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8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4456.9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围岩压力荷载计算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确定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结构参数以及围岩参数;根据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埋深状态,初步确定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的受荷模式,包括上部衬砌结构受荷模式及下部衬砌结构受荷模式;考虑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附加荷载影响,确定下部衬砌结构最终受荷模式;基于叠加原理,将上部衬砌结构受力与下部衬砌结构受力线性耦合叠加得到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整体受荷模式。工程上,依据该最终计算模式对新型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进行荷载分析,可真实反映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874099.7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朱小兵 , 李正川 , 刘贵应 , 刘保林 , 周定祥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姜波 , 安柯 , 汪振伟 , 汪伟松 , 李海军 , 薛护国 , 林亮 , 杨宝 , 田攀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 黄启淑 , 刘旭 , 蒲松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地表沉降计算方法,该方法为:对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采用地层结构模型对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变形进行模拟,得到拱顶沉降最大值、地表最大沉降值及地表变形沉降曲线;采用荷载结构模型选取隧道拱顶钢管,计算得到隧道拱顶沉降最大值;计算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地表沉降最大值;计算沉降曲线调整系数;将地表变形沉降曲线的数据与沉降曲线调整系数相乘,得到荷载结构模型地表变形沉降曲线的相应数据。本发明用于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地表沉降计算,为超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98157.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型基础D型便梁架空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若干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门型基础结构和设于门型基础结构上的D型便梁结构,既有线路设置在D型便梁结构上,门型基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新建隧道两侧的桩基础和连接在两桩基础之间的横系梁,横系梁沿既有线路的宽度方向延伸,横系梁上设有支墩,D型便梁结构设置在支墩上。通过在既有线路下方预先实施门型基础结构,将D型便梁结构置于横系梁上的支墩上,从而解决了大断面隧道小角度下穿既有线路工程中既有线路加固防护困难的问题;可以实现D型便梁结构左右两侧纵梁的同跨布置,避免了纵梁错位布置所引起的三角坑问题,保证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75703.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王秋 , 朱小兵 , 李正川 , 刘贵应 , 刘保林 , 周定祥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吴伟 , 姜波 , 安柯 , 汪振伟 , 汪伟松 , 李海军 , 杨宝 , 田攀 , 林亮 , 薛护国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 黄启淑 , 刘旭 , 蒲松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初支结构计算模型,具体为:竖向荷载采取上部土体重力及地表荷载的合力,分别计算拱顶、拱腰以及最大开挖宽度边墙位置的这三个特征点的竖向荷载;计算拱顶、仰拱底的水平荷载;对初期支护采用梁单元模拟,采用线弹簧模拟初期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结构计算时,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k为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对边墙采用拉压弹簧模拟,其受拉与受压弹性抗力系数均等于k;对仰拱采用仅受压弹簧模拟,其受压弹性抗力系数等于k;拱部不考虑弹簧。本发明可用于指导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计,能够有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79038.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刘保林 , 朱小兵 , 李正川 , 刘贵应 , 周定祥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吴伟 , 王秋 , 姜波 , 安柯 , 汪振伟 , 汪伟松 , 李海军 , 杨宝 , 田攀 , 薛护国 , 林亮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 黄启淑 , 刘旭 , 蒲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二衬设计方法,该方法为:计算拱顶、拱腰以及最大开挖宽度边墙位置的这三个特征点的竖向荷载;计算拱顶与仰拱底的水平荷载;假定二衬设计参数,建立荷载结构模型,采用100%荷载相应组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采用70%荷载相应组合对所述荷载结构模型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判断二衬设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合理性,如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合理性存在问题,则调整二衬设计参数,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使二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合理的设计参数。本方法为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二衬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48116.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泄压盾构管片结构,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盾构管片防水设计存在不能实现自泄压的问题。本自泄压盾构管片结构,包括若干轴向对接的管片环,两相邻的管片环之间具有环缝,环缝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垫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第一环形密封垫靠近管片环的外环面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垫靠近管片环的内环面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垫的抗水压能力小于第二环形密封垫的抗水压能力。当管片环外部的水压超过第一环形密封垫的抗水压能力后,第一环形密封垫被击穿,水进入环缝,由环缝将水导至管片环各处,能降低管片环的外部水压,达到自动控制水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318.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乐川 , 李爽 , 张剑彪 , 杨昌宇 , 李正川 , 刘贵应 , 肖强 , 旷文涛 , 曹林卫 , 刘保林 , 向长洲 , 徐昆杰 , 李海军 , 王秋 , 吴伟 , 马洪 , 肖杨 , 杨宝 , 田攀 , 冉竣元 , 刘旭 , 蒲松
IPC: E2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刚性支护体系的大拱脚台阶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基于刚性支护体系的大拱脚台阶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隧道初期支护外侧施作超前支护;S2、开挖上台阶;S3、施作上台阶范围的具有大拱脚的隧道初期支护;S4、滞后上台阶一段距离,开挖下台阶;S5、施作下台阶范围的下台阶初期支护;S6、按正常台阶工法施作后续工序。它结合了管幕暗挖技术与浅埋暗挖法及大拱脚台阶法的各自优点,在刚性支护体系下可以按常规台阶法组织施工,上台阶设置大拱脚隧道初期支护,亦可显著减小下台阶开挖时对上台阶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工法的实施难度,操作性强,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875703.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王秋 , 朱小兵 , 李正川 , 刘贵应 , 刘保林 , 周定祥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吴伟 , 姜波 , 安柯 , 汪振伟 , 汪伟松 , 李海军 , 杨宝 , 田攀 , 林亮 , 薛护国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 黄启淑 , 刘旭 , 蒲松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浅埋管幕暗挖隧道初支结构计算模型,具体为:竖向荷载采取上部土体重力及地表荷载的合力,分别计算拱顶、拱腰以及最大开挖宽度边墙位置的这三个特征点的竖向荷载;计算拱顶、仰拱底的水平荷载;对初期支护采用梁单元模拟,采用线弹簧模拟初期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结构计算时,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k为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对边墙采用拉压弹簧模拟,其受拉与受压弹性抗力系数均等于k;对仰拱采用仅受压弹簧模拟,其受压弹性抗力系数等于k;拱部不考虑弹簧。本发明可用于指导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计,能够有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33997.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杨 , 陶伟明 , 李正川 , 朱小兵 , 曹林卫 , 蒲松 , 刘乐川 , 刘保林 , 田攀 , 杨宝 , 王秋 , 李海军 , 向长洲 , 马洪 , 吴伟 , 薛护国 , 陈黎明 , 向建伟 , 孙长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围岩大断面支洞转大直径盾构组装洞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大断面支洞转大直径盾构组装洞挑顶范围大、挑顶距离较长、施工风险高等问题。它包括:大断面支洞施工到距规划的盾构组装洞一定距离时进行隧道变截面施工,缩小开挖范围,由大断面支洞转小断面支洞进盾构组装洞,并施作小断面支洞的初支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施工工艺,采取变截面施工手段减小大断面支洞进主洞开挖面积,降低了施工对围岩的扰动,减小了围岩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可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隧道支洞进主洞挑顶施工等领域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40951.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形控制严格地段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施作拱部超前支护,分别对左上台阶、左中台阶、右上台阶、右中台阶、左下台阶、右下台阶、六个区域进行开挖施工,并施作第一层永久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撑结构,与第一层永久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撑结构交错设置第二层永久支护,拆除临时支撑结构,完成受力体系转换,开挖中部核心部分和仰拱部分并施作仰拱部分的永久支护,实施仰拱二衬和拱墙二衬。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层支护,实现了第二层支护钢架的整体一次架立,避免在拱部设置接头,减少边墙钢架落底及常规工法拆撑所导致的过大结构变形,并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