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13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705316.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闫宏业 , 李泰灃 , 蔡德钩 , 叶阳升 , 尧俊凯 , 韩自力 , 张千里 , 陈锋 , 邓逆涛 , 毕宗琦 , 梁经纬 , 刘晓贺 , 王瑞鹏 , 朱丙龙 , 王瑜鑫 , 郭惠芹 , 刘振宇 , 刘景宇 , 王鹏程 , 魏少伟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径向纱线;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路基内部排水的效果,进而避免路基中存在积水点的情况,提高路基的耐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21394.9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施工道路全生命周期利用方法,其包含:将铁路施工道路全生命周期分为铁路施工阶段以及长期利用阶段;在铁路施工阶段,根据铁路道路施工需求,确定施工周期采用的施工道路技术等级;在长期利用阶段,根据所在地区交通规划,确定长期利用阶段的施工道路技术等级。本发明当前期功能需求较低时,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工期短、成本低,且保障了铁路建设需求,后期有需要时可以再进行改扩建。本发明从全生命周期考虑,确定各阶段技术等级,满足各阶段功能需求,达到总成本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3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705316.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闫宏业 , 李泰灃 , 蔡德钩 , 叶阳升 , 尧俊凯 , 韩自力 , 张千里 , 陈锋 , 邓逆涛 , 毕宗琦 , 梁经纬 , 刘晓贺 , 王瑞鹏 , 朱丙龙 , 王瑜鑫 , 郭惠芹 , 刘振宇 , 刘景宇 , 王鹏程 , 魏少伟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径向纱线;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路基内部排水的效果,进而避免路基中存在积水点的情况,提高路基的耐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705263.1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泰灃 , 蔡德钩 , 闫宏业 , 韩自力 , 张千里 , 王立军 , 梁晨 , 刘浩 , 邓逆涛 , 尧俊凯 , 毕宗琦 , 程智博 , 苏珂 , 王蕴嘉 , 刘振宇 , 郭惠芹 , 朱丙龙 , 梁经纬 , 刘晓贺 , 王瑞鹏 , 王瑜鑫
IPC: E01C3/06 , E01B19/00 , E02D31/08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隔振装置、参数确定方法及施工方法,该隔振装置包括:主体和第一橡胶层;主体内按照预设排列方式设置有若干个共振结构,其余部分填充混凝土;第一橡胶层位于主体下方;其中,每个共振结构包括金属体和包裹金属体的第二橡胶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振装置、参数确定方法及施工方法,改变了传统隔振的原理,将“反射隔振”改进成“吸振隔振”,解决了现有反射隔振可能导致的路基受影响的问题,可以从根源上改善隔振效果,并且灵活性较好、使用效率高、可以回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360559.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路基通风管的开关装置及包含其的路基,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置在路基中;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自动开关装置;其中,所述自动开关装置在高于一定的温度时膨胀,并且堵住所述通风口,从而关闭管体。所述路基包括所述开关装置。本发明能够根据外界温度情况自动关闭和开启,在高原恶劣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以及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16942.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振宇 , 李泰灃 , 张千里 , 陈锋 , 程远水 , 王立军 , 刘杰 , 朱忠林 , 李宜霖 , 王李阳 , 曾葫 , 刘景宇 , 邓逆涛 , 郭惠芹 , 郭浏卉 , 孔坤峰 , 张栋 , 张新冈 , 闫鑫 , 杨凯斌 , 李永强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杰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IPC: G06F17/18 , G06F18/20 , G06F18/25 , G06Q10/06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方法,包括:S1,采用Weibull模型对传统沉降差法进行修正和推导,从而获得修正沉降差法沉降预测模型;S2,将修正沉降差法沉降预测模型与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方法进行兼并构建可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模型;S3,基于可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置信度分析模型对比多种融合填筑加载过程观测数据沉降预测模型的置信度,分析填筑加载方式对预测沉降统计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所述影响规律对应的相关关系。还公开了对应的分析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08311.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辅助工程利用路径决策方法,包括:获得待评价铁路辅助工程在不同生命时期的功能特征的基本特征参数,该基本特征参数包括工程属性、铁路建设期特征和铁路运维期特征;根据基本特征参数,利用预设的路径匹配模型,对待评价铁路辅助工程的利用路径进行决策,得到适用该铁路辅助工程的利用路径。本发明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确定各阶段技术等级,满足各阶段功能、性能需求,使得最终的决策结果达到资源、土地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33112.2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锋 , 王李阳 , 郭浏卉 , 郭惠芹 , 刘振宇 , 李宜霖 , 张千里 , 张栋 , 邓逆涛 , 徐天新 , 闫宏业 , 曾葫 , 王鹏程 , 刘景宇 , 程远水 , 杜翠 , 闫鑫 , 王立军 , 刘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挤塑固化方格及其配套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挤塑固化方格结构形态为十字型,整体长宽相等;十字型结构方格中包括多个中间镂空格状结构;并且横截面尺寸为梯形状。为了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防治风沙,采用上述结构的方格,其中间镂空格状,挤塑固化方格高度为30cm,通过多个十字型结构的方格围成1m*1m方格形态单元,通过该单元铺设于铁路周边风沙地区。本发明采用方格结构形态,尤其是十字形镂空结构。便于连续机械施工,且提高方格固沙效果、节约成本;方格材料,以风沙地区就地取材的积沙为主材料,以沙治沙,既节约成本又解决积沙清运难题;配套机械,可根据设置,自动进料配料,机械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0155.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5D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溶液浓度控制与裂隙实时观测功能的湿度控制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岩石劣化检测方法忽视了水汽循环过程对岩石微观结构及裂隙扩展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智能溶液调控模块、湿度调控模块、裂缝监测模块、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试验箱模块、透明试验箱内部设有试样放置平台和镂空底板,通过上述模块提供一个可精确可控的试验环境,用于评估地质工程材料在特定湿度和溶液浓度条件下的耐久性和性能变化。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溶液浓度控制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增强裂隙实时观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优化湿度控制环境并提升整体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894511.6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振宇 , 李泰灃 , 张千里 , 陈锋 , 程远水 , 王立军 , 刘杰 , 朱忠林 , 李宜霖 , 王李阳 , 曾葫 , 刘景宇 , 邓逆涛 , 郭惠芹 , 郭浏卉 , 孔坤锋 , 张栋 , 张新冈 , 闫鑫 , 杨凯斌 , 李永强 , 张士林 , 张学伟 , 朱学伟 , 王杰 , 王国泰 , 钟俊江 , 张齐 , 张丁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置信度分析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评估方法,包括:在不同观测精度和观测频次的条件下,以高速铁路不同轨道结构形式的沉降预测目标标准差为核心,提出相应的观测期、沉降预测稳定性、沉降完成率等基本技术要求;形成包括曲线拟合模型的选用、系统误差的校正、沉降预测结构评估为一体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评估方法。还公开了对应的评估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分析不同观测精度、观测频次条件下以观测期、沉降预测稳定性要求、沉降完成率要求量值的变化规律,明确与目标置信度关联的沉降观测与预测分析的基本技术要求,提出基于置信度的沉降评估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