院
Inventor: 米维军 , 马殷军 , 刘有乾 , 韩龙武 , 张寿红 , 王晨 , 董添春 , 李永强 , 芦金新 , 崔雍 , 王党站 , 王进昌 , 赵耀军 , 李青海 , 张德龙 , 苗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年冻土区铁路冻土路基的太阳能热棒,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散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太阳能散热器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太阳能散热器的底部连接有冷凝器,且所述太阳能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分段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部连通有蒸发器;利用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散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通过灌注于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热后蒸发为汽态制冷剂,随后制冷剂发生“温差相变”和“吸附与温差相变”两种相变过程;温差相变,即在冷凝器温度低于蒸发器温度时,汽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将热量散失至大气中,并冷凝为液态制冷剂而回流至蒸发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8671.7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尔木分院
Inventor: 米维军 , 马殷军 , 刘有乾 , 韩龙武 , 张寿红 , 王晨 , 董添春 , 李永强 , 芦金新 , 崔雍 , 王党站 , 王进昌 , 赵耀军 , 李青海 , 张德龙 , 苗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年冻土区铁路冻土路基的太阳能热棒,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散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太阳能散热器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太阳能散热器的底部连接有冷凝器,且所述太阳能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分段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部连通有蒸发器;利用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散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通过灌注于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热后蒸发为汽态制冷剂,随后制冷剂发生“温差相变”和“吸附与温差相变”两种相变过程;温差相变,即在冷凝器温度低于蒸发器温度时,汽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将热量散失至大气中,并冷凝为液态制冷剂而回流至蒸发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