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0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561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02D29/063 , E02D29/16 , E02D19/00 , E02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隧道连接位置的防排水系统。包括防水装置和排水装置,防水装置设置在隧道的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防水装置包括土工布,土工布设置在初期支护层的内壁上,土工布朝向隧道内部的一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沿隧道内壁纵向铺挂,且防水板于隧道连接点的拐角处弯折铺设,隧道连接点拐角的施工接缝处还设有中埋式自粘止水带,中埋式自粘止水带能够避免水从施工接缝处渗入,排水装置设置在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以及隧道的地面下。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水下隧道连接段的防排水结构与防排水技术措施,并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良好的整体防排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561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02D29/063 , E02D29/16 , E02D19/00 , E02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隧道连接位置的防排水系统。包括防水装置和排水装置,防水装置设置在隧道的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防水装置包括土工布,土工布设置在初期支护层的内壁上,土工布朝向隧道内部的一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沿隧道内壁纵向铺挂,且防水板于隧道连接点的拐角处弯折铺设,隧道连接点拐角的施工接缝处还设有中埋式自粘止水带,中埋式自粘止水带能够避免水从施工接缝处渗入,排水装置设置在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以及隧道的地面下。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水下隧道连接段的防排水结构与防排水技术措施,并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良好的整体防排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19180.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筋钢纤维预制管片压弯竖向千斤顶加载控制值计算方法,通过选择标准管片并确定其几何参数,依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二维荷载结构模型;假设管片跨中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位移为零,通过竖向千斤顶加载值计算公式,得到简化竖向千斤顶加载控制值;通过二维荷载结构模型,调整简化竖向千斤顶加载控制值,得到精确竖向千斤顶加载控制值,可以避免繁琐的计算,同时确保试验真实反映施工使用工况下管片的承载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5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7152.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临时立柱桩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半盖挖车站临时立柱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桩基、扩大头、连接体;所述扩大头与桩基远离地表端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桩基包括至少一个支盘腔,所述支盘腔用于放置支盘;所述支盘中包括支盘骨架,所述支盘骨架用于提升支盘腔的抗拉强度。本发明获得的临时立柱桩基结构和施工方法能在可塑粘性土层中应用,并且能提升桩基与粘性土层之间的摩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5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583048.3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强震观测装置以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它包含加速度传感器、动应变计、数据线和数据采集仪;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动应变计预埋设在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内部;所述的数据采集仪设置在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外部;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动应变计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对高烈度震区盾构隧道结构的抗震减震设计进行强震观测,以达到验证抗震减震设计的有效性,对今后的高烈度震区盾构隧道抗震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95330.0
申请日:2025-04-2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对接方法及装置,涉及沉管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对接方法包括:预制两端贯通的待安装管段;在待安装管段和已安装管段的对接端头各设置一组拉合千斤顶;启动拉合千斤顶,利用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待安装管段和已安装管段的位移信息,并利用控制器根据位移信息动态调整拉合千斤顶的液压输出;利用拉合千斤顶对对接端头处的止水带施加压力,使止水带压缩至预设压缩值;在对接端头处沿待安装管段的轴向设置限位结构;拆卸拆卸式拼接浮箱及拉合千斤顶,完成管段对接。本发明具有简化施工流程、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对接精度、提高密封性和增强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85570.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长距离水下公轨合建盾构法隧道的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包括:射流风机、轨道交通中间风井机房、中间风井机械风机、轨道交通风机房、轨道交通区间机械风机、公路隧道排风兼排烟风机、公路隧道风机房、公路隧道集中排风/排烟阀、公路隧道排烟控制阀、轨道交通活塞风井、轨道交通机械风井、公路隧道排风塔、轨道交通排烟道、公路隧道排烟风道、公路隧道专用排烟口、公路隧道集中排烟阀、上行线中间风井机械风阀、下行线中间风井机械风阀、轨道交通排烟风道、公路隧道排风道和轨道交通区间机械风阀。本发明能够针对长距离水下公轨合建盾构法隧道不同位置发生的火灾采取针对性的排烟措施,确保烟气的快速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05498.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长距离水下公轨合建沉管法隧道的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射流风机、轨道交通中间风井机房、中间风井机械风机、轨道交通风机房、轨道交通区间机械风机、公路隧道排风兼排烟风机、公路隧道风机房、轨道交通活塞风井、轨道交通机械风井、公路隧道排风塔、公路隧道排烟风道、公路隧道专用排烟口、排烟控制阀一、排烟控制阀二、上行线中间风井机械风阀、下行线中间风井机械风阀、轨道交通土建风道和轨道交通区间机械风阀。本发明能够针对长距离水下公轨合建沉管法隧道不同位置发生的火灾,采取针对性的排烟措施,确保烟气的快速排出,降低对乘客和救援人员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31098.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防淹智慧化管理平台及管理方法,涉及地下工程防灾减灾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在隧道防淹管理方面存在缺乏一个集成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的全面监控管理系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隧道防淹智慧化管理平台及管理方法,能够实时获取隧道内的积水水位和设备运行状况,自动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了隧道防淹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救援,从而提高隧道在面对积水威胁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预警机制可以减少误报和不必要的预警,能够确保在真正需要时迅速采取行动,提高救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24069.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超深竖井与隧道拱顶倒T型交叉结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下部隧道开挖及支护,完成贯通工作面;开挖竖井;竖井与下部隧道的交叉口处进行初期支护加强;下部隧道的二衬结构、设置于竖井与下部隧道交叉口处的井字L型曲面环梁结构同时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然后施作竖井最下端的壁座、最下端壁座与井字L型曲面环梁结构之间的竖井二衬结构;以此类推,从下往上以壁座间距作为分段长度为原则依次分段进行壁座和竖井二衬结构的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壁座、竖井二衬结构的施工,最后施作竖井上部结构。本发明使超深竖井施工更加高效、安全,而且充分发挥岩石的优良承载特性,提高竖井及下部隧道的结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