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半充填性溶洞的明洞加隧底桩筏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88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97927.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半充填性溶洞的明洞加隧底桩筏板结构,包括用于穿越下部充填性溶洞的桩基、止浆板和筏板,以及用于穿越上部空溶洞的明洞和护拱,明洞和护拱位于筏板之上。本发明还公开其施工方法,包括确定明洞及桩基范围,并施工左侧挡墙和右侧挡墙;施工用于穿越下部充填性溶洞的桩基;在桩基的顶部施作混凝土止浆板;施工筏板的钢筋,且筏板与桩基接茬钢筋,并置于桩基顶部,最后浇筑筏板的混凝土;在筏板上施作左侧护拱扩大基础和右侧护拱扩大基础,再施作护拱;在护拱施作完成后施作明洞;在护拱及明洞达到结构设计强度后,在护拱的两侧和顶部回填土石并夯填密实,在扩大基础的两侧回填混凝土;在隧道两侧施作排水孔。

    一种用于形变监测的云台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9454.X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形变监测的云台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云台上的视觉设备获取监测范围内每个观测点在X轴和Z轴的相对位移变化量;通过所述云台上的激光测距仪获取监测范围内每个观测点的距离;根据获取的所述相对位移变化量和距离,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对应的云台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根据计算得到的云台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控制所述云台进行相应的转动,使所述云台上的激光测距仪对准标靶中心位置,以实现三维形变测量。本申请采用视觉测量技术和激光测距技术,并结合智能算法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云台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根据该角度实现云台的高精度控制,从而提高了形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一种陡坡地形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10841.0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一种陡坡地形隧道进洞施工方法,以保证隧道进洞施工安全,适用于回填高度30m及以上的陡坡地形洞口,为解决隧道洞口施工场地布置困难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如下步骤:S01、施作施工道路引入隧道洞口,保持施工道路防护措施与洞口防护措施协调一致;S02、施作截水天沟、开挖护桥式明洞范围内防护边仰坡;S03、施作洞口缓坡处桩基托梁挡墙结构;S04、在桩基托梁挡墙结构背后分层回填土石形成回填体至桥台标高,施作桥台;S05、桥台施作完成后回填土石至隧道标高,施作洞口导向墙及大管棚,暗挖进洞;S06、隧道暗洞施工完成后,施作护桥式明洞及洞门。

    适用于预防隧道底部变形的泄压导洞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0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42750.9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预防隧道底部变形的泄压导洞及其施工方法,泄压导洞包括位于隧道正洞左下方的左侧纵向泄压导洞、以及位于隧道正洞右下方的右侧纵向泄压导洞,在左侧纵向泄压导洞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左侧竖向导洞,在右侧纵向泄压导洞的下方对应设有右侧竖向导洞,还包括连接左侧竖向导洞和右侧竖向导洞的横向泄压导洞;施工方法为沿着隧道掘进方向,间隔施工若干个隧底深孔位移监测系统;采集变形监测装置的累积变形值,根据累积变形值确定泄压导洞的施工方案并施工泄压导洞。本发明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确定泄压导洞施作范围和规模,节约了工程成本,且施做的泄压导洞可以通过变形,释放和消散深部围岩压力的作用,确保隧底结构稳定。

    适用于预防隧道底部变形的泄压导洞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742750.9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预防隧道底部变形的泄压导洞及其施工方法,泄压导洞包括位于隧道正洞左下方的左侧纵向泄压导洞、以及位于隧道正洞右下方的右侧纵向泄压导洞,在左侧纵向泄压导洞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左侧竖向导洞,在右侧纵向泄压导洞的下方对应设有右侧竖向导洞,还包括连接左侧竖向导洞和右侧竖向导洞的横向泄压导洞;施工方法为沿着隧道掘进方向,间隔施工若干个隧底深孔位移监测系统;采集变形监测装置的累积变形值,根据累积变形值确定泄压导洞的施工方案并施工泄压导洞。本发明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确定泄压导洞施作范围和规模,节约了工程成本,且施做的泄压导洞可以通过变形,释放和消散深部围岩压力的作用,确保隧底结构稳定。

    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598564.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补强构造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相连接,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临时钢架支护;采用注浆钢花管对围岩进行加固;拆除隧道衬砌欠厚区域的拆换段,在拆换段架设永久钢架支护,并喷射混凝土,形成新建初期支护;打设砂浆锚杆,施工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连接面的钎钉、止水胶,并在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之间铺设衬砌防水层,然后立模并浇筑新建二次衬砌。

    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98564.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补强构造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相连接,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临时钢架支护;采用注浆钢花管对围岩进行加固;拆除隧道衬砌欠厚区域的拆换段,在拆换段架设永久钢架支护,并喷射混凝土,形成新建初期支护;打设砂浆锚杆,施工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连接面的钎钉、止水胶,并在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之间铺设衬砌防水层,然后立模并浇筑新建二次衬砌。

Patent Agency Ranking